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为森林的根基就是和平友好 【原文】合1内2空3周4外,强国为圈5,弱国为属。动而无不从,静而无不同。举发以礼6,时7礼必得。和好不8基9,贵贱无司10,事变日至11。 此居12于图13东方方外 【译文】和谐接纳困穷于周密之外,以强国为围栏,以弱国为从属。强国动而弱国无不随从,强国静而弱国无不相同。兴起事业发展事业要以社会行为规范,能承受社会行为规范必有所得。和平友好是大的根基,富贵贫贱没有谁来掌握,事情变化每天都有准则。 以上辨别谋划是在东方外部。 【说明】春季就行为于春季的政令,春是木,东方曰木,木曰曲直,双木为林,三木曰森。所以木的特性就是从属,从属于社会行为规范,能够承受社会行为规范就能够生存。成为森林的根基就是和平友好。这就是爱护及管理。 —————————————————— 【注释】1.合:(hé禾)《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荀子·非十二子》:“合群者也。”《吕氏春秋·古乐》:“以比黄钟之宫适合。”《资治通鉴》:“甚与孤合。”这里用为和睦、和谐、融洽之意。 2.内:(na纳)《孟子·滕文公下》:“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荀子·臣道》:“时关内之,是事暴君之义也。”《韩非子·八经》:“人臣忠论以闻奸,博论以内一。”《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赵不内。”《说文》:“内,入也。自外而入也。”这里用为接纳之意。 3.空:(kōng倥)《诗·小雅·节南山》:“不宜空我师。”《诗·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管子·参患》:“不失天时,不空地利。”《论语·先进》:“回也奇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里用为困穷之意。 4.周:(zhōu州)《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示我周行。”《管子·人主》:“人不可不周。”《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孟子·尽心下》:“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荀子·劝学》:“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韩非子·初见秦第一》:“天下又比周而军华下。”《说文》:“周,密也。”这里用为周密、周到之意。 5.圈:(juàn倦)家畜的围栏。《管子·立政》:“圈属。”《史记·张释之列传》:“从行登虎圈。”《说文》:“圈,养畜之闲也。” 6.礼:(lǐ李)《书·皋陶谟》:“天秩有礼。”《诗·鄘风·相鼠》:“相鼠有体,人而无礼!”《诗·小雅·十月之交》:“曰予不戕,礼则然矣。”《管子·五辅》:“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韩非子·解老》:“礼者,所以情貌也。”这里专指为礼法、礼节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传统习惯、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之意。 7.时:(shí石)《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王引之述闻:“时叙者,承叙也。承叙者,承顺也。”《诗·小雅·楚茨》:“永锡尔极,时万时亿。”《诗·周颂·访落》:“访予落止,率时昭考。”《管子·侈靡》:“衣食之于人也,不可以一日违也,亲戚可以时大也。”《论语·学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记·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这里用为承受之意。 8.不:(pī批)古同“丕”。《诗·大雅·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诗·周颂·清庙》:“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韩非子·扬榷》:“主上不知,虎将为狗。”丕:《书·大诰》:“弼我丕丕基。”《左传·昭公三年》:“昧旦丕显。”《说文》:“丕,大也。”《汉书·匡衡传》:“未丕扬先帝之盛功。”这里用为“大”之意。 9.基:(jī机)《书·太甲上》:“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书·武成》:“至于大王肇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诗·小雅·南山有台》;“邦家之基。”这里用为基础、事业的根本之意。 10.司:(sī思)《书·胤征》:“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书·高宗肜日》:“王司敬民,罔非天胤。”《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司直。”《周礼·师氏》:“司王朝。”《老子·七十九章》:“有德司契,无德司彻。”《论语·泰伯》:“笾豆之事,则有司存。”《孟子·梁惠王下》:“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说文》:“司,臣司事于外者。”《广雅》:“司,臣也。”《小尔雅》:“司,主也。”这里用为掌握管理之意。 11.至:(zhì志)《孟子·离娄上》:“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荀子·不苟》:“君子至德, 嘿然而喻。”《逸周书》:“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以常为慎…上贤而不穷,哀乐不谣,民知其至。”这里用为准则之意。 12.居:(jū拘)《易·革·上六》:“征凶。居贞,吉。”《书·多士》:“今尔惟时宅尔邑,继尔居。”《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诗·小雅·鱼藻》:“王在在镐,有那其居。”《诗·大雅·生民》:“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管子·白心》:“是谓宽乎形,徒居而致名。”《老子·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论语·公冶长》:“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孟子·滕文公下》:“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荀子·不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这里用为“辨别”之意。 13.图:(tú涂)《书·多方》:“洪惟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诗·小雅·常棣》:“是究是图,亶其然乎?”《诗·大雅·崧高》:“我图尔居,莫如南土。”《仪礼·聘礼》:“君与臣图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君不图与。”《战国策·秦策》:“而天下可图也。”《说文》:“图,画计难也。”这里用为谋划、反复考虑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