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亦景亦情,跌宕生姿(上)

 江山携手 2016-04-04

亦景亦情,跌宕生姿(上)

——且谈散文的景与情

马晓霞

 

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所谓“情”指感情、情结、思绪、想法等作者主观的思想蕴藉,是作品主旨;而“景”则是抒情主体所见、所闻、所感的人、事、物、景等各种要素。这些要素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之下会构成一幅社会生活图景。它们是一种客观存在,会在作品中艺术地再现,从而承托起主旨。好的散文都景、情俱佳,相得益彰,强调景与情的相谐,从而成就散文这种“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构建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那散文中的景、情关系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本文着力于探讨景、情关系中以景为主体的情况。

一、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是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激发作者的情思,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的方式。在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中,景是契机,是情感的滥觞。情感离不开景物,并由景物而触发。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刘亮程的《寒风吹彻》就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作者静坐于光线暗淡的屋子里,看到大雪降落,触动情感,引起联想而写的。想到一次寒夜的经历,一个冻死的陌生人,在冬天死去的亲人,年迈的艰难抵御冬天寒冷的母亲,直到黑夜完全降临。由景物的感染与触动,进一步传递出一种对“生命的苦

难”的抽象体验。

二、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是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涵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其中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所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写作中,抒情而不直写情,绘景而不止写景,借景抒情,情以景兴,能使文章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借写山居环境之明净可人,景致之美丽诱人,反映了作者置身于大自然怀抱中超脱闲适的心情,忘却了人间的苦恼和烦闷,揭示了“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的主题。文中精心遴选自然景色,但并不作具体描绘,精心涂抹,而是借景抒情,自有一股情感的泉水似涓涓细流沁人心脾,让人自然熏染一种韵外之致,富有田园牧歌式的情调,是一篇颇具特色的美文。

三、托物寓怀

“托物寓怀”又称“托物寓意”,这时候,“景”不再是抒情的触发点,也不是情感的载体,而有了更丰富的寓意。它是作家理想、志趣、情怀的化身,与作家的气质、精神、人格融为一体。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为了让读者理解这种寄托,作家往往借助象征、隐喻、比兴等手法,刻画“景”的形象,寄寓“景”以作者的理想人格、气质精神等。

茅盾的《雷雨前》,写景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的,从清早写到了午后,写出了天气变化所带来的景物的变化,主要写了雷雨前的闷热、无风、干燥以及人的焦躁不安,最后写雷雨到来时瞬间的变化、雷雨的气势和人的快意。但作品中的景并不是单纯的景,它浸透了作者所处时代精神的主观感情、意志。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寓意,揭示了上世纪30年代中国的社会矛盾。沉闷的天气象征了当时的社会氛围,作者通过雷雨的到来暗示了革命风暴一触即发,表达了作者的信念,文中的“电光”“灰色的幔”“执刀巨人”等也都有具体的象征。

四、以景衬情

“以景衬情”是指作者描绘的景对抒发的情是一种衬托关系,或景美情悲,或景丑情美,然而却是自然的反衬,辩证的统一,能够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情因景衬,情更真切;景因情托,景更深沉。

萧红的《春意挂满了树梢》开篇写春意来到哈尔滨,挂上街头的白杨树梢:云彩多含春意,暖风浮动,白杨蹿芽,马车夫头冒暖气,商店橱窗里花儿开放,大地绽绿,行人的笑语复活,一切似乎都荡漾着暖意。顺着这春意盎然景物的思路猜想,作者大概要抒发对春的赞叹和对自然的热爱吧。但再继续往下看时,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文中那些看似不和谐的音符似乎在提醒读者,作者的情感是沉重的、灰暗的。文章真正要揭示的是“春意”下的不平等,呼吁真正的春意挂满树梢。以景衬情,圆环曲折,曲径通幽,让人深切体会作者情感的凄美和忧郁,感受那似乎平淡的愤懑。

源自《语文报·高二年级苏教版》2011年第79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