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东玉雕作品赏析《群英会》

 老刘tdrhg 2016-04-04

李东玉雕作品赏析《群英会》李东玉雕作品赏析《群英会》

 

作品选用是一块难得的羊脂级和田白玉牌佩料,美玉无瑕,质地细密、手感温润,经过作者反复推敲、缜密设计、精工雕琢而成。

作品撷取的是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脍炙人口的经典章节: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故事背景为袁绍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猛将吕布一连打败众将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虎牢关与吕布大战的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

作品外形稳重、健朗,利于摩挲于掌中或佩戴于身侧。作品构图以曲线和直线相结合,曲线的韵律和直线的节奏相辅相成,作者运用娴熟的技巧充分展示了驾驭线条的能力,曲线的圆润和直线的刚直在矛盾中构筑出和谐统一的乐章。

整件作品疏密有致、繁简得当,细微处精巧绝妙、纤毫必现,宏大处不着一笔,广袤无垠,精细而不繁缛,简约而不简单。作者力图在作品的材质、意境、构图等元素里形成的矛盾中营造出和谐统一,把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篆刻技法融入到玉雕作品里,以充分表达出作品的意境。

作品通过玉这一蕴涵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载体,采用绣像的表现形式,精心设计雕琢,定格于充满传奇色彩的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沙场瞬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部《三国演义》,说尽多少英雄事。没有一部小说,像《三国演义》这样,留下与之相关的遗迹多达四五百处,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仅河南省就多达80余处。它们虽多为后人虚构附会而成,但经过世代累积与反复渲染,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种三国文化现象而 “真实存在”。三英战吕布尽管也不是史实,但是经过罗贯中的生花妙笔,荥阳汜水镇虎牢关,刘关张三英战吕布之地,虎牢关也因此而名扬天下,深入人心。

“温侯吕布世无比,雄才四海夸英伟。护躯银铠砌龙鳞,束发金冠簪雉尾。参差宝带兽平吞,错落锦袍飞凤起。龙驹跳踏起天风,画戟荧煌射秋水。出关搦战谁敢当?诸侯胆裂心惶惶。踊出燕人张翼德,手持蛇矛丈八枪。虎须倒竖翻金线,环眼圆睁起电光。酣战未能分胜败,阵前恼起关云长。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袍飞蛱蝶。马蹄到处鬼神嚎,目前一怒应流血。枭雄玄德掣双锋,抖擞天威施勇烈。三人围绕战多时,遮拦架隔无休歇。喊声震动天地翻,杀气迷漫牛斗寒。吕布力穷寻走路,遥望家山拍马还。倒拖画杆方天戟,乱散销金五彩幡。顿断绒绦走赤兔,翻身飞上虎牢关。”

我国有着诸多“三义庙”,供奉着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典故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吕布则是《三国演义》这部书中的第一勇将,勇冠三军,无人匹敌。如果刘、关、张代表着义,吕布又是勇的化身,那么此牌的主题为“义勇合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