分享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不倦斋1166 2016-04-03

  第一篇:清明——春城无处不飞花

《漫话清明》

  《孟子》中有一篇散文叫作《齐人有一妻一妾》,原文如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这段文字写的极为有趣,大意是说齐国有个人和一妻一妾共同生活。这位“良人”每次外出都说是吃饱喝足才回家。妻子问跟他一起吃饭的都是些什么人,他就说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可是,从来也不曾见有显贵体面的人到家里,引起了妻子的怀疑,发扬起“狗仔队精神”,第二天拐弯抹角地跟踪丈夫。结果发现,走遍整个都城,没有谁停下来与她丈夫打招呼交谈。最后丈夫走到东门城外的坟墓中间,向那些扫墓的人乞讨残羹剩饭。不够,又四下里看看,到别的扫墓人那里。这就是他天天酒醉饭饱的方法。

  孟老夫子的这段文字,本是用来讽刺当时社会上,一种为追求“富贵利达”而厚颜无耻、不择手段的伪君子现象,但不经意间,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史料:早在战国时期,古人就开始祭祖扫墓了,而且会在祭祀的时候摆放肉食。由此看来,中华民族扫墓祭祖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其中尤以清明节扫墓为重头戏。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这段文字向我们大体讲述了明朝人过清明节的风俗。“担提榼”是说带着祭祀的酒肉,“楮锭”就是纸钱,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冥币。“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这句话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古人清明祭祀的两部分内容: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这句话大意是说古人在扫墓哀悼先祖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节哀自重,以转换心情,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踏青”。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在清明节进行这样的祭祀及踏青活动呢?

  说到第一,孔夫子的弟子曾子发话了,《论语·学而》中有:“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宋儒这样注释: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培育出忠厚老实的百姓。”看完这段话,我们明白了,曾夫子念念不忘孔老夫子提倡的“仁义道德”,即使是在祭祖、扫墓表达对亡人的缅怀和哀思的时候,仍不忘挖掘出“教化生民”的功用,此为曾子的一大发明,此发明一经问世,就大受欢迎,大家深以为然,两千年以降,传承至今,我简称之为“教化作用”,此为其一。

  第二,古人在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清通礼》中有:“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限于古人的认知水平,在他们的信仰里,人死后其灵魂有一种超自然的能力,人的灵魂能与生者在梦中交流,并可以作祟于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灾,姑且称这些灵魂为鬼神,这种敬畏鬼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同时,古人认为,如果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神灵发出祈祀,会给自己带来好运,说白了就是一种鬼神崇拜。基于这种对鬼神的敬畏与崇拜,古人认为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因此我简称之“祈福求祥作用”,此为其二。

  从这一点又引出了祖坟风水堪舆之说。

  何谓祖坟风水堪舆呢?古语有云,“头风水(祖坟),二屋场(祖屋),三者命运也”;“生者命从葬者定”。古人相信,不同的祖坟风水能造就不同的家族运势和不同的人生命运。“莫说生来命数奇、地元一得天生移”,祖坟风水佳,其子孙人丁兴旺,发第科甲,催官显贵,荣华富足。反之,有破局的祖坟风水,必主其家族哀微、败退、穷困、绝嗣等。举两个例子说明: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俺去那祖坟里烧一陌纸去,若要富,敬上祖。”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墓之凶吉》:“李阁学九我,自其祖,原兄弟二支,一多子孙,文且贵,一最衰落。疑祖坟有利有不利也,发而改葬。”

  这是见诸于文学作品里的关于风水堪舆的介绍,民间也有种说法叫做“祖坟冒青烟”,祖坟冒青烟就是指祖上有人得道成仙,祖先成神仙了自然会保佑子孙走好运。所以祖坟冒青烟就是代指走好运的意思。这是一种风水说法,青烟既略带青色的气体,一种吉祥的气体,是一种大吉之兆,按照过去的说法能当官。

  由以上可见,扫墓代表了先民的一种鬼神崇拜,希望通过扫墓这种祈祀活动,给自己带来好运,企盼带来利益,有一定的功利性。

  第三,清明节除了刚开始的扫墓祭祖之外,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

  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清明节也被称作踏青节,因此我简称之为“调理身心”作用,此为其三。

  上文分析了古人为什么要在清明节进行扫墓祭祖及踏青等活动,然而清明节作为七大传统节日之一,传承到现在,有些内容因为杂糅封建迷信已经不合时宜,有些内容却仍然值得我们去继承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以下结合上文分析试作探讨。

  首先,古人赋予清明节的“教化作用”,我想在现代社会也是有积极意义的。“百善孝为先”,在中国传统价值观里,“孝”排在首位,扫墓祭祖就是一种孝道的表现。通过携家人、族人祭祖扫墓,一方面缅怀先人功德,表达哀思,加强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沟通,增进了解、强化亲情、维护团结,增强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可现身说法,通过讲解家族的过往,溯本探源,“发幽光之潜德”,勉励后辈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培养崇德向善的品质。

  君不见近20年新加坡华人,兴起回中国寻宗认祖、祭拜先人的潮流。在清明节前,新加坡华人见面时往往会用家乡话互相询问:“回家乡过清明不?”千里迢迢回中国祖籍地扫墓的原因只有一个:不能忘记祖先。

  美国华人虽然远离故土,但许多人都认为,在接受美国主流社会文化的同时,不应忘记中国的传统节日。华人方焰指出,纪念华人传统节日有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增进海外华人的交往和团结。

  以上例子都可说明清明节在华人世界的“教化作用”,这是我们应该继承与发扬的优良传统。

  其次,对于古人赋予清明节的“祈福求祥作用”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因之大兴风水堪舆之风、烧纸钱等宣扬迷信的一套,作为现代人应该对此加以批判并摒弃之。政府提倡并推行火葬制度,虽然在有些地区,仍然因地理特点及风俗民情,存在土葬现象,以上风俗仍有所保留,但对火葬制度来说,这些迷信的东西应该绝迹了吧,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君不见报纸上屡屡有传闻,某公墓墓穴按所谓风水,如同房地产销售一样“明码标价”,而逝者家属亦乐意迎合之,花高价买下墓穴云云。也有在公墓明令禁止烧纸钱等物的情况下私自焚烧引起大火等等。这些在毛主席那个时代已经被打倒的“四旧”在21世纪能够死灰复燃,实在是走历史车轮倒退的事,值得我们反思。

  我想说的是,清明扫墓应该采用现代文明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我们可以采用鲜花祭祀(用逝者生前最喜爱的鲜花祭扫,或参加各公墓组织的“鲜花换烧纸”活动)、植树祭祀(通过植树祭奠故人)、洗墓祭祀(清洗墓碑表达思念)、家庭追思会(将逝者生前的照片、录像资料制作成光盘,组织家庭成员观看,进行往生回忆)、社区公祭(专职礼仪师进驻社区,由社区组织辖区居民敬放过逝亲属遗像,敬放水果、果品、气球等,逝者家属宣读祭文,公祭群众敬献鲜花)等等文明、环保的方式来进行扫墓祭祀活动,其实,扫墓的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扫墓祭祀者对逝者的深切缅怀、爱敬之情。

  再次,对于清明节进行野外踏青及相关的活动,我是举双手赞成的。清明以后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蛰伏了一个冬季的人们,趁此气清景明,万物生发的好时节,进行些适合个人体质的户外运动锻炼,如爬山、骑自行车、徒步快走等等活动,吐故纳新,增强体质与免疫力,领略美好春光,真是“不亦说乎”的事情。

  以上是我对于清明节的管锥之见,实欲作抛砖引玉之举,若能引起读者的有益思考,那么这篇文章也许就算是实现了它的价值了吧,在此致谢!(山东电力检修运营公司 席斌斌) 


《 闲话清明》

  阳春三月,大地回暖,桃腮含苞,柳絮吐穗;草长莺飞之际,清明也越来越临近了,“咚咚”的脚步声似乎清晰可闻……

  瞧!临街的鳞次栉比的殡葬祭奠服务店铺的生意家家都火爆的不得了,小老板们一边如数家珍的介绍着新开发的诸如豪车、别墅、家电、信用卡、甚至还有美女、仆从等等琳琅满目、一应俱全的祭典新产品;一边唾沫横飞的数着应接不暇的钞票,又不失时机的眨动着狡黠的眼睛友情地提示着:“喏,信用卡在那边是可以无限度透支的奥……方便快捷,还不扣手续费!”

  诸如此类花样百出的祭品,却以其产品“高大上”的另类和阴阳两界“通吃”的魔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与追捧而竟相攀比购买,且成愈演愈烈之势……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祭奠“浮夸风”,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作为果真就是对已逝先人的敬重吗?这样的攀比难道就是清明节的终极意义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昔日“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墦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的祭奠情景已经离我们愈来愈远……现在的我们,已经愈来愈模糊了清明祭祀慎终追远、表达哀思、传递亲爱的内在蕴意,只剩下虚荣、攀比、浮躁的仪式外壳……

  清明祭奠先人,由来尚矣!汉书《严延年传》记载,身在长安的严延年清明之际风尘仆仆“还归东海祭扫墓地”;宋人《梦粱录》里说,清明时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往往“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人们在先人墓前供列酒食,焚化纸钱,尊卑有序地叩头行礼祭拜……

  现在的祭奠大可省去诸多的繁文缛节,不必拟古。有条件能够亲谒先人坟墓,除草添土、焚楮锭次则必不可少;不能归家省墓也可以通过网络点一支蜡烛、送上一束鲜花,也不失为表达哀思的最好方式。又何必跟风那些所谓的大动干戈、破费钱财争面子且与己有害与逝者无益的伤风败俗之举一争高下呢?!

  其实,清明祭奠既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彰显着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孝行文化的薪火相传与绵绵不绝的生命活力,因而清明祭祖也因其饮水思源、敦亲睦族的“孝亲”主旨而被“编入五礼”且“永为常式”;“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入耳犹记心”,这种“永为常式”的祭奠传递的不仅仅是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重多的是对先人“孝”与“爱”身体力行、一以贯之的精神传承,这是先人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遗产——“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此之谓也。

  表面看起来人们对清明祭奠的竟相”浮夸“只是群体的盲目追风,深层里却无情地折射着我们的愚昧和无知。究其原因,有社会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的浮躁的大环境影响,而更大的原因则是传统文化的全面沦陷,特别是孝爱文化传承的支离破碎与土崩瓦解,导致一些亘古不变的基于人性的传统价值观的日渐泯灭与扭曲,使得长辈与晚辈、父母与子女尊卑失序、本末倒置;长此错位溺爱、娇惯,孩子成为“小皇帝”、“娇公主”,这种娇惯的结果就是孩子慢慢形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且自私自利、目空一切的思维,面对父母长辈飞扬跋扈、颐指气使,稍不快己意,或者恶语相加,动辄拳打脚踢,甚至拔刀相向;面对亲人如此,遑论对待他人,没有一颗尊重与关爱之心,将来何以为人?何以立足社会?

  可是总有所谓的精英人士坐在空旷的书斋里,翻着空洞的眼白,发出千篇一律的恨铁不成钢式的感叹,煞有介事的对着镜头念着老生常谈的“教育经”,结论也不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罢了,总之都是孩子的错……呜呼!难道我们教育的错位、长辈的纵溺、全社会的失误都是孩子们的错误吗?如果不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承认并改正的勇气呢?为什么我们还要把这些错误粗暴地推到孩子们身上、让孩子去承担我们自身认识不足而造成的错误呢?

  《中庸》开篇明义: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明言每个人天性不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克服自身的缺点,而以“孝”为主旨的《周礼》、《礼记》,西汉时就列入学官。礼者,履也、养也;即从小教育孩子知孝理、讲孝德、践孝行,笃行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之礼、起居之礼、住客之礼、行为之礼,并以礼长养身性。

  救救孩子!因为他们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全面加强孩子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孩子知孝理、讲孝德、践孝行是全社会的责任;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中国强;少年兴,中国兴、中华民族兴,诚哉斯言!救救我们的孩子!让我们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每个人都勇敢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特别是父母,多读点传统文化,努力开启孩子的智慧,培养孩子明大义、习礼仪、知荣辱、尊师承,孝双亲、爱国家;让孩子坚定地面对人生,道德与责任并修,孝道与谦逊并举,做有为有担当的国家中坚。(大唐山东烟台电力开发公司 许广玉)

 

《阳春三月话清明》

  春日的暖风熏醉了游人,到处弥漫着盎然的葱翠,不知不觉却又迎来了“雨纷纷”“欲断魂”的清明时节。所谓清明无外乎两大主题,其一便是祭祀祖先,其二便是给儿孙们讲述一番祖上的故事。这种传统延续了数千年,却在奔波忙碌的现代演变成了简单的“上坟”“烧香”“宴客”等等,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实,清明节的内涵还是蛮丰富的,只不过现代人只看到了它的表皮,却忽略了背后的本质和文化传承。比如说祭祖,不少人都会到家中老人的坟茔之所烧烧香、磕磕头,还有人会燃放一些鞭炮,噼噼啪啪倒也热闹。与老一代人祭祖相比,现代人似乎不会吝啬金钱,但却少了几分缅怀的深沉,尤其居然有人给“老祖宗”烧一些“香车美女”“纸牌麻将”“宝马别墅”,更令着缅怀先人的时节少了几分悲凉,多了几分功利的味道。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功利意识略有增加也不难理解,但在这个特别的时节,我们是否应该对“祖先”多一些尊重呢?笔者以为,清明节祭祖一方面是对逝者的深切缅怀,另外一方面则应该反思,对于生者我们是否给与了足够的尊重。对逝者的态度,某种程度上折射着我们对生者的态度。一年一度清明上坟,总有人千方百计完成这个仪式,但是对于健在的双亲,是否有着足够的孝敬?与其在形式上轰轰烈烈“祭祖”,倒不如多抽出时间陪伴下尚在人间的二老。

  清明节,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传承的节日。在这样一个节日,选择简单的方式拜祭祖先,再用厚重的礼物回馈双亲,似乎更能凸显清明节的意义与价值。带着孩子们一同回到家乡,给祖先略显荒凉的墓碑放上几捧鲜花,亦或是修葺一下坟茔,在墓地周围种上几株小树,不也为祖先的“地下居所”平添了几分“秀色”吗?将逝去之人的琐事念给后人听听,让身边的孩子在墓碑前叙述几番自己的趣事,倒也是一种别样的祭祖。

  是老一辈人的辛苦努力,为现代之人的美好生活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那逝去之人的汗水,岂不知现在的我们可能还生活在多么落后的状态。所以,缅怀先人更要激励后人,要让自己的宝贝明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他们的努力改变的不仅是自己的生活,更要留给后来人无数的财富。这种财富可能不是物质上的丰裕,但它却铭刻着深深地精神烙印,只要把这种拼搏精神传承下去,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清明时节或者雨纷纷,或者阳光明媚,其实都无所谓,只要人的心充满缅怀、充满追忆、充满反思、充满将精神传承下去的意志,这个节日就会变得意义深远。给自己上一堂课,给孩子上一堂课,用未来的努力和成绩献给先人,显然他们更容易含笑九泉。(大唐韩城发电厂 穆彦龙)


《不去流俗,怎见追远对生命应有的敬畏》

  浩浩中华史,悠悠五千年,清明祭祖由来已久,事实上早在上古时代就有帝王、诸侯祭祀宗庙的仪式,包括春秋时代孔子的墓祭,这些都属于贵族所特有的,那时候的祭扫是身份的昭示、地位的象征。直到秦汉以后,随着贵族制度没落才有了今天我们一般民众到祖先坟墓祭祀的习俗。而这种祭扫身份的转变也非偶然事件,相反它是必然社会发展崇尚“民主、平等”的一种价值趋势再现,这是作为生命个体的社会人对生命价值的普众认同,时至今日,它经久不衰,但由于人们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千年拘囿,的确有很多祭扫形式诟病百出。

  例如每逢清明,或其它一些死者的纪念日,人们总要为死去的亲人烧纸钱。人们相信,纸钱就是死者另一个世界里的钱,多烧一些纸钱,死者在那个世界里才会有钱用。而事实上,当我们刨根问底追溯清明祭扫烧纸钱风俗的起源,我们才了解这不过是一件偶然事件,所谓清明焚化纸钱不过是人们自说自话的一种自我安慰或者利益驱使,那是为了实现个人精神和利益的最大满足和慰藉而在传统文化中长年累月不断发酵出来的畸形衍生物,而传统意义上的清明祭扫事实上应该是一种对故人的思时之敬,它对我们今人有着民德归厚的教化意义,时刻激发着我们对生命的无限的感念和敬畏。

  而如何能够将传统重建,将清明祭扫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更为积极、更为向上的追远文化来对待,的确需要我们深思。首先,我个人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需要经过时间的长期考验,既然清明祭扫传统都已沿朔千年,那么它就绝对是基于一定社会价值之上符合社会发展、人文发展的一种必然人文理性需要,而其具体形式可能因为某一特定历史时空的局限性往往导致了清明传统的变相走样,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清明文明的合理性认同,相反对清明文化的认同我们更应该上升到民族认同,乃至国家认同的高度。其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而迂回的,清明祭扫的本质是对生命的敬畏,清明传统祭扫史,事实上也是一部中国人的动态价值观的演变史,而每一个年代、每一个历史时期由于人们的价值定位不同,所以反映到对传统文化的践行和具体应用上就会产生各种看似很荒唐的文化继承形式,这不是我们刻意而为之,相反任何传统继承的外在表现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都有着它深远的历史根基,那是时代的产物,是积累的结果,也许在某个阶段,那是一种进步,而在另一个时代它却成为了一种糟粕。文化这个东西有的时候真得很神奇,它的神奇就在于它的继承性,而继承对我们而言就有了选择性和空间性,而任何一种文化和传统它难就难在它的选择,难就难在它的空间定位。而清明祭扫也是如此,就荒蛮的奴隶社会而言,清明祭扫从君权神授,唯君权才可祭扫到人人参与祭扫这是一种进步,从远古时期人不蔽体,尸不裹布到封建社会焚纸祭祖这又是一种进步,而如今再到抵制焚纸祭祖倡导文明祭祖,绿色祭祖这无疑又是一次进步,后者于前者而言事实上每一次都是一种文明的进步,一种前进着的继承,我们没有办法说原先的某种祭扫传统形式如何的不堪,相反在某一个时空正因为那些我们看似不堪的存在,才形成了我们今天这样的祭扫文明,才有了我们今天这样完整的继承,如果说有一种文明继承的形式即将离我们渐行渐远,那只能说明我们正在向着更高的人文价值层次跃进,只能证明那种形式再也不适合这个时代的需要,这是历史的选择,更是发展的需要。

  社会发展是一个大筛子,它会自然而然的淘汰掉很多传统文化中的畸形存在,清明祭扫也是如此。有的时候我们或许真得没有必要太过极端得刻意抵制某些不合时宜的存在,相反正视它们的存在,接受它们的没落,自觉去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更为积极的在原有祭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创造另一种更高精神层次的祭扫文明,我想或许这才是我们真正该做的,才是我们真正的“去流俗”,也才是我们返璞归真对生命最应有的敬畏。(云南大唐国际红河发电公司 高雅婧) 


《祭祖勿忘祭我心》

  年年清明纷纷雨,岁岁祭祖绵绵情。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们沐着细雨祭奠先贤、先祖、先烈,传递虔诚的崇拜和无尽的缅怀。春风几度,岁月如梭,站在新时代崭新的起点上,追昔抚今,中华民族绵延三千年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与时俱进,有了新的诠释。

  孝为根,清明祭祖可以彰显孝道。在中华民族的代代传承中,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善事父母为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宽容,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也成为两千多年来的文化经典之一,彰显了华夏民族的优良品德和优秀传统,为世人秉承和传颂。这种“孝道”由对生身父母的“顺”一脉传承为对仙逝先人的“敬”,每年清明时节,人们怀着沉痛和感念纷纷祭奠先祖,予逝者以安慰,给生者以榜样,在浓浓的亲情中让华夏民族的优良“孝道”源远流长。

  和为贵,清明祭祖又可以固本浚源。唐?魏征《谏太宗十斯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也就是说要想使树木生长茂盛,必须稳固它的根部,根深才能叶茂;要想水流源远,经久不息,必须疏通它的源头,源远才能流长。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而“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每当清明时节,兄弟亲人扶老携幼一起祭奠先人,既是对先祖的崇敬,又是一次家庭的聚会,使我们能够认祖归宗、不忘家和、祈望国安,并知我之所来,做有“根”之人,充分吸收先祖、先贤、先烈的忠义身教,使“和为贵”的精神在家族的传承中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心为始,清明祭祖更可以明心励志。“心虚则性现,不息心而求见性,如拨波觅月;意净则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镜增尘。”只有在内心了无一丝杂念,人的善良本性才会出现,心神不宁而要发现本性,那就像拨开水来找水中月亮一般,越拨越是找不到;只有在意念清纯时心中才会清明,假如不铲除烦恼,就像在落满灰尘的镜子前照出自己的样子,根本照不清的。“心虚性现,意净心清”也是得“道”者的意境。每当清明时节,我们心怀虔诚,秉烛焚香跪地而拜,也唯有此时,方可去私心、净杂念,使心如明镜。然后知所祈、明所愿,聆听先祖之训,感念先贤之恩,瞻慕先烈之行。扫墓如同内心的扫尘,清除私心杂念,追忆祖上之善行,以励自身;祭祖如同自我的祭心,崇信教化,明晰人生之方向,以纠自心,从而匡扶正道!

  祭祖勿忘祭我心,固本浚源不忘根。从此哪止奠先人,更有自强修我身。清明祭祖,善莫大焉!(大唐黄岛发电公司 张雷)


《让“清明”返朴归真》

  “清”+“明”的组合包涵着“清澈明净、清醒明白、政治开明”等多种含义,而作为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代名词,因“时万物皆洁、风清景明”而得名。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故清明扫墓、拜谒祖先相沿成俗的传统在我国已经旷日长久了。

  关于清明节的习俗,历代的记载可谓五彩斑斓,精彩纷呈,比如祭拜、扫墓、折菊、插柳、踏青、拔河、荡秋千、放风筝、斗鸡等等。而文人诗怀清明之作更是姹紫嫣红,不胜枚举。透过这些繁盛的活动我们不难看出,清明不仅仅代表一个节气,更是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隆重节日,是我们炎黄子孙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一个主要载体。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长河中的沉淀往往也在悄悄地发生着位移。综观近年来的清明节前夕,针对清明小长假的旅游宣传广告犹如汹涌的海潮般充斥着各大媒体,无论电视、报纸抑或网络,而对先人的遥寄和对英烈的追思却变成了一笔带过的只言片语。的确,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弥居在当下接袂成帷的都市里,市侩、铜臭的氤氲和尾气一样的繁华,弄得人常常有种快要窒息的感觉。于是,每年的清明时节,除了拜谒祖先,趁机到野外贪恋一把清明的空气也就成了大多数人“清明节”里的套餐。因而,如今关于“拜谒”和“游玩”在“清明”里的地位孰重孰轻,有时候还真是让人不敢妄下断语。

  清明本是一庄“敦亲睦族、感恩戴德”严肃的圣事,但在美其名曰为其改良的整盅下,不知何时,现代的时尚达人已把古人精心雕琢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哀戚场景不知不觉演变成集结“暂留欢赏寄春前”的赏春派对了。当祭奠被人们权当一种走过场的形式来敷衍的时候,面对佛祖舍利的高塔,我们残存的记忆只是墓碑上模糊的印象,太过戏谑的举动让祭拜少了些许稳妥的成分,焚香、双手合十、弓腰、下跪、默念、沉思、站起……一系列的规定动作都成了机械的祭拜流程。从缅怀先人的钵盂里生生地剪切下“折服后人”乃至“许愿索求”的奶酪,被私欲填充的心灵或多或少将虔诚的旌旗整成了变味的幌子。

  尽管时代的进步赋予了祭祀新的元素,但不变的始终应该是对先人的追思和怀念。我们的本意就是想通过清明节这种传统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敬意,继承先人的血脉,感谢先人的恩典,缅怀先人的功绩。在墓前斟一杯酒、祭一束花、穿越一场隔空对话、对心灵进行一次感恩洗礼……这些都是无可厚非寄托哀思的文明方式。但有些人在过度膨胀的攀比和迷信心理的作崇下,硬是把一个宁静致远的清明弄得乌烟瘴气。一些晚辈对长辈根本就是“生前不孝顺,死后瞎折腾”,除了盲目地对时下五花八门代表着“拜金主义”的冥品趋之若鹜之外,毫无节制地焚烧纸钱、香烛和鞭炮从而引发野外火灾的悲剧也时有发生。上演这种荒唐的清明闹剧也就失去了清明原本的意义,实不可取。

  抚今追昔,“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儒家思想是让清明这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生命力所在。我们今天的美满生活饱含着祖辈们筚路蓝缕的艰辛和无数先烈的青春热血。在珍惜当下幸福的同时,以一种文明感恩的祭祀方式唤起后人对祖先和英豪的追思和敬仰也就是体现清明价值题中的应有之义了。但许多人在祭祖的时候只流于单纯走过场的形式而往往忽视了感恩这一环节,尤其是现在的小字辈们,他们是生长在蜜罐里的新一代,每年的清明,于他们而言,更多的是机械地跟着大人照葫芦画瓢去完成一系列的祭祀活动,至于意义何在,那就不是他们的小脑袋所要考究的学问了,尽情享受清明里琳琅满目的菜肴和在野外随心所欲地撒欢似乎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快乐。为了更好地秉承这一绵亘数千年的传统文化,见证过祖辈卓越功勋的长辈们不妨借此契机讲讲他们的故事,让晚辈们在清明的活动中接受一次感恩的洗礼。

  说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了儿时的一首老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是一首忆苦思甜的经典歌曲,传唱至今,经久不衰。我想,假如我们也沿袭这首老歌里的意境来给孩子们做一番感恩教育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创意,就好比“云朵在蔚蓝的天空中穿行,和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我们站在鲜花簇拥的墓碑旁,听长辈们讲那过去的事情……”。透过歌词的寓意,我们可以勾勒出感恩活动的场景,画面一:一群可爱的“红领巾”在老师的带领下聚集在翠柏环绕的丰碑塔下祭扫英灵,尔后或朗诵诗歌、或开展演讲主题班会、或倾听老师讲革命英雄的故事。画面二:一个子孙满堂的大家族趁祭扫之机围坐在祖先的墓前侃侃先辈的陈年旧事,让晚辈们从中感悟先辈的劳苦功高。想必,孩子们通过清明这个生动载体每年一课的感恩熏陶,埋在他们心灵深处的感恩种子终将会开出绚丽的花朵。

  在倡导“低碳先行,感恩有你”的今天,让我们借清明节的东风,摒弃各种不文明的祭祀方式,开启忆昔感恩大讲堂,让“清明”返朴归真吧。(大唐广源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黄融兵)


《 清明时节》

  华商晨报讯:“2014年4月4日上午9时许,葫芦岛的一座山头起火,过火范围近2000亩,几乎一整座山过火。葫芦岛武警支队派出150人救火。截至12时50分左右,明火基本被扑灭。18时30分山火复燃,22时20分火被扑灭,灭火人员陆续撤离。当日共有近千人参与救火。”

  我曾参与过一场大火,题文中有提到。大火如一条巨龙吞噬整片的松山,占领了一个山头,又向另一个山头进发,所过之处,惨不忍睹,真可谓是“山火猛如虎。”我们跟着消防队一起追着火舌跑,帮着拽消防带。有的人身上黑了、伤了、倦了,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的继续向前。我此生都不会忘记这一幕幕震撼害怕感动交织的复杂场景。

  这场火灾的始作俑者是三个中年妇女,清明期间烧纸钱悼念亡父。至于最后怎么判定我也不得而知了。

  清明节,这个与春节,元宵,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并称为“时年八节”的节日,就一定有它不可磨灭的作用——祭祀先祖。逝者已逝,生者也只能通过扫墓、烧纸来祭奠亡魂,寄托哀思。老祖宗定下的节日,两千五百年的传承,可是去年的那场大火,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大火蔓延到生活区,将是多么严重的灾难,这2000多亩的松林,损失依然不可估量的,松涛阵阵,连天白云已然不复存在!所以,这件事值得我们反思。

  墓地周围多松柏,松柏非常易燃,所以每当清明节扫墓祭祀,尽量减少明火,必要时可以把纸烧尽在铁盆里面带走,将我们对祖先的崇敬放在心中,把可见明火带走。我理解那种对待逝者的怀念与心痛,而我们,在极尽哀思的同时也要想到我们之于整个社会的责任。

  每一个灵魂的逝去都应当被尊重,因为是前人给我们这样一个充满科技与创新的新时代——四大发明,汽车飞机,机械化时代,还有人类的更伟大的传承,给了我们生命。高中时期清明节学校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每一块墓碑山都有一个鲜红的名字以及一串事迹。我并不害怕在墓园里扫墓,因为我知道,正是这些前辈用鲜血,用胸膛,用生命守卫了我们的家园,让我们得以在安逸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我们必须要感恩!

  清明节代代相传,所传承的并不是祭祀的形式,而是祭祀的初衷,而传承祭祀的初衷,就是要我们把对待先人的感恩之情传承到后代甚至更远!我们感恩先人,感恩带给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的毛主席,我们就要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完成大我;我们感恩父母,就要更加去珍惜他们,珍爱我们的生命,父母给了我们所有最好的一切,不仅仅是因为责任,更是因为我们就是他们的传承。所以我们就更要感恩并将这份感恩传承下去,完成小我,实现价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传承旧俗走新路,走新怀旧知感恩!(辽宁大唐国际锦州热电公司 张佳琦)


《文明祭祖 环保过清明》

  清明节即将到来,我们国人又开始忙碌起来,本来拥挤的道路又要更加拥挤了,原本灰蒙蒙的天空又要雾霾四起了。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祭祀节日,中国人在这一天都要纷纷去祭祖和扫墓。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是:人们携带着果品、香火、冥钱等到亲人的墓地,焚烧纸钱,跪行祭拜祖先之礼。

  然而这种千百年来的习俗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据报载,我国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就达千吨以上,清明节当天,全国“白色浪费”高达100多亿元,春季森林火灾更是急剧上升。由此可见,移风易俗,改变祭祖方式,文明祭祖才是上上之选。

  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一些人逐渐改变了清明节以烧纸方式祭奠亡灵的传统习俗,开始了一种新颖的祭祀方式——网上祭祀。从第一家网上祭堂出现以来,目前全国已经有数十个网络祭堂。这些祭堂有的是公益网站,有的是传统的殡葬馆利用互联网的延伸服务。例如地球村网上公墓、中华公益网、清明网等都网站开设了网上扫墓项目,只要进入相应的网页,拜祭者就可以在乐曲的伴奏中抒发缅怀之情。

  网上拜祭是一种新风气,而且近年来国家民政部门也正在积极倡导这种文明祭祀方式,并特别推出了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等伟人纪念馆,大力推动网络纪念概念的普及。网上悼念同样真实感人,在各个不同的网络纪念馆,感人悼词俯拾皆是——为亲人、为爱人、为素未谋面的朋友或者一个伟人,甚至为一个小说中的主人公或一个漫画小精灵,只要你愿意,都可以来这里免费申建一座灵堂。网墓的样子,你还可以自行设计,亦可请网站的闪客专门定做。网站还准备好了一切人们习惯中的祭奠用品,如明烛、鲜花、檀香、祭酒、哀乐等,点点鼠标,就可以轻松地完成一次祭奠活动。网上祭祀还可以解决地域问题,对于长年漂泊在外的人,不必再为无法每年赶回亲人的墓前拜祭而嘘叹连连,只要建立一个网上纪念堂,不仅自己可以一了心愿,亲人生前的好友也有了一个可以共同祭奠的地方。

  与现实墓地千篇一律的冷冰与严肃相比,“网上墓园”更富有个性化、艺术化和人情味,它突破了传统祭祖方式的局限,增加了很多文化含量。

  近年来,为了提倡文明祭祖活动,清明节期间,我国政府先后组织开展了祭祀中华先贤的各类公祭活动,政府各社直机关也纷纷开展了以集体扫墓、植树、放生等为主题活动的祭祀方式,这不仅宣传和提倡了中华民族的各种优良美德,而且也为全社会做出了一个文明祭祖的榜样,营造了新型的现代清明文化。

  其实,提倡文明祭祖主要是为了改变人们的习俗观念。清明节具有“慎终追远”的意义,清明节的祭祖及扫墓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固有文化。纪念祖宗、缅怀先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我们既要尊重当地的民俗,同时又要破除迷信思想,更重要是改变祭祖方式和内容,变烧香、烧纸、燃放鞭炮的陋习为追思、献花、植树、种草等的文明祭祖方式,改善墓区生态环境,使祖宗先人的安息地青山常驻、绿水常流。

  清明节,让我们一起加入文明祭扫的行动中来,不论在墓地还是网络,用鲜花和祝福寄托我们对故人的哀思,过一个新型环保、绿色健康的清明节。(大唐信阳(华豫)发电公司 郭春晖)


  第二篇:清明——每因时节忆团圆

《清明节时寄幽思》

  清明将至,就是归家祭祖的时节要到了。然而,这个清明节,我大概不能回老家了。

  一个原因,是正在读高中的儿子鲲儿,节假日要补课,得有人照看他。另外,今年正月,恰逢奶奶过世三周年,在我的家乡,老人过世三周年祭日,是个大日子,这一天,相关的至亲好友都会聚到一起,用家乡的习俗方式最后一次集体告别,坟下磕头,坟上烧纸。对于这些习俗,我并不熟知,只是按照妈妈的指引,随着亲友完成了全部的仪式。

  那天,几部车子在距离坟场几十米就全部停下来,无法往前开了,坟场周围的土地已经被村子里的人购买,成堆成堆的煤渣堆放在那里,落脚都困难。下车后,隔着煤堆,我远远看着爷爷奶奶的坟茔,柳树长高了,光秃秃的枝桠,周围的草,枯黄着,冬天嘛,难免看着蛮荒。我捧着祭祀用的供品、纸扎,艰难地走向爷爷奶奶的坟头,一边和鲲儿说着话:“将来啊,人过世了,连这样的一块墓地都不会有了。”鲲儿倒是丝毫不觉得这是需要感慨的事,他甚至用快活的语气说:“那有什么关系呢,将来,我会把你和爸爸的骨灰洒在大海里……”我听完,先是大笑,随后愣怔了一下,用手臂碰了碰走在身边的老公,揶揄着提醒他:“听到没?儿子要把我们的骨灰洒到大海里呢……”鲲儿也许觉着有点不对劲,也许觉得自己的语气太轻慢,决定太草率了,他赶紧补充说:“将来,我自己的骨灰也要洒在大海里的。”我微笑着看着这个少年,在他的世界里,生与死都是含糊不清的事吧,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成长的环境,宽松优渥,他接受的教育,简单务实,“传统”、“仪式”这些字词,对于他,是有些陌生和沉重的。即使是我,离开老家在外生活近二十年了,对待本该遵循的家乡的习俗礼仪,也早已不及我的父亲母亲那样严肃和郑重,离开一个地方太久,会对那里的一切生发出疏远,和冷静。

  我的父亲在爷爷奶奶的坟前摆好供品,每个人手持四柱燃着的香,跪拜,磕头,把白酒洒在纸扎上。点燃纸扎前,鲲儿悄悄问我:“妈妈,野外生火,不怕引起意外的火灾啊?”我无法和他解释清楚传统习俗和现代文明之间必然存在的矛盾、冲突、较量和平衡,况且,凭着我自身有限的阅历和识见,也难有明晰确定的答案,很多事,对一个平常人来说是无能为力的,无法改变亦无法创建,能做的,只是被裹挟着顺应。我只能告诉鲲儿,一会儿等明火彻底熄灭,并确保安全后再离开。之后,鲲儿没有再询问和辩解。而我,在熊熊燃起的火光中,在随风飘荡的灰烬里,默念着爷爷奶奶的名字。那一刻,我愿意相信有魂灵的存在,他们能够隔着生死,遥望着这些对他们跪拜的亲人,庇护他们,怜惜他们。

  那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亲友们已经从祭拜的忧思中走出来,亲热地询问着彼此的近况,好多人很久没见面了,这次祭拜,正好成为一个缘由,让大家聚集在一起。我和父亲说,鲲儿要补课,清明节也许不回来了。父亲立即表示了理解,他说:“孩子学习要紧,不要因为死去的人耽误活着的人,尽孝道,趁活着的时候做好就可以了,至于死后,都是做给外人看的。清明的时候,我会一个人来给你的爷爷奶奶上坟,你就放心吧!”父亲说着这些话的时候,我看着他脸上的皱纹努力堆积起的笑意,父亲老了,他苍老的笑容背后,我能读到疲倦和孤单。可有什么办法呢?我们无法阻止岁月的流逝,以及伴随这种流逝而来的衰老、凋敝和枯萎,或许,从内心寻找,我们能藉此摆脱外部的现实秩序,从而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地?

  这几日,春的气息越发浓厚了,条风布暖,柳丝含烟。等到清明时节,春色会愈加葱茏繁茂,父亲去上坟的时候,想必是柳叶渐长草色青了,四下相望,处处显生机,这样的生机,对于我的父亲,也会是一种低沉的安慰吧!(大唐阳城发电公司 郭继香)


《怀念爷爷》

   过完春节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想到清明就想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似乎整个空气都会弥漫哀思、沉闷的气氛。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纪念逝去的亲人就要去坟前烧纸钱,以此寄托哀思的同时希望亲人们也在地下之灵过的安好。固然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是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人去了肯定是不存在的,活着的人只是希望他们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能幸福的生活。但除了烧纸钱,难道没有更好的方式了吗?

  爷爷已经去世15年了,真的很想他。

  我一直是爷爷带的,为了让我每天能多睡会,就一直住在离学校近的爷爷家,一直到初中我才回自己家。爷爷在那个年代是个为数不多的秀才,字写的也特别好,不仅能辅导我功课,也总是告诉我写字要规规矩矩,一笔一画用心写。爷爷有工作,但他特别喜欢裁缝,我小时的衣服几乎都被爷爷包揽。每次看到街上有小朋友穿新款的衣服,爷爷总是在家琢磨给我做一件,虽然照现在的词语说是抄袭,但是当我穿上漂漂的衣服,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得意。当然爷爷也爱批评我,说我哪哪做的不好,我当时还很不耐烦,现在想想爷爷是想让我养成好的习惯。

  上初三时爷爷得了肺癌,得知病情的那天晚上爸爸在家哭了很久。后来爸爸弟兄几个商议一定要把爷爷的病治好,还要一直瞒着爷爷说是一般的小病。再后来爸爸弟兄几个一直陪着爷爷去外地看病。其实爷爷一开始治疗的效果很好,但一年之后忽然突然严重了。医生说回家吧!记得爷爷走的那天,我在家做饭,家里的液化气管道毫无征兆的断了,后来据爸爸说就是那个时间爷爷走了。

  也许真的是有灵气吧!我任性的认为这是爷爷在和我告别。

  今年春节大年初三回了趟老家,还去了爷爷的故里。初三这一天是传统意义上给逝去的老人烧纸送钱。

  在家里人商量去坟地烧纸时候,我提议:“为什么今天不去爷爷的老家去看看,说不定爷爷今天也想家呢?”“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年轻一辈一致通过。父辈人却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要与时俱进,每次都是烧纸,放炮,说不定爷爷早都厌烦了。”最终经过一番争论,全家经过商量决定换一种方式来过这个节日。

  第二次回到爷爷故里,见到老家的亲人,有几张熟悉的面孔,但更多的是陌生的笑容。因为爷爷那辈的人都不在了,父辈的人也都迈入了老年人的行列。但见到他们突然有种莫名的亲切感。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血缘至亲吧!

  和老家人一起拉家常、叙情谊,又一起看了新修的寺庙。这一切依稀让爸爸想起了他的童年,尤其是寺庙前追逐嬉闹的孩子,爸爸告诉我他小时候也在寺前玩,只不过当时的空地比现在大多了。

  时间过的很快,临走时大爷把自己家养的鹅蛋给我们带走,看着一箱满满的鹅蛋,大家都很感动,因为这是攒了好久才有的。一路上大家都在感慨这就是亲人,虽然不常见面,但是见面后那种亲情会油然涌上心头。

  这次回老家,我们没有烧纸,也没有到坟前奥啕大哭,而是选择了回到爷爷故里去看看。

  哭声不能代表相思,换一种方式,也许我们的亲人在九泉之下更能感受到。(许昌龙岗发电公司 陈爽)


《忆外公》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到一年清明时。在临近这个缅怀已故亲人的日子里,我想起了我的外公,很多难以忘怀的儿时记忆,都在这个节日来临时,变得更加清晰具体。

  外公是个高高瘦瘦的老头儿,肤色综黑,眼神很亮,人极慈祥,对我很疼爱。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跟着姐姐们去外公家玩,常常一住就是十天半月。那时外公家的五个子女,除我母亲成家了外,两个舅舅、两个姨都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全家六口人,还时不时加上我们姐弟几个常去,一大家子的生活,在外公的打理下,过得很红火、很热闹。外公没念过书,除了认得人民币上的数字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外公却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牛边掌”(湖南湘中一带对专业贩牛人的称呼),经常南来北往地跑江湖,给村人和邻村人买卖牛羊,外公的专业技能达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境界:所有经他老人家目测过的牛,随便怎么称都不会超过五斤的出入,经他老人家看过牙口的牛,年龄可以精确到月份,牛身体是否健壮,脾气是否温驯,也都是一看一个准。那时农村都用牛耕地,谁家要买耕牛了,都恭恭敬敬地来请外公。后来外公年纪大了,也常常会推却一些出远门的请求。“除了松先公公,谁给我掌本买的牛我都不放心。”经不住村里汉子们恳切的要求,外公常常不顾外婆的反对,总是会与村人约定好出门的日子,然后在那天欣然外出。

  干什么事情都要干好,干什么都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这是外公的准则。外公使用的农具是全村量顺手的,锄镰犁耙,都擦得亮亮的,半点锈迹也没有。外公抽自家地里产的旱烟,每到夏天,便把绿绿的烟叶割回来,一片一片用草绳结成一长溜挂在屋檐下,等烟叶干了,便细细地剔去梗子,将烟叶整齐地叠在一起,用一把精致的小刀再细细地切成烟丝。外公那把切烟丝的小刀,是我儿时见过的最精致的刀具。我至今还留恋儿时在外公家的那些快乐时日,尤其是秋天,夜晚凉凉爽爽的,星星像宝石一样闪闪亮亮,我们坐着小板凳儿,外公一边用一根长长的烟斗抽着烟,一边给我们讲他跑江湖的故事。

  外公在当地还是一个很有名的草药郎中,家人或村人有了无名肿毒、感冒伤风什么的,他随便去田间地头转转,寻回几样药草,按外公说的方法或捣碎外敷,或煎水或取汁,保你药到病除。母亲常说,可惜外公不识字,不然把那些草药方子传下来,现在也是宝贵的财富了。

  唯一一次跟外公去田边采药,也是在春天的时候。外婆那天有点发烧,嗓子也痛得利害。外公就带着我,去了后头山上的田垄。田垄中间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边长满了野草,生机勃勃的。外公就在这些野草中找寻。那天的田野很安静,外公就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儿:

  车前草呦叶儿圆,长不高来爬不远,花开无艳蜂不采,尘土盖叶少人怜;车前草呦叶儿圆,撸不尽来采不完,山泉水煮青白显,不加油盐苦也甜;车前草呦叶儿圆,踩不死来压不烂,路边野地皆为家,伴着春风碧山川。

  曲调很悠闲,节拍很缓慢。空荡的山野飘着外公的歌声,他唱的什么,我那时不知道,但我从外公的歌唱中感受到一种很新奇的情绪,很温暖、很幸福。“公公,你唱的是什么?”我捕捉着外公唱出的最后一个尾音,一直等到它变成一种感觉消逝在茵茵绿草间时,我才迷迷糊糊地问。

  外公举着一把绿草,说:“唱的就是它,叫车前草,可以治你外婆的病。差不多了,我们回家吧。”我拿着那把车前车,跟着外公回到家里。外公把车前草洗净,连同根须一起用擂钵捣碎,用一碗淘米水浸泡一会,滤了满满的一碗,外婆喝下后烧便退回去了。

  于是,车前草,这种茎短叶肥、路边随处可见的植物,便和我的外公一起,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童年的记忆深处。

  上周末陪父亲去水库钓鱼,在路边扯了一根车前草,回家洗干净后顺手搁在窗台上,昨天晚上,发现它已经变成了一棵干草。我端详着这棵草,珍重地把它夹在相册里。夹草的那一页,正好镶着我七岁的女儿的照片。(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 赵智能)


《心怀感恩过清明》

  说起清明节,我对两件事印象非常深刻。一件是我在上小学和初中时,几乎每一年的清明节都会去杨靖宇烈士陵园扫墓。我在小学一年级加入中国少先队、初中一年级加入中国共青团的仪式也是在那里完成的,庄严、肃穆而让人记忆深刻,终身难忘。

  杨靖宇是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烈士陵园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靖宇路,在一座静穆的小山上。小学的时候,每到清明,学校就会组织同学们穿着整齐的校服胸前佩戴小白花步行到烈士陵园,一路上老师不许我们说话聊天,有时会下起蒙蒙细雨,我们也不会打伞。入少先队的小同学会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去接受那个庄严的仪式。因为祭扫革命先烈的团体很多,我们到了山上常常要等待很长时间,两列纵队变成四列,整齐而安静的站在那里。年龄虽小,可是从那肃穆的气氛中,庄严的仪式中我早已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

  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我觉得是我从小到大接受的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对祭扫活动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2012年的夏天休年假的时候,我特意去了一次靖宇山,自从上大学之后就再也没有去过那里,陵园经过修缮后环境要比从前好多了。爬着山,看着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回忆起上学时扫墓的情景。面对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我们实在不应该忘本,在追思中学会感恩,感恩先人们用生命换来的祖国的独立,感恩先人们用智慧赢来的经济发展。据说日本人也很敬佩杨靖宇将军大无畏的民族精神,所以身为中国人,我们没有理由忘却历史,当我的孩子再长大一点,我会带着她去杨靖宇烈士陵园,并给她讲述英雄啃树皮、吃棉花坚持战斗的故事。

  清明节,另外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家里的祭祀。从2008年开始国家将清明节列为法定假日后,我才开始参加家里的祭祀活动。爷爷、奶奶共养育了9位儿女,其中两位姑姑是领养的。我想提到的就是这两位姑姑,大姑早已离开通化市,小姑还住在通化。自从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之后,大姑每年都会坚持在清明的时候给我的爷爷奶奶扫墓,小姑虽然在本市却一次都没有来过。前些天,大姑带着她的儿女约我的父亲陪她提前上山祭扫,大姑今年已经72岁,前些年得过股骨头坏死,行动很不便。我很为这位姑姑的行为感动,这说明她非常感恩于我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姑父是爷爷亲自选的姑爷,大姑生活的殷实而富足,儿女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干的也很出色,经常也我们保持联系,大姑就像我的亲姑姑一样,关心我的生活,关心我对孩子的教育。小姑则与我们联系甚少,仿佛她真的不属于这个家庭中的一员。

  今年的清明,我可以不用在单位值班,我会回到家乡和亲人们共同给爷爷奶奶上坟,感恩祖辈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奠定的根基,思念我们曾经在一起生活的幸福时光,汲取成长的动力,然后继续努力工作,好好培育下一代。(大唐辽源发电厂 杨欣博) 


《在世界这一端想你》

  你看,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又吹绿了枝桠,羞红了桃花,洁白了梨花,还有那漫山遍野迎风招展的黄橙橙的油菜花,好一幅浓彩重抹春的画卷,无一处不美丽,无一处不绚烂,总是令人目不暇接,时时刻刻生出春之欢喜。过往你喜欢说“烟花三月下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扬州是你青春迤逦的梦,现在换我每年三月说给自己听。你说风吹过,满身满身的梨花雪,闭上眼睛就可以感受无限的爱。后来我也喜欢上梨花,可是我只感受到梨花的凄清微凉,孤寂高洁,如你般直到离去都是孑然一身。

  你看,又是人间四月天。空气中带着丝丝让人懊恼、沉迷的黏稠、微醺,风筝在碧空欢快的飞舞,假装自己是自由且惬意的。地面上倏忽冒出的蕨类植物、江面上奔腾不休的浪花还有那唧唧啁啁的喧嚣鸟语无一不告诉我们,这正是人间好时节,聚三五好友、踏青山绿水、登高望远、心旷神怡尔后把酒临风,其喜洋洋则矣。我知道这是你喜欢的场景,你曾经在夜风中一遍遍告诉我,把酒临风是人生之大境界。后来我也喜欢上把酒临风这种感觉,可是我不喝酒我只吹风,因为临风喝酒总是让人心碎神伤,泪盈满眶。划过脸庞遗落在风中的隐忍泪珠可曾带着我深深的想念渗入你身旁?

  你看,清明时节雨纷飞,淅淅沥沥、细细绵绵,仿佛永无止境。周遭烟火缭绕、鞭炮声不绝于耳,在热热闹闹悲悲戚戚中哀悼缅想先人、故友,留下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年年当一回那断肠的行人,年年唱响这首慎终追远感伤的哀婉之歌。你说你喜欢清明这两个字,古书曾云:“春分后十五日,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你说清明又名寒食,禁火吃寒食,为身体计,大家纷纷外出踏春、嬉戏,目之所及皆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你说生之喜悦与死之悲哀一线之隔却又如此和谐地融合在融融春光里,死去其实真不用过份悲伤,托体同山阿而已。幼时的我不懂什么“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我只知道你的离去我哭得痛心痛肺。而后,随着岁月的流逝,伤痛慢慢变成记忆,慢慢沉淀在内心深处,经久不起波澜,我想我可能已经忘记你了吧。

  你看,我说了那么多都只是臆想中的你。其实你只是比我年长一点点的小舅舅。幼年时偶尔寄居外婆家,你总是带着我上山涉水,终日嬉戏,暮色四合、满天繁星跑出来之前我们会捧着一大碗米豆腐端坐桌前,快快地吃完然后仰头略带惆怅地望着浩瀚星空,感受着自身的渺小和年幼对未知不可捉摸的焦虑、兴奋。那个时候的你肯定不知道,长大后的我一直视外婆家的米豆腐为生平第一美味,我也一直喜欢仰视星空仿佛你一直在身旁。对你最后的记忆凝结在外公离世时你我低头靠在一起,周遭嘈杂不断,我们感受着彼此的伤悲,沉默不语。

  你看,你的离去那么不起微澜,因为老年人说年幼而终不祥,需早早落土为安。所以我没去送你最后一程。然后这么多年,我替你走过很多地方,经历过很多喜乐悲欢,起起伏伏间我忘记了很多事情,虽然我一直记得你,可是我已经记不清楚具体是哪一年我们一起走过乡间的小路、你曾为我摘过路边的无名小花。好吧,我承认我已经忘记了你年幼的容颜,朦胧间记得的是你闪亮如黑曜石的眼眸曾经那么温暖地注视过我。这样也好,那么待我容颜苍老、垂垂老矣,你我再度相逢之际你肯定会骄傲并疼惜地看着我,我必以热泪以拥抱相迎。

  时逢清明,今年想要和母亲一起去乡间扫墓,想去看看经年未见的你。可是母亲说很多年前因为改迁不知道你的墓被迁往何处,每年也只有烧烧纸钱以告亡灵。听罢久久不语。这样也好,我就可以一直假装你尚在人世,你看过杏花春雨,品过人世艰辛,懂得宽容待人,坚强而勇敢,仁慈而善良。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我会一直一直在世界这端想你。(大唐衡阳发电公司 杨琦颖)


《我最想念的那个人》

  爷爷对我的疼爱使我难以忘怀。

  我7岁的那年清明节,前一天上午,爷爷到市场买了五花肉、鞭炮、香烛、水果。

  午饭后,爷爷把五花肉切成小块,先在滚水里过一遍再放入砂锅里,加入各种各样的佐料用小火慢慢地煨。第二天早晨,未见其物,先闻其味,红烧肉就烧好了。纯正的肉香与各种佐料的香味飘入鼻中。

  准备好一切,爷爷带着我去给太爷爷太奶奶上坟。那时的爷爷身体很硬朗,右胳膊挎着沉甸甸的大竹篮子,左肩上扛着铁锹,锹把上系挂着一大袋子鞭炮和香烛。我掂着一提包的纸钱和黄纸,闻着篮子中时不时飘出的红烧肉的香味,蹦蹦跳跳地跟在他的后面像一只小跟屁虫。

  太爷爷太奶奶的坟在一块荒凉的旷野荒地上,长满了荒草,几棵高大的槐树,一声老鸹的叫声让我恐惧起来,紧紧的拉住爷爷的衣襟。

  爷爷用铁锹铲去太爷爷太奶奶坟上的荒草,又添上些新土,接着把带来的黄纸叠得整整齐齐分别放在石碑的东西南北方向,用石头压着。然后又从篮子里拿出了几只盘子摆放在坟前,盘子里分别摆放上红烧肉、馒头、水果、还有几只杯子装满了白酒……。看见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我情不自禁地把手伸了过去,爷爷连忙阻拦说:“就你嘴馋,这是给太爷爷、太奶奶的贡品。”我赶紧把手缩了回去,小声嘀咕着:“为什么不能吃?”爷爷找来一根又长又粗的竹竿笑着说:“来,把鞭炮挂上去。”我把鞭炮绕在竹竿上。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纸钱一叠一叠地烧,我规规矩矩的下跪。爷爷嘴里念念有词慢慢地用一根木棍翻着烧纸,我问爷爷,您在说些什么?爷爷轻轻说,我问你太爷爷、太奶奶在那边过得好不好。

  午饭我们就在坟前吃。碗里的红烧肉,像一块块透明的玉石镶着颗颗红玛瑙。我夹起一块放在口中,咀嚼、咽下,从食道到胃里都一直感受着它的香。爷爷夹起块红烧肉慢慢地嚼着,放下筷子不吃了,我便要爷爷再吃,爷爷的手轻轻地压在我的头上抚摸笑眯眯地说:“乖孙啊,爷爷吃不了,只吃一点点就腻得不行,要吐了呢。”他推辞不了,把我送到嘴里的那块红烧肉,嚼起来。但是,爷爷刚想要咽时,他的脸便显出很难受的样子来。接着用手捂住嘴想吐的样子。我看到爷爷难受的样子,相信他真的吃不了红烧肉。就不再强求与我一起吃了。

  后来有一次,我跟爷爷到亲戚家吃喜酒,吃饭时,爷爷夹了一大块红烧肉大口嚼起来,吃了一块又夹第二第三块。想起那天他吃不下红烧肉的情景,我心里顿时明白了,泪水禁不住滚下来。

  家里经济好了以后,爷爷每顿饭都离不开红烧肉,炖一碗红烧肉,可以吃好几顿,吃之前放在饭锅上炖一炖,一顿吃不完,下顿再炖。

  2009年过完春节,爷爷突然不喜欢吃饭了,躺在床上,几天也吃不下多少饭,那天,我喂他一口红烧肉吃,爷爷只是痴痴的眼睛看着我,流了滴清泪安静地闭上了眼睛,永远地离开了。

  清明将至,秉烛以祭,持香当祀,忆吾之至亲,伏地三叩。(河北马头发电公司 贾树杰)


  第三篇:清明——可堪芳草更芊芊

 《清明,只关信仰》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

  和中元相比,同样是祭奠,清明节似乎多了一份肃穆庄重,却也着实从心理上多了丝明朗。与其说前者是游魂野鬼令人心生畏惧而不得不投之所好进行的安抚,倒不如说后者是一代又一代人累积的孝思亲情促使着将先祖超度安息,及以庇佑后人、渡劫化善。归根一处,到底都是生者对于逝者的寄托。

  清明时节,飞絮满城,杏花酒浓,倒是个有诗意有画境的节气,其实,寒食节几近清明节,当古代的百姓们吃着冷食的时候,轻烟却悄然散入了五侯家。江南人在此时会做青团食用,其中主料之一就是艾草。我喜欢这个时节水绿鲜嫩的艾蒿,一枝枝坚韧挺拔的,有着自身独特的香涩气味,但是用它做成的青团,却是软糯可口、甜香宜人。竹笼蒸屉里纱布包裹着的小团子,安安稳稳地在灶火上等待着,但仿佛有生命般在你不经意间不断酝酿胀大着,时候一到,掀开笼盖,顾不得白茫茫的水蒸气迷离了人眼,只想做个深呼吸,如同沙漠旅者渴望着水源一般,好好吸入这铺天盖地的清爽温甜,仿佛只有这样,刚刚的那段等待才不算白费。

  中国人讲究养生送死。无论是始皇嬴政生时遣徐福携三千童男童女寻长生丹药,还是亡后长睡于动工38年之久并将生前荣耀一并重现的奢华陵寝,似乎都只为印证这个自古颠扑不破的生命态度。在日本的传说里,人在死亡之前会闪烁回忆生前的一帧一秒,如同观看走马灯一般。回忆过往,有遗憾、有欣喜、有无奈、有无悔……但生死两隔的大悲大痛面前,也徒能喟叹“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罢了。你可以无限拓展生命的宽度,但却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所以这才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同过江之鲫般将“身后事”看得如此重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许是我们的先辈还有太多的荣耀光辉生前没有来得及诉说,还有太多的夙愿思念没有来得及了却,唯有后人将未完成的心愿信念传承,愚公移山、一代一代,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涌动着殷切,寄予哀思,表达志愿。即使不能惟将终夜长开眼,也只愿报答平生未展眉。无关悲喜,只为信仰。

  关于清明节的祭扫,我的印象其实是有点模糊的,因为那时我还小,但是我知道那是一片郁郁葱葱山林和几块毗邻的石碑,有母亲连日穿出来的元宝钱和父亲的打火机点燃的小火焰,还有被熏出来的我的眼泪。较之这种刀耕火种似的祭祀,我更喜欢和信仰天主教的小姨奶奶一起,即使岁月刻画的皱纹在她的面孔上呈现出狰狞的样子。她总会带着一捧捧自己折的纸花,撒在坟头上,口中默念着我听不懂的“咒语”,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她说,那会令逝者安息。现在,随着网络公墓、网上祭奠的诞生,这种烟熏火燎的救赎似乎也会一步步走向更加文明和绿色的新生。

  祭而丰不如养之薄,有谁真的愿意去操心祭祀自己时所用的装饰呢?说了种种,惜眼前人、备身后事才是正理儿。(大唐南京发电厂 尚杨)


《关于清明节的“问题”》

  我和先生带着孩子一家三口共同生活在远离各自父母的第三个城市。我的父母居住在农村,先生的父母居住在另外一个小县城。

  因为平时工作繁忙,同时父母年事已高,只要是法定公共假日,加上七座以下车辆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惠民政策实施和陈虹那首红极一时的歌曲《常回家看看》以及孝亲公益广告的耳濡目染,为了不留“子欲养亲不待”的遗憾,只要有空,我们就不约而同地一起回家多陪陪父母。

  今年的清明节也不例外。

  只是此时的我多了一点点困惑。假期本身就不长,只有三天。我们来回的路上分别需要一天,余下的一天时间,又如何能均匀地一分二陪伴居住地路程相距一百多公里的双方父母?之前一直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随着年岁渐长,回家陪父母的心情更加殷切,我的“问题”便随之而来。

  我的家乡在陕西韩城,受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思想的深远影响,女孩子是不允许“上坟”(家乡当地对祭祖的俗称)的,包括未成年的女孩子、嫁出去的女子在内。所以,我独自一人回父母家的要求连我自己都觉得不那么“正大光明”。除我之外的所有人(包括我的父母)都认为我应该和先生孩子一起,在先生的故乡合家团圆而不用踏上真正的生养我哺育我的故土。迄今为止,我依然被这个大家都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困扰着因而有些郁闷。我知道这是归属感缺失所致。可不是吗?人是在关系中得以存在的,我的身体中流淌着祖先的血液,可作为后代的我却因为某些曾经的习俗和他们“失联”了。

  真心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一天,这个“问题”会烟消云散,我们每个人都因为拥有自己独有的强烈明晰的归属感而倍感幸福。(大唐宝鸡热电厂 薛存芳)


《印象清明节》

  在我的印象中,清明节是就是祭奠祖先和缅怀逝去亲人的日子。我的家乡就特别重视这个节日,其中就有“宁可不过中秋也要过清明”这么一说,只要能抽得出时间,村里的人都会赶回老家过清明。

  自打我懂得记事开始,除了上大学那几年离家太远之外,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和爸妈回老家扫墓、祭拜祖先。每次父亲都会提前买好扫墓的用品,回到村里后,家里的亲戚都会和往时一样聚在一起准备扫墓前的各项工作。扫墓必备的工具是一把砍柴刀、一把锄头,扫墓必须的祭奠用品有白幡、红蜡烛、香、纸钱、鞭炮、碗筷、米饭、白酒、鸡、猪肉和一些水果,分别用篮子或是袋子装好。

  一切就绪之后,大家伙分成几个小队前往不同的墓地进行扫墓。一般女同胞会选择比较容易走的路线,虽然有些地方会比较远,但道路会比较平坦,而男同胞自然就要走一些崎岖坎坷的山路。

  基本上每年我都是和父亲去扫爷爷的墓,爷爷的墓葬在半山腰,山路崎岖险峻,而且自从农村生活好转之后,已经很少有人上山砍柴了,来到山脚下往上看,去年开出的一条小路又再一次长满的杂草、树藤、荆棘……

  父亲拿着砍柴刀在前面开路,我则是拿着锄头和祭拜的用品在后面一点点地跟着。山上的杂草一年比一年茂盛,仿佛是到了原始森林,尤其是那些长有刺的树藤很让人苦恼,只能小心翼翼地避开它或者是把它砍断扔到一边,虽然是戴了防护手套和帽子,但被刮伤还是在所难免的,而且还拿着东西,行走起来自然很不方便,一路走走停停,父亲和我早已是汗流浃背,本来只有一公里的山路竟然走了将近两个小时。

  到达目的地后,父亲和我已疲惫不堪,坐在旁边的石头上大口地呼吸着山里的清新空气。爷爷的墓很简陋,没有墓碑,就是一个土堆,旁边有一圈小石块围着。不过这里的环境倒是不错的,地理位置处在半山腰上的一个小凹槽,能够避免风吹雨淋日晒,所以爷爷的墓旁边基本上没长有什么杂草,常年都是保持干净的。而且在这里还能够欣赏前方的美景、感受鸟语花香,我个人认为这算得上是块风水宝地吧,不过唯一的缺陷就是路太难走了。

  休息片刻之后,我在附近砍了一根小树干,在爷爷的坟上插上白幡,父亲则拿着锄头清理坟墓周围的一些枯枝落叶,接着拿出祭拜用的贡品整齐的摆放在爷爷的坟前,点上蜡烛、插上香,再烧上一些纸钱。一边烧还一边念叨着爷爷在另外一个世界能过得逍遥快活、舒坦自在,烧完纸钱后,我和父亲都会在爷爷的坟前恭恭敬敬的拜上三拜,请求爷爷要保佑家里的亲戚朋友身体健康、出入平安、生意兴隆、工作顺利……之后点上些许鞭炮恭请爷爷出来一起用餐,祭奠的仪式就这样结束了。

  令我感到遗憾的是爷爷在我还没出生之前就去世了,所以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爷爷,更不知道他长什么样。说到这我突然感到很惭愧,虽然我经常来给爷爷扫墓,但却从未问及过一些关于爷爷的事,甚至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爷爷有没有责怪我这个不懂事的孙子,或许他应该会有些难过吧……

  今年的清明节很快就要到了,这次回去给爷爷扫墓我可不能再糊里糊涂了,一定不能让爷爷再难过了。(广西桂冠开投电力公司 樊纯云)


《一样的清明,别样的情怀》

  每到清明,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平添几分伤感。伴随着清凉的雨丝,浮躁的情绪瞬间平静,无论身处何处,总是要向着先人的方向凝望,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也许只有这样,内心才会变得踏实,也才有了继续前行的勇气。

  记得有一年清明节,我们一家开车前往临潼的一个陵园给外公外婆扫墓。那天天气格外晴朗,春风吹动路边的杨柳,顿觉神清气爽。亲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到达目的地后,大人们相互寒暄,聊聊工作,聊聊生活,孩子们打闹嬉戏,你追我赶,亲密无间。接着便不约而同地围在石碑前,点一炷香,摆上贡品,鞠躬默哀,共同祭拜先人。抬起头时,眼圈微红,相视一笑,仿佛放下了所有包袱,平静泰然。

  清明节让人们从繁华与喧嚣的生活中静下心来,在怀念先人的同时,有机会更加深刻地去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清明节让人们在快速前行的路途上可以稍稍放慢脚步,让心灵回归真实的自己,更加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生活。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渐渐赋予清明节更多的含义。清明时节,春暖花开,人们常常利用扫墓的机会,和亲友们相聚逝者坟前,一边拜祭故人,回忆往昔;一边结伴踏青郊游,领略生机盎然的一派春光。虽然也会伤感,但更会将满怀的思念化作前进的动力,做自己生命的主宰,且行且珍惜,不辜负这场短暂的人生旅途。

  大约两年前,母亲开始写作,主要以逝去十多年的外公外婆一生的坎坷经历为线索,夹杂记录母亲兄弟姐妹四人之间的浓浓亲情以及记忆深处那些难以忘怀的往事。母亲说,人死不能复生,但那些逝去的岁月却永远留在生者心中。往日的苦难与幸福,如今都变成了最珍贵的记忆。如果能用一本书来告慰先人,那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呀。我想,这种蕴藏于文字里的缅怀也许更加细腻,更加深刻。对于后辈来说,这种缅怀无疑会带给我们更多精神上的慰藉,也更具人文情怀。

  其实,清明节走到今天,它更多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个符号,代表着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历史印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不仅仅局限于扫墓、烧纸、祭拜。而是采用各种方式缅怀先人,追忆历史,感恩生活。一次郊游、一场聚会、一本回忆录,拟或观看一段曾经的视频、翻翻那些发黄的老照片、一起讲讲过去的故事。人们更愿意用行动拉近彼此的血脉亲情,用发展的眼光回忆往昔的如歌岁月。

  让承载历史的记忆充满温情,让家庭的美德代代传承。也许,这才是清明节带给今天人们的真正意义。(大唐户县热电厂 杨小娟)


《陵园与戏台》

  又是一年清明节。关于清明,那些象征又一一浮现眼前,像影子,却深深地印刻在时光里。

  烈士陵园

  从入学起,清明就与烈士陵园密不可分。

  每年这天,县城各中小学的老师学生,都会擎着花圈,带着小百花,赶往县城唯一的烈士陵园扫墓。这一天,烈士陵园的树木吐出了新芽,建国前建起来的斜塔也会显得格外高大。从清明节前的一星期开始,学生们就已经期盼上了,除了可以“名正言顺”地歇课一天,还可以穿戴整齐地进行集体活动。为了完成隆重的祭扫,提前一天,大家都会把各自制作好小白花,拿到一起比试。清明当天的祭扫资格也是讲究的,离县城远的小学校还会进行选人。老师们也会特别交代,整个过程的保持沉默,肃静,红领巾必须是鲜红的,团旗必须是崭新的。祭扫当日,随着一群群人群离去,一一抔黄土中的褐青色石碑在绿草的掩映下,也会叠上黄白色的追悼印记。

  荡漾着一年一年的春风,烈士陵园的祭扫仍在延续。记得小我五岁的表妹说,她们在祭扫的时候除了哀思,老师还会布置清明的作业,每位参加祭扫的同学须写下自己的感受,日记、诗歌、故事都可;小我十岁的弟弟也会向我“炫耀”,他们班级选他在祭扫的时候朗诵了诗歌……

  多年以后,再回家。周围人说,县城里多了一个公园,命名“天和园”,是在之前烈士陵园基础上改建的。我欣然前往,时间大概是当年的清明节后。原以为陵园变公园,会少了肃穆和敬重,公园里有陵园也会陡增“戚戚”之感。但踏进园里那一刻,我发觉一切仍未变,苍翠的古柏中斜塔依旧矗立,褐青色的石碑依旧庄重,黄白色的哀思印记仍尽在眼前,只是多了一组更加恢弘的英雄墙和一排纪念碑,一旁新建成的喷泉和亭台周围很是热闹,却不喧燥。

  今时,陵园也成了家乡人们每日一游的必选之地,亦温馨亦肃穆。

  老戏台

  老家,西北小村,每年一次的“鼓会”定在了清明当天,因此,也被称为“清明会”。

  不记得始于何时,却记得那是最热闹的一天。这一天,小孩们脱去臃肿的棉衣裤,熙熙攘攘地围在热情招揽的摊贩跟前,从高高的房梁上拴下的秋千一直来回荡个不停,湛蓝的天空被风吹得更加澄明,一个个晕染着色彩的风筝高高低低浮在半空,老街的戏台上还在吼着爷爷百听不厌的秦腔……

  这一天,各家各户的老亲戚们都会在祭拜完共同的亲人之后,在主人家多待一晚上,原因就二字:“听戏”。人们伸长了脖子,争相抢在离戏台最近的地方。穿破耳膜的高音,孩童们并不特别钟爱,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参与热情。一排排马扎,一个个小板凳,孩子们围在爷爷奶奶跟前,吵着,嚷着,兴奋着……铿锵有力的节奏,儿孙绕膝的欢乐,交相辉映。

  后来,随着生态工业园的逐渐红火,老戏台也渐渐退出了舞台,也再少有客人在清明当天晚上留宿“听戏”了。

  直到一年前的一天,我看见老弟微信上说,家乡老村要重建戏台,布局更为宏大。

  看到图片的一瞬间,我仿佛已听到了那浑厚的乡音和吼出来壮烈。只是,不知道是否还有人会再一次留宿,再一次将哀思和欢乐传承。(大唐武安发电公司 刘丽君)


《清明,心灵放飞的季节》

  忙忙碌碌一年,又到清明时节,早早的就谋划着回乡上坟祭拜之事。

  走在上坟的途中,崎岖的山路和光秃秃的山头平添了几分凄楚,路边几棵柳树刚抽出嫩嫩的枝条,长出柔黄的柳芽。或许是心情使然,柳枝在风中摇曳,显得孱弱孤冷,心头不免滋生出隐隐的怜惜。清明的风带着忧伤而来,将记忆的碎片在眼底翻动滚涌,忽近忽远。有关父亲的种种回忆萦绕心头,牵出莫名的落寞和相思。一刀冥币、一表黄纸、几柱香火……无不寄托了沉沉的哀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在心底萦绕纠缠,仿佛要扯尽所有的情丝,触景伤怀又平添几许郁悒。

  久久的站在父亲坟前,仿佛又听到父亲的悠悠叹息和呼唤。小时候,常常因为不听话,被母亲责罚不许吃饭。躲在屋后墙角不敢回家的我,最喜欢听到的就是父亲唤我回家的声音,悠远而绵长,温暖着我幼小的心灵。残灰被风卷起,飘飘忽忽在眼前翻飞,像一只飞往冥界的黑色蝴蝶。四方小院,一抷黄土,地下人间,阴阳两隔。跪拜于父亲坟头,心头哽咽。随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阴阳相隔,体味了为人母的艰辛,更加剧了对父亲的思念。人常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等到长大了,能真正读懂“父亲”这个词时,已是“子欲养而亲不在”。

  孩子们天性爱玩,在山坡上追逐嬉戏,让凄凉忧伤的坟头有了些许春天的感觉。且叫他们乐呵去吧。不能把成人清明节的哀思强加于孩子的心头,让孩子们平添忧愁。孩子们往日里囿于钢筋水泥横立的城市,疲于没完没了的各种学习和作业,就让他们把扫墓当做一种踏青,无忧无虑的享受大自然的蓝天白云、煦日清风吧。父亲,他们都是您的孙儿,快看看吧,他们也已经长大啦。

   回到家中,母亲早已做好了可口的饭菜,依然是渗透于唇齿味蕾的那种味道,熟悉而亲切。二十多年,父亲的离去,迫使母亲独自抚养几个孩子的艰辛和孤寂,已经练就了母亲的刚强。将孩子们一个一个的送入学门,看着孩子们一个一个的成家育子。母亲平静的为我们忙碌着,看不出任何忧伤。早已为人父母的我们,且把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埋在心底,化作对母亲深沉的感恩之行,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报答母亲二十多年的艰辛和呵护,让母亲在孤独的晚年,享受儿孝媳贤、子孙满堂的欢愉。对母亲而言,子女健康成长、夫妻和睦,儿孙孝顺、出息才是母亲最大的幸福。

  吃完饭,弟弟、姐姐们都各回各家了。我和老公、孩子陪着母亲,舍不得离去,不得不离去的光景,母亲执意要送我们出门。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在风中飘零,又想起父亲,眼泪涌起,赶快扭头离去,没敢回头。但我知道,母亲又会翘首门前,直至我的身影转过前边墙角。

  一年一度的清明,仿佛是和父亲的约定。随不能侍奉膝下,却能梦中相见。逝者如斯,借着清明感怀离愁别绪,借着清明回家探母,借着清明姐妹团聚。平日里,各自忙碌于生计和工作,有着太多的不得已。清明,风中的忧伤里似乎又隐藏着许多希冀和美好祝愿。

  清明,是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更是一个慎终追远的节气,在这个处处积蓄着蓬发力量的季节,藉着扫墓,抒怀释郁,在山野间放松身心,放飞心灵,提振精气神,以更加昂扬、澎湃的激情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不也是对亲人的慰藉吗?

  重新定格清明的情丝,用心感受风中吹来的勃勃生机,用情感悟雨中带来的丝丝柔情。蓝天白云、碧水绿柳、繁花竟开,都是春天的脚步呢。

   “妈妈,爷爷在地底下不冷吗?”女儿稚嫩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不冷,爷爷的心在我们身边。”看了看一旁开车的老公,我不知道女儿能否理解这句话蕴含的深意。

  “妈妈,我长大了也要孝顺您二老。”女儿亮晶晶的眼睛像两汪清澈的湖水。

  “二老?我们都老了吗?小东西。”用食指轻刮女儿的小鼻子,不由得笑了。清明节带来的忧伤如一缕青烟随风而逝。

  “您笑啦!呵呵。”女儿用温柔的小胳膊环着我的脖子,“妈妈,您和爸爸都不许离开我。”女儿撒娇的样子就像一脉清泉,永远滋润着我内心最柔最软的土地。

  忽然之间很感谢有这样的一个节日,可以携家眷置身旷野山风间,放飞心灵,让自己从琐事中解脱出来,肆意的游走在忧伤和感悟之间。可以以身示教,让女儿在山野间逐渐的感悟亲情,理解生与死、孝与贤。原来清明节是不应该凝重的,也不应该人为的担负着沉重。权且将清明定义为自己放飞心灵的日子,心情明媚的行走于阳光明媚的春天。 (宁夏大唐国际大坝发电公司 徐玉慧)


《当我们老了》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再伟大的人也抵不过生老病死的轮回。在我这样的年纪里,想要深刻的理解死的意义,恐怕是不可能的。但是我知道等一切都想明白了,那些应该在春天里播散在孩子心灵里的种子,也就误过了了发芽的时间。

  百事孝为先

  我已经离开故乡多年,记忆里的清明节,除了漫天的沙尘暴就是无休止的纸钱灰飞。女儿如今两岁整,在她的世界里,第一次直面死亡止步于在庙会上买来的一元一尾小金鱼,当我从廉价的塑料鱼缸里捞出死去的小鱼给她时,她问我的第一句话是:“剩下的小鱼怎么办?”她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离去,庆幸的是她有一颗慈悲的心。这是对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最朴素的表达,而这种表达,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却越发的不可多得,清明节成了一年一度的烧钱比赛,当我们只能用越来越多的纸钱和祭品来怀念先辈的时候,可悲的不单是我们和父辈,还有我们最无知的孩子们。

  于是,当孩子越来越大,我越发的觉得被我们神化的祖宗先辈应该用一种更浅显的方式告诉孩子们。百事孝为先,陪伴才是最长久的告白,那种当我们离去后的孩子对我长久的怀念,基于生前我们对他们无尽的陪伴和感化,懂得了先辈对她的爱,她便有了对更长久的思念,而我要做的就是趁着父母还在,用自己的行为告知和表达中国人的传统和礼教。

  用一种专属的方式纪念我

  当我们老了,我的儿女会在哪里?他们的生活会怎样过?母亲是个超脱潇洒的人,每次她从姥姥的坟前归来,她总是告诉我,如果有那么一天,就请用一种专属的方式纪念。用自己的骨灰烧一只纯度不高的钻,或者直接做成肥料栽在我居住的小区花园树下,总之她要陪着我,而不是作为我的负担,而我是真的喜欢这样的方式。

  我想我百年之后,只要孩子们不反感,我也想一直用另一种方式陪着他们,让他们感知我其实一直都在。那时的清明节不再是孩子们车马劳顿的扑向我的坟茔,将一年甚至几年未说的话告诉我这个孤独的灵魂,而是在他们无助、彷徨、喜悦、安详的时候都能悄悄的和我“对个话”,我便心满意足,别无他求。

  在清明的时候,想着当我们老了,这样的感觉有点玄,但是很有必要。(大唐清苑热电公司 吴洪超)


《清明记忆》

  “大大、妈行钱来,我们过得都好着呢,再也别操心了,你们自己想吃甚买甚……”

  “妈妈,你们怎么给爷爷奶奶假钱。”

  “不敢乱说话。”

  每年清明上坟时节,跪在坟头“小饭桌”前面那块空地上的爸爸、妈妈和姑姑们总会边烧纸钱边重复地嘟囔着“行钱来”,不丁点大的弟弟第一回上坟便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家里人吓了一跳,却也道出了“实情”。爸爸也总说,活着时候没有更好地孝敬爷爷、奶奶,现在人都走那么多年了,除了多来烧几回纸钱、放些祭品,图个心里安慰,再也没有别的法子。

  陕北的清明节过似乎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朴实却又很讲究。扫墓是必需的活动之一,统称为烧纸。烧纸时,人们要携带果品、纸钱、“夏衣”,用酒、醋和小米掺合在一起形成叫做的奠酒的特制酒。先是在土神的位置上点三炷香、烧几张黄纸,之后正式的烧纸才开始。首先所有去的亲人跪在坟前,将带来的祭品一一摆放在“小饭桌”上,当然,会习惯性地“分享”一些吃的,因为从祖上流传下来的说法,说吃了比较好,还能治疗磨牙的毛病,然后开始烧纸,边烧边呼唤被烧纸的人前来“领取”祭品,结束后用事先准备好的奠酒围着饭桌和烧纸的地方画个圈,意为防止别家的“人”误取祭品;第二项,一起上手整理坟头和旁边的杂物,为坟墓培上新土,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当然这一系列活动都是在正午之前就要结束的,大都清早去,回来才吃饭。

  从山上回来后,清明节的第二项活动便算开始了,因为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所以这一天,我家会吃用土豆丝、粉条、豆芽(或油菜)拌成的凉菜,就着提前做好的“燕”。不知道别人家还有没有这个习惯,不过我们家的这个传统一直保留着。

  说起“燕”,这算是清明的又一活动了。用面团捏制成各种动物的形状后蒸熟,出锅后用红绿色的特殊颜料给“燕”上色、点花,最后晾干的‘燕’会用红枣间隔着穿起来挂在通风处晾干。那时谁家门头上不挂着几串“燕”家里小孩就闹得不行,清明前后小学教室课间谈论最多的话题便是:“你有多少个‘燕’,我妈给我做了可多了”,那会最羡慕的怕是那拥有“燕”最多的赢家了。当时大人“捏燕”时孩子们总爱凑上去“帮忙”,“捣乱”也成了清明最大的乐趣。

  这些儿时的系列活动越来越简化了,讲究的人家还会在街上买一串袖珍“燕”,既好看也算为清明节走个形式,不动火的习惯也没了。就算心中仍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概念,估计也是因为土暖了,该播种了,并非为了迎合这个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节。

  前些日子问一个家住沈阳的大学同学:“你们清明节干嘛呀?”“在家晒太阳吧?”这样的回答着实吓了我一跳。对呀,现在的清明节对大多数人来说充其量是一个像“五一”、“十一”一样的法定假日而已,可供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偷个闲。可我担心的是,有一天我也人妻,为母亲时,怎么向孩子讲述我童年的清明节是,我甚至只能在网上寻找“燕”的图片,然后绞尽脑汁去描述。唯一能传承的似乎只有孝,说这是一个祭奠先祖和亲人的节日,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在继承和优化父母延续给我的孝心,让父母那种“活着时候没能更好的孝敬爸妈”的遗憾少一些。(大唐延安热电厂 刘真) 


《 清明断想》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又是一年清明至,一场桃花雨沾湿春衫,杨柳风拂面依然有丝丝寒意。回乡路祭扫的路上,梨花白如初雪,桃杏绯若云霞,鹅鸭争随流水趁落花,本是一幅姹紫嫣红的美丽画卷。一场清明雨扯来巨大的珠帘,罩住了春的明媚。一时间春雨如丝桃李含泪,打湿了凭吊人的心蕊。

  一叠纸钱,一抔黄土,一对流泪的香烛,寄托着对故人无尽的哀思。举家回归故乡,两、三代同堂面对黄土坟茔,沿袭千百年来的祭扫礼仪。在坟前与故人“交谈”,追忆故人生前往事,留下一段先人或长或短的名声。祭拜已毕,一杯浊酒浇奠古人。今人何尝不知“一杯何曾到九泉”?但民族传统文化与酒文化息息相关,这杯浇奠给黄土的酒,是用岁月酿就的:有天人永隔悲伤的苦涩,有往昔岁月幸福欢愉的甘醇,敬的是坟茔里头的故人,醉的却是外头的生者。

  在沿袭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节日中,清明无疑是唯一充满着悲伤格调的节日。与端午节举国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大众”纪念方式不同(且这个节日还有阖家团圆吃粽子、团体赛龙舟的“热闹”形式),这个节日是爱国主义情怀的传承;而清明是以家族祭拜的“小众”方式,长辈为后人做榜样,或纸钱纷飞、或鲜花寄托哀思,在庄严肃穆中传承着的“孝道”文化。

  清明节一年一度,故人、旧情在滚滚红尘的忙碌中被记忆重拾。为了这一天,远在他乡的游子携妻扶幼千里归乡,在芳草萋萋桃红柳绿中画出记忆的黑白色,让亲情和血缘在凭吊哀思中延续,让“认祖归宗”的传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着巨大的感情聚合力。墓碑上赫然醒目“先考、先妣”后的姓氏,下首一连串相同姓氏的“孝子、孝孙”,昭然揭示着寻常百姓人家的家族情缘。当故土、故人在为生者为生存计背井离乡中被逐渐淡忘,清明祭扫就成了表达亲情和怀念的最佳方式。摆上类于寒食的祭奠品,烧化金箔纸钱给已故亲人。也许有嗤之以鼻冠之以“迷信”:烧化若许纸钱,坟茔那头的人何曾花过一分?祭品何曾尝到一口?我们的先人认为,人身体虽然寂灭,但灵魂还是存在的。也许,先人所谓的“灵魂”应当是前辈人值得的传承和弘扬的人格、精神,就在清明祭扫的”对话“和给后人的讲述中,祖先优秀的品质就这样一代代熟悉、传承下来。敬畏和缅怀先人,在清明祭扫中无声地传扬着孝道文化,并在前年的节日传承中根深蒂固地深植在寻常百姓心中。

  在今天,人们赋予了清明节更多的含义,把清明节叫做”孝亲节、感恩节”。在祭扫中缅怀亲人的恩情,感谢先辈赐予生命,含辛茹苦养育之恩。再与下一代人共同为坟茔培上新土,折几支细柳插在坟头,让传承孝道、学会感恩成为言传身教的最直接行动。从农耕时代百姓的“多子多福”,到现代社会倡导的“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道传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就像《诗经》中说的:“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佛教的《善生经》也说,为人子女的义务和必做的功德,就是要时常回乡缅怀已故的父母,在清明节追思怀念已故的祖先,已经在约定俗成的节日中成为生者对祖先应尽的义务;在祭奠中缅怀和感恩已故亲人,成为血缘、亲情环环相扣的结链。

  光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流年往事又历历在目。伫立在花红柳绿的原野,任纷飞的清明雨打湿心情、润泽着黄土荒冢。那些曾经驻扎在生者视线、生命、记忆中的故人,安静地栖息在一块方寸之地。清明雨和着春泥的芬芳,吹送着点点忧伤的气息:生命从啼哭中诞生到悄然寂灭,都像春花绽放,默默凋零一样,令人感慨伤怀…… (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公司 王禹瞬)


《忠孝清明》

  清明时节,天街小雨润如酥,有时三点两点雨,唤醒了沉重而死寂的大地。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阳春三月,草与水同色。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自然造物,如期而至,鬼斧神工,在世间美妙绝伦地演绎着生命更新,演绎着绵延不绝的生物周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的雨,淅淅沥沥,它没有梅雨的缠绵忘返,依依不舍,更没有暴雨的电闪雷鸣、气势冲天。它绵柔低沉,哀婉凄切,仿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以这种方式表达对先祖或已故亲人的追思。

  渭华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在雨中屹然矗立,高大而坚定,在青山之上,默默守望着这个古老民族的伟大复兴。杨柳依依,芳草凄凄,数不清的画廊记录下无数烈士不折不扣的爱国情怀。细雨诉说着悲壮的历史,激荡着前来缅怀的人们的心灵。杨柳有感而发,摇曳身姿,似乎也在鞠躬祭拜。走上碑楼,一层一个触动灵魂的故事,让人心有戚戚,然而内心更涌动着新的历史节点上,爱国明礼,清正廉洁,勤俭节约,同心同德共筑中国梦的强烈心愿。

  “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孙赶上坟。处处青山烟雾起,焚香祭拜悼先人。”田野间,儿孙们泣不成声,祭拜着父辈先祖,回忆着往昔亲恩。青山依旧,先人已逝,留下的是绵绵不绝的思念。然而祭祖归根是为了感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什么时候,清明祭拜之风能回归为“把握现在,善待亲情,热爱亲人”,而非亲人逝去的事后凄凄唉唉、焚纸凭吊,岂不是社会文明的幸事。(大唐彬长发电公司 李蒙)


  第四章: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

《江城子 梦忆外祖父母》

大唐中电吉林新能源发电公司 于春

  恍似初春柳芽黄,小村庄,茅草房。旧岁新燕,衔泥筑巢忙。牛儿贪青坏篱墙,鞭声疾,哞声长。
  粗茶淡饭又何妨?犬坐堂,猫伏窗,头随箸转,垂涎盼赉赏。二十年无情岁月,事渐淡,思未央。


《诉衷情令 清明》

大唐灞桥热电厂 杨兆一

  梨花素裹染苍山,灰蝶伴青烟。相逢残梦无语,思绪结情牵。心底祭,忆犹绵,诉衷言。人生苦短,万苦千辛,且愉经年。


禹门诗社乙未年清明诗词

《过秦楼 娘亲祭》

大唐韩城发电厂 张楚渊

  老娘乙未岁正月十六仙逝,享年八十又六。清明制词再祭。

  冷雨凄凄,少陵苍莽,唢呐裂帛撕泪。娘亲去也,天地分矣,怆悢涕零长跪。幡动柩起魂移,从此人神,两相遥寄。叹人间最苦,生离死别,撕心裂肺!   风雨黯,湿泻寒樱,悲戚春祀,萱萎殒星云殢。辛勤卓绝,慈爱为怀,抚幼伺亲微至。恩重终南, 懿德灼烁辉辉,荫泽门第。俸魂栖凤憇,春色年年拜祭。

 

《江城子 清明》

大唐韩城发电厂 李彦喜

  卅年恩育自难忘,海天长,胜三阳。沉默无声,只把爱心藏。糊口持家吃尽苦,怜后代,盼兴昌。  至今孩子对成双,业恢宏,体怡康。思念双亲,惟有泪千行。淳朴家风明事理,红鲤跃,岁吉祥。


《长相思 清明祭祖》

大唐韩城发电厂 陈景志

  风飕飕,雨飕飕。未报春晖寸草惆。时光难倒流。   思悠悠,泪悠悠。昆后时和承祖庥。清明净土抔。

 
《恨春迟 清明祭母》

大唐澄城煤电铝项目筹建处 高亚杰

  狂草孤茔原畔。廿八载、北望河山。故垒出新居,绿绕红花伴。又一个姻缘。  火燎烟迷膝软。不自禁、泪雨潸然。一别终生抱悔,简爱春晖,长煎夜雨无眠。


《七绝 清明》

大唐韩城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高治宏

风清才好育春苗,身正方能不折腰。
此节本该人世有,纸钱何必照天烧?


《七绝 清明民祭司马迁》

大唐韩城发电厂 陈康

汉舞霓裳汉乐鸣,万人诵史漫声声。
黄河圣水润神笔,四海同追太史风。


《七绝 清明》

大唐韩城发电厂 杜君艳

淅淅细雨雾阴蒙,杨柳垂青袅袅风。
扑簌黄花情不碎,清明酹酒念君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