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证读书时间,我的方法很笨,但很有效

 于洋子禅 2016-04-04



上一期,书单君发了个招聘

《和400万粉丝的大号合作后,

书单要招人了,9个空缺,你能帮我推荐吗?》

(点击查看)

感谢“书米”们帮忙扩散,书单君已经收到了不少简历,甚至还有“情书”。

年底了,都在抢人。书单君这次也是不惜血本啊——如果你身边有优秀的朋友正想换工作,我恳请你将我们的英雄帖转发给他,一旦入职,书单君说话算话,将亲手为介绍人送上书单小店里的任意一款好物(请放心大胆地戳此挑选)

好了,说正题。

很多“书米”问书单君,自己一直都很喜欢读书,但就是没时间,怎么破?

对这样的问题,我通常是不屑于回答的,但看到本期分享人的这篇文章后,我觉得,似乎有必要就这个问题好好说一说。


“你哪里来的时间读书呢?”昨天一个上海的朋友来找我,见面她就问了这个问题。


她不是第一个问这个问题的人,我理解她的意思。作为OneAPM的创始人,我应该很忙,公司的未来需要规划,公司的产品需要打磨,公司的员工需要管理,并且还要每天各种突发事件。


我哪里来的时间来读书和写作?


想想也是,我每天起得也不是很早,虽然通常是 7 点钟起床,但是也有时候会赖到八九点,然后到公司上班,各种会议各种邮件,然后还有外界的一些事情需要处理,到晚上下班到家,总要八九点钟,陪一陪孩子,我家是两个孩子。孩子睡了要 10 点多,也该休息了。


那么,哪里来的时间读书呢?

我的方法很笨,但是很有效


确实如此,但每个月下来,我总能读到10多本书,我自己并不能够清楚的说明都是哪些时间用来读书了。但我内心清楚的知道,读书对于我来说,属于时间占用的默认选项,只要没有任何明确规定的deadline的事项需要处理,我总是在读书。


读书对于我,就像宇宙的背景辐射,打开电视机,只要没有台,总是一片雪花,而不是一片漆黑。读书就是我的雪花,只要没事做,就读书。


我是一个不做时间管理的人,我通常并不知道自己的时间花在什么地方,我不用各种时新的时间管理App和效率工具,甚至简单的日历都不用。我用来保证读书时间的方法很笨,但是很有效:那就是把生活本身变得简单,甚至是单调。


比如说,我最近一个月我每天中午都去公司附近的东方宫吃拉面,每天吃的都一样,这样就节省了很多无谓的时间消耗。


很多人觉得创业应该每天都很忙,尽可能的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工作,这点我能够认同和理解,但是我也知道创业是一个单向的时间箭头,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因此,我觉得对一个创业者而言,创业是一个长期的事情。


创立一个伟大的公司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十年之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大概要占去一半左右的时间,所以,创业是一个不见得需要太着急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读书是心灵上最好的陪伴。


但读书的意义,绝不仅仅是陪伴


从更加积极的角度说,读书已经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驱使我阅读这些书背后的动力,是我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这也可以说是天性使然,就如同Paul Graham写随笔一样。


Paul Graham,《黑客与画家》作者


Paul Graham回答别人问他为什么要写随笔的时候说道:“要么从事枯燥的事情,要么自然而然的做感兴趣的事情”。他的每一篇随笔,都是在闲逛的时候自然在脑海中形成的。


读书也是我学习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主要的一种方式。


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不太了解读书的人来说,都存在这个问题:


前几天我们一位同事问我关于读书的问题,她说自己每个月最多读一两本书,然后又记不住其中的含义,根本坚持不下去。


这让我对“如何读书”

有了新的思考

原来我只是告诉大家,读书首先要追求数量,在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任何阅读方法都是无效的。


最近因为天天在研究如何把Log Insight产品和OneAlert产品做得更好更智能,所以接触了一些机器学习方面的知识,我觉得用机器学习来解释这个问题其实更加容易:


我们知道在机器学习领域上,材料都是第一要素,足够的材料才能训练出足够好的智能结果,在缺少材料的情况下,任何算法都不能保证最终的结果。


人类的大脑本质上和深度学习是完全一样的,人类的大脑是一个经过了长久进化的精密机器,这个机器内置了一些知识和算法,然而更多的知识都是要经过训练才能获得,所以,要想产生智慧,或者说是智能,必须保证充足的训练材料。


对于人类而言,这个补充材料的方式,就是读书。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人类大脑的思维过程依赖于神经元的连接方式。


在没有外界环境刺激的情况下,神经元的连接方式不会发生改变,这也是为什么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此稀缺的原因。


然而,很明显的是,读书是一个让神经元以不同方式来进行连接的有效手段。在人类意识中,这会把原本不相关的事物关联起来,从而创造出一些全新的东西。


读书也是我思考的方式


我最近读了好多物理学方面的书,甚至包括专业教材《费恩曼物理学讲义》(这一套书是从Log insight办公室nzinfo老兄那里拿来的), 我觉得这一段时间的阅读对于我思维能力的提升是有极大帮助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史蒂夫·温伯格写过一篇短文《关于粉笔屑》,在这篇短文中,温伯格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不停的问为什么,解释的箭头终归会将我们带到粒子物理范畴。


比如说

为什么粉笔是白色的?好的,我们就用粉笔的光吸收性质来解释就行。


那么为什么粉笔有特殊的光吸收性质呢?恩,这个问题和组成粉笔的分子情况有关。


我们就这样不停的追问为什么,解释的箭头最终将把我们引向粒子物理未解决的前沿问题。


那么,你可以想到,物理学关联了整个世界。物理学是对于创业者是好的科学:


一方面它要求自洽的理论;

另外一方面它又要求这个理论能够解释现实的世界。


因而物理学在不断的进步。


创业也是一样的,产品和市场的匹配永远是对创业者的第一道考验,具备朴素思维的创业者有更大的机会。


Paul Graham说他很想回到大学去学一下物理学,我觉得自己也是一样。我现在对于大学没有好好学习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学科很是后悔。


昨天晚上和几个朋友一起谈论产品:我们一路谈到了事件的聚类,谈到了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谈到了均值、方差、熵,谈到了矩阵和张量,谈到了智能的进化,谈到了低像素条件下的无监督学习。


是的,我们是在谈论OneAPM即将在SaaS平台上线的产品,然而,我确确实实需要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知识。


从更大的角度讲,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事物都是简单的,然而他们以异常复杂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而读书会让你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这种联系,在任何一个细分领域,如果你能用自己的逻辑把领域中所有的细分市场、公司和产品关联起来,你总比竞争对手拥有更大的机会。


对于我来说,读书也是我思考的方式,我思维的起点是我看到的文字,我思维的锚点是我从事的事业,在这两者之间,种种信息被关联了起来,让我以不同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

多 说 几 句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有没有时间,其实都是看你怎么看。


你认为这件事重要,时间挤一挤,终归是有的;不重要,就是专门给你时间,你也不见得就会多看它一眼。


人都是有惰性的,差别就在于,有的人战胜了,有的人被俘虏了。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就更是如此。


本期分享人何晓阳还给“书米”们分享了一个他近期在读的书单,都是烧脑好书,书单君也一并分享给大家。

1.《群星,我的归宿》

2.《繁星若尘》

3.《光逝》

4.《费恩曼物理学讲义》

5.《看不见的世界》

6.《黑洞战争》

7.《星际穿越》

8.《黑洞与时间弯曲》

9.《人类群星闪耀时》

10.《M型社会》


也许,你会愿意听一个故事

(戳下图可读)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何晓阳读书笔记(ID:hexiaoyang101),作者:何晓阳。书单君已获授权编辑发表,转载请联系书单君(ID:shudanjun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