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总觉得自己吊炸天了

 昵称535749 2016-04-04
苍耳  日期 : 2016-04-02  来源 : 阅读时间

前几天在餐厅里吃饭,旁边桌子的一个女孩觉得自己点的饭菜没有想的那么好,于是跟服务员大吵了起来,声音非常的大,容不得服务员说一句话。周围人越是侧目,便越是咄咄逼人,仿佛自己占尽了全世界的道理。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服务员实在没有办法,帮她全部免单了。她仿佛胜利了一样看着与自己一起吃饭的朋友,眨眨眼睛,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我一直看着她,有点点难过,我记得我曾经也是这样的女孩子。

年轻的时候不懂事,总会觉得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极度的自我之下,总觉得自己特别重要,自己的任何需求都应该被周围所有人满足,只要稍稍让自己不满意,就会竭尽所能张狂的向对方展示自己的想法。直到对方败下阵来,仿佛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以及作为新社会人的新面貌。比如买个家具不满意就会在店里非常大声的吵起来,想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吃了亏,完全不能坐下来好好说话,现在想起来完全不知道当年为什么会那样做。

别总觉得自己吊炸天了

前段时间组织图书团购,每次上千单发出去,总会有几个快递因为远或者其他原因晚点到达,或者联系不到收件人被搁置在代理点,每当这时候,客服总会想办法帮忙联系到当地的配送员安排重新配送。但也有很多时候,买书的人给客服沟通的时候,非常不客气,甚至言辞激烈。有一个最严重的,因为快递突然生病没有及时送达而把客服小姑娘骂哭了。每次看到客服小姑娘们委屈郁闷,但又强打起微笑跟我说“星姐没事儿,我们会处理好的”的时候,心里总会很难过,为他们因为这个活动所遭遇到的负能量,也为自己的自己汗颜。我记得我也曾有一次因为快递辞职了,没有足够人手,只能第二天配送,我跟客服吵了很久,最后快递回到家又因为我出发了一次,自己还很洋洋得意,觉得自己真能干。现在想来,其实也真的没那么着急要用吧。所有的事情,真的是到自己亲自做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所谓的“得理不饶人”,可能伤害了很多人。

我找了两个朋友,一个是生涯规划师,一个是小说家,我问他们,为什么年轻的时候总会对世界特别苛刻,稍微有点不满意就会咄咄逼人,而这样的女孩子要比男孩子多得多。但在年纪稍微大点的时候,会变得平和而宽容?他们两个人给我的答案如出一辙:当一个人很年轻的时候,在社会上尚未立足,或者尚未有自己的一方位置的时候,就会在稍微占理的时候表达自己的存在感。而这些年轻人在日常生活里,由于资历尚浅,会遭受来自不同方面的不好的对待,比如房东的苛刻,老板的严厉,别人的看不起等等,于是就会把这种负面的被压抑的情绪发泄出去,以让自己心里舒坦。女孩子相对得理不饶人会更多一些,大概是因为心思更加敏感细腻吧。这其中所有的愤怒,都源自对自己和对社会的无能为力。

除了刷存在感的原因之外,还有一种就是所谓个性。年轻时候的我们总觉得自己是个人物,有特别的个性和独特需求,我花了钱,你就应该满足我的一切,我就是大爷,我就是上帝。把别人的好意当屁放,对别人的关心回一句“管你屁事”就觉得自己吊炸天,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只觉得那些口号一样的语录带劲极了。那些年,我就是这样,自命不凡的厉害,觉得自己有很多特别的地方,跟别人就是不一样。

然后就真的有那么不凡吗?并没有。大部分人,在工作三年后,都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上班依然拼命敲字,下班依然累成狗,呼哧带喘的勉强跟上别人进步的速度,不凡之处一点没体现,光靠嘴仗说了。

有人问我:“如何做到上班几年后,才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其实很难,真的很难。这么多年,我只体会到一条,那就是“外化而内不化”。只要非原则性问题,可以跟所有人一起做一样的事,聊一样的话题,但自己的内心要一直很清醒,自己将来想要成为怎么样的人。社会需要协作,工作需要合伙,每个人都有个性,但在一起合作的时候,需要暂时收敛锋芒。

个性是放在心里的,用来坚持和成就自己别跑偏的,而不是用来张扬与炫耀,甚至攻击和伤害别人的。

这是我在二十多岁里,最刻骨铭心理解一件事。(来源/新浪博客,文/特立独行的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