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之所以是王石、任正非、乔布斯……不是因为“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不做什么”

 abcdabcd679 2016-04-04


“不字诀”何以广受大佬们追捧?因为企业规模一大,名气一响,挑战已经不是“做什么”了,而是“不做什么”。进一步说,就是企业在确定了“做什么”(战略方向)之后,同时定义出“不做什么”,划上一条红线进行自我约束,不越界。


“底限战略” 避免大风险


能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种境界。“不”字诀可谓企业发展中的底线,从诸多案例来看,“不”字诀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有效的辅助作用,这个“底线战略”妙处在于,它清晰地划定了战略执行过程中的边界,有利于规避大风险。

 

王石创业之初,就为万科定下了一个“底限战略”——不行贿。王石认为,要对官员进行“善意假定”,假定官员清正廉明、不腐败、不受贿,然后用正当行为去引发他们的精神共鸣。后来的事实证明,“不行贿”帮助万科数次躲过了“冰山”,在中国房地产业趟出了一条专业主义路线,最终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住宅开发商。

 



再如,华为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之后,任正非制定了管道战略,同时辅之以“不做成吉思汗”的战略思想。管道战略是一个既强调“做什么”同时更强调“不做什么”的战略。在该战略下,华为聚焦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但绝不碰信息或者内容生产。任正非认为,对于华为来说,随便抓一个机会就可以挣几百亿,但如果为短期利益所诱,就会在非战略机会上耽误时间而丧失战略机遇,所以要敢于放弃非战略性机会。

 

基于万科和华为案例,可以得出结论:底限战略的关键作用是帮助企业在执行主战略的同时,必要地规范行为边界,避免由于过分贪婪、失控而撞上冰山,从而失去长期发展的机会。


如何避免更可怕的事情发生?


接下来的问题是,诺基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是苹果的4倍,为什么却被后者彻底打败?30年前,很多大型航空公司对廉价航空公司的崛起视而不见,结果在后者的挑战下纷纷陷入了挣扎。类似的战略风险如何识别?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CEO罗德侠认为,最可怕的事情并不是做错了,也不是做得不够好,而是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毫无察觉。他说,诺基亚、柯达和一些音乐公司曾在所处行业占据过领先地位,但出于各种因素,它们拒绝了互联网、数码或新媒体的挑战。

 



李嘉诚从22岁开始创业至今,没有一年发生过亏损。他往往是花90%的时间考虑失败。李嘉诚认为做企业要不疾而速,提前洞悉到各种可能发生的困难,并做出各种预案,在风险管理、信息收集、财务准备齐备了,遇到机会,方可一击即中。

 

此外,CEO用来管理战略性风险的工具也很多,比如战略仪表盘。它能够充分反应“现在发生了什么”,能够告诉企业家现在的环境到底是什么;它可以帮助企业家放开思路,进而帮企业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时时把握在行业中的定位。


关键时刻,敢于颠覆自己


不幸的是,一些企业家即使应用了这些工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会以信息过多为由,把很多看似不重要、实则非常关键的信息提前排除。这种习惯是致命的。

 

罗德侠认为,企业家在汇聚信息做决策时,开拓思路甚至比找到信息更重要。像诺基亚或柯达,它们的信息是绝对充分的,但问题出在CEO面对或明或暗的未来时,没有放开思路,从而丧失了颠覆自己的稍纵即逝的机会。




相反,乔布斯之所以更胜一筹,不但缘于他敢于放开思路颠覆别人,更在于他敢于颠覆自己。当他意识到iphone才是未来方向所在时,他要求研发团队大胆地在iphone中体现出音乐的完美。结果,正是这种勇于颠覆自己不断追求完美用户体验的理念,在2011年把苹果公司推上了全球最具价值公司的宝座。


来源丨网络综合

本文责任编辑丨Alice






署名文章及插图版权所有。未取得联系的作者,请与本刊联系,即付稿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