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扎克伯格读的23本书

 于洋子禅 2016-04-04
书单 | 2015年扎克伯格读的23本书


2015年1月2日,Facebook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邀请自己的3000万粉丝加入世界上最大的读书俱乐部——A Year of Books——希望能够每两周读完一本书。

一年时间里,扎克伯格自己读了23本书。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娶了华人老婆的互联网弄潮儿都读什么书。当然了,他看的肯定是英文版。已出中文版的图书将以中文封面展示。


《权力的终结》涵括商界、宗教、教育、家庭内部、战场等所有领域权力变迁的书。洞穿掌权者真实心态,颠覆常人对权力的理解。或许你毕生追寻的只是权力的空壳!

权力不仅正在从西方到东方、从精英到草根、从男到女的转移,同时也在不断扩散和衰落。今天的当权者在运用权力时的束缚更多,更易陷入失去权力的危险。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暴力为什么会减少”。或许读者会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屡屡出现的暴力事件和恐怖袭击似乎将世界逼上混乱的后现代。平克用大量数据分析了原子弹、世界大战到家暴、强奸、虐待动物,推演出暴力减少的结果——但他并未止步于此,其中的人性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为了研究美国黑人街区的贫困问题,深入一个贩毒黑帮的内部,还和一个黑帮老大交上了朋友。这让他在黑帮中混迹多年,目睹了黑帮控制下的街区中很多不为人知的事实,包括如何与官方达成妥协、黑帮头目如何控制手下、如何经营自己的贩毒事业,此外还有黑帮社区居民五花八门的谋生技巧,以及帮派内讧和敌对帮派之间的枪击事件。

欧拉·比斯《免疫》
刚刚升级为妈妈的作者欧拉·比斯就注意到了一种特有的恐惧——担心孩子吸入的空气、吃的食物、注射的疫苗。但事实上,没有人能将自己隔离于外部世界之外。从这一点出发,作者探讨了“免疫”的隐喻与神秘色彩,并将之扩展到整个外部世界。

你可以从本书中读到《玩具总动员》《飞屋环游记》等电影精彩的制作故事,了解皮克斯各项具体的创新管理举措,还可以发现从企业初创到发展壮大过程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解答。无论是想寻求创新突破的传统企业,还是想寻求健康快速发展的新兴企业,无论是已经发展壮大的大公司,还是初具规模的小企业,无论是想要让团队更有活力的管理者,还是想在工作中变得更有创意的普通职员,阅读本书都将大有启发。

本书是20世纪学术史上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是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的学者们不可不读的基本文献。它引导了科学哲学界的一场认识论的大变革,成为科学哲学史上一道重要的分水岭。其影响不仅在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而且延伸到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学史、艺术史、政治 史、宗教史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甚至在社会公众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书中提出的“范式转换”一语如今已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重要词汇。

迈克尔·崔《理性仪式》
为什么互联网、金融服务、啤酒会成为球赛的主导赞助广告?为什么会出现公共节日?政治权威又是如何确立合法性?本书作者用“共识”一词解答了这些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是愿意并且需要从众的。

亨利·保尔森《与中国打交道》
本书作者亨利·保尔森,美国第74任财政部长,曾访华70多次。2004年12月,中外合资的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获准组建,标志着保尔森开拓中国市场巅峰的到来。读者想知道的不少“幕后秘密”,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彼得·休伯《奥威尔的复仇》
《一九八四》与老大哥成就了奥威尔最惊心动魄的反乌托邦,机器与人,谁将主宰未来社会?本书作者休伯得出的结论是两者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将《一九八四》的文本扫描进自己的电脑并进行了重新排列,书中大部分句子都是奥威尔的原话,只是组合起来,形成对自己观点的全面复仇。

米歇尔·亚历山大《吉姆·克劳法》
吉姆·克劳法,泛指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叶,美国南部各州对有色人种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法律。这部作品详尽地记录了这一时期黑人所处的社会弱势地位,也从新的角度解读了美国的毒品犯罪问题。

伊本·赫勒敦《绪论篇》
《绪论篇》被称为中古穆斯林百科全书,14世纪阿拉伯哲学家、社会学家赫勒敦所著。在这本书里,作者以社会学、历史学、哲学为基础,全面探讨了中世纪穆斯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于想要了解穆斯林精神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全面的作品。

从十万年前地球上有生命迹象出现,一直到21世纪的科技大发展,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论述了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作品畅销世界各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审视自身的视角。

科幻小说迷不可错过。该书是全美票选有史以来百佳幻想作品之一,被《卫报》誉为“其他科幻小说评判的标杆之作”。故事背景设置在人类与机器共存的星际乌托邦,外来者戈奇的出现打破游戏规则的同时也掀起另一场更大的游戏争夺。

瓦克莱·斯米尔《能量》
爱因斯坦用E=MC2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能量守恒。几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理解起来怕是只有物理学家才能说得透彻。不过这本书也在讲能量,深入浅出,从最基本的概念说起,用大量例子铺开,一点点帮助我们理解爱因斯坦。

人类基因组的23对染色体的图谱绘制是新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它提出的问题与它解答了的问题同样多。这些问题将深刻地影响我们对疾病、寿命和自由意志的思考方式。

《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通过在人类每一对染色体上选择一个新近发现的基因并讲述其故事,作者马特里德利叙述了我们这个物种及其祖先从生命出现之初到未来医学边缘的历史。他探讨了由于基因组的图谱绘制而出现的科学、哲学问题,将帮助读者理解这个科学里程碑对你、对你的孩子、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宗教经验种种》在从心理学角度对种种宗教经验的分析之中,实用主义观念贯穿始终,且思路清晰,洞见迭出,百年之后仍让人警醒。作者威廉·詹姆斯对皈依、悔改、神秘主义等灵性经验进行探讨,并以伏尔泰、惠特曼、爱默生、路德等伟大人物为例。书中描述和分析了大量的个体传记资料,叙述生动,情节跌宕,充满了小说的趣味。

达里尔·柯林斯等《穷人档案》
以每日平均收入两美元计算,要如何生存下去、组建家庭、生儿育女?事实上,世界上有近40%的人都在面对这些问题。本书作者将多年来对非洲、印度等地生活贫困的人的采访汇集成书,向读者展示着另一些人的艰难生存。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回答了困扰专家们几个世纪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国家富、有的国家穷;国家为什么按照富裕不富裕、健康不健康、食物充足不充足来划分?是文化、天气、地理特征还是不知道正确政策?

这本大胆的书涵盖了人类的整个历史,从石器时代说到互联网,从旧制度的积重难返讲到蒸汽机的发明,从新近的人口爆炸谈到气候变化可能的后果。天灾人祸固然必不可免,但多亏了人类发明创造的无穷能力,21世纪必将实现巨大的经济繁荣,最可能发生的不是气候的灾难性变化,而是中国人、印度人、非洲人,都过得像美国人那样欣欣向荣。

这本应该无需更多介绍了。

乔·格特纳《理念工厂》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作为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研发机构,贝尔实验室为全世界提供了诸多立于时代尖端的创新方案。在这本书里,作者不仅回顾了二十世纪贝尔实验室的重要发明,也为读者提供了面对机遇与挑战时应有的精神。

本书作者,是见证中美外交史的亨利·基辛格。继《论中国》后,92岁的基辛格推出《世界秩序》一书,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了新世纪的世界格局。这样一位亲历世界发展重要事件的外交家如何品评当今局势,三言两语也怕说不清楚,感兴趣的小伙伴自己找来读吧。

《无穷的开始:改变世界的解释》是一次大胆的、包罗万象的智力探险。戴维·多伊奇是《真实世界的脉络》一书广受好评的作者,他探索那些使我们理解现实世界怎样运转的重大问题。《真实世界的脉络》描述了我们当前知识中最深刻的4条支线——进化、量子物理学、知识和运算,以及它们带来的世界观。《无穷的开始:改变世界的解释》将这种世界观应用于许多不同的话题和未解问题,涉及到自由意志、创造力与自然规律、人类的未来与起源、现实与表象、解释与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