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6年前,他就预言到了我们的今天| 再读乔治·奥威尔

 于洋子禅 2016-04-04
一分钟阅读 | 乔治·奥威尔的伟大预言


乔治·奥威尔(1903年6月25日-1950年1月21日),英国著名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一生短暂,但其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作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其代表作有《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

66年前的今天,他死于困扰其数年的肺病,年仅46岁。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位伟大的预言家与社会民众并肩作战的英勇字句。

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

用逻辑来反逻辑,一边表示拥护道德一边又否定道德,一边相信民主是办不到的一边又相信党是民主的捍卫者。

真正的权力,我们日日夜夜为之奋战的权力,不是控制事物的权力,而是控制人的权力。

上等人的目标是要保持他们的地位。中等人的目标是要同上等人交换地位。下等人的特点始终是,他们劳苦之余无暇旁顾,偶尔才顾到日常生活意外的事,因此他们如果有目标的话,无非是取消一切差别,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因为中等人标榜自己为自由和正义而奋斗,把下等人争取到自己一边来。中等人一旦达到目的就把下等人重又推回到与那里的被奴役地位, 自己变成了上等人。……三等人中只有下等人从来没有实现过自己的目标,哪怕是暂时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们很明白,没有人会为了废除权力而夺取权力。权力不是手段,权力是目的。建立专政不是为了保卫革命;反过来进行革命是为了建立专政。

历史在此时就像是一张白纸,被不断的擦干净写上新的内容。

一个统治集团只要能够指定他的接班人就是一个统治集团。党所操心的不是维系血统相传而是维系党的本身的永存。由谁掌握权力并不重要,只要等级结构保持不变。

对一个孩子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把他送到一所富家子弟的学校中去。一个意识到贫穷的孩子由于虚荣而感到痛苦,是成人所不能想象的。

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敢情动物从窗外朝里张望,目光从猪移到人,再从人移到猪,又重新从猪移到人,要分清哪张脸是猪的,哪张脸是人的,已经不可能了。

那么,同志们,我们又是怎么生活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我们的一生是短暂的,却是凄惨而艰辛。一生下来,我们得到的食物不过仅仅使我们苟延残喘而已,但是,只要我们还能动一下,我们便会被驱赶着去干活,直到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一旦我们的油水被榨干,我们就会在难以置信的残忍下被宰杀。在英格兰的动物中,没有一个动物在一岁之后懂得什么是幸福或空闲的涵意。没有一个是自由的。显而易见,动物的一生是痛苦的、备受奴役的一生。

凡靠两条腿行走者皆为仇敌;
凡靠四肢行走者,或者长翅膀者,皆为亲友;
任何动物不得着衣。 

难道你们认为,我们猪这样做是自私自利和享受特权的一种表现?我希望你们不这样想。我们有许多同志其实讨厌牛奶和苹果。我自己就讨厌它们。我们食用这些东西的唯一目的就是保持我们的身体健康。牛奶和苹果含有一口猪保持身体健康不可或缺的物质。我们猪是脑力劳动者。本农场的整个管理组织部门全都依靠我们。我们白天黑夜都在守护着你们的福祉。正是为了你们,我们才喝那些牛奶,吃那些苹果。


只要驱除了人,我们的劳动所得就会全归我们自己,而且几乎在一夜之间,我们就会变得富裕而自由。那么我们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呢?毫无疑问,奋斗!为了消除人类,全力以赴,不分昼夜地奋斗!同志们,我要告诉你们的就是这个:造反!老实说,我也不知道造反会在何时发生,或许近在一周之内,或许远在百年之后。但我确信,就象看到我蹄子底下的稻草一样确凿无疑,总有一天,正义要申张。同志们,在你们整个短暂的余生中,不要偏离这个目标!尤其是,把我说的福音传给你们的后代,这样,未来的一代一代动物就会继续这一斗争,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当你身无分文时经历的世界更彻底。
——《巴黎伦敦落魂记》


社会当然存在无数无意义的工作,从来没有一个物种达到人类这样的过剩而不愿意死去,并且有如此多的方法苟且活着。
——《巴黎伦敦落魂记》


要了解这种适应对一个十岁或十二岁孩子的影响,你必须记住,孩子很少有比例感和概率感。一个孩子可能遍体都是自我为中心,全身都是反骨,但是他没有经验的积累可以使他对自己的判断有信心。总的来说,他会接受你告诉他的话,而且他对周围大人的知识和力量的确信到了极其荒诞可笑的程度。
——《我为什么要写作》

人之所以为人,恰恰在于人不追求完美,人愿意为了忠诚而去干坏事,人不会为了禁欲而使友好的性交成为不可能,人最终会做好被生活打垮和击败的准备,这是将自己的爱系于另一个个体时无可避免的代价。
——《政治与文学》


在一个没有法律、理论上不存在强制的社会里,行为的唯一仲裁者是公共舆论。但是,由于群居动物对步调一致又紧迫的要求,所以,跟任何法律制度相比,公共舆论的宽容度都要差些。如果人类受“你不可”这样的禁令的约束,个人尚可有一定的自由度;如果是受“爱”或者“理性”的约束,那个人就处于持续不断的压力之下,只好像其他人那样去行为和思考。
——《政治与文学》


我外表是胖,但内在的我是瘦的。你有没有想到过每个胖人的内部都有个瘦人,就像有人所说,每块石头里都有座雕像?
——《上来透口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