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雷军:这才是小米的最终目标

 women1413 2016-04-04

雷军1969年12月出生于湖北仙桃,是小米科技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也是金山软件公司、欢聚时代、顺为基金的董事长,还是中国大陆著名天使投资人。他毕业于武汉大学,1992年初加盟于金山公司,先后出任金山公司北京开发部经理、珠海公司副总经理、北京金山软件公司总经理等职务。2000年底,出任北京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11年7月11日,正式出任金山软件董事长。2012年12月,荣获“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2013年10月,荣获“对民族产业贡献卓著的民营功勋企业家”称号;2013年12月,荣获“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及“十大财智领袖人物”称号。2014年2月,雷军首次进入“胡润全球富豪榜”, 以280亿元身价居大中华区第57名,居全球第339位;2014年12月,雷军当选为《福布斯》亚洲版2014年度商业人物。

专访雷军:这才是小米的最终目标

下面是小米公司近三年来发布的业绩数据:2012年,小米公司全年销售719万台小米手机,含税营业收入126.5亿,创造了手机业界的销售奇迹。2013年,小米公司全年销售1870万台小米手机,增长了160%;含税销售额达到316亿元,增长150%。2014年,小米公司全面销售6112万台小米手机,增长227%,含税收入743亿元,增长135%。6112万台的全年销量,是2012年全年销量的8.5倍,这也远远超过了公司年初设想的6000万台销售预期。

专访雷军:这才是小米的最终目标

小米公司的迅猛发展,得到了许多经济界精英的赞许。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说:“小米这两年进步非常了不起,像我们这样的新经济企业,不仅成长快是必须的,但做的久才是最艰难的。3年的小米这样,13年的小米这样,23年的小米这样才是真正了不起的。”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说:“雷军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企业家。他对用户和市场需求是非常敏锐及有见地的,而现在他有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愿望,要去创造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说:“我觉得真的应该赞扬雷军,他有一种精神。去年一百多亿,今年三百多亿,这种增长速度确实令人震撼。”

也许,还有许多人记得当年雷军与董明珠那场十亿的赌局。2013年12月12日,在央视财经频道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小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与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就发展模式展开激辩,并设下了一个10亿元的赌局。其实,无论谁输谁赢,这场赌局更大的作用是理清转型升级的思路。马云说:“赌局只是纯粹的斗嘴,新经济应该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只有虚和实完美结合了,才能成为新经济,否则必将倒下。”

专访雷军:这才是小米的最终目标

当时,雷军和董明珠是作为一对获奖人物共同出场的。主持人陈伟鸿开玩笑说,这是这个舞台上少有的“型男和美女”组合。就在仪式即将结束的时候,董明珠却意外提出,虽然他俩都来自珠海,但也不能不在这里“掐一下”。

董明珠的第一波挑战是市场调查,她问观众,有多少人使用小米手机?现场只有3个人举手。不过雷军的应对也很快,他说,这说明我们的市场空间很大,还有99%的人都没用小米手机。随后,董明珠又把矛头对准了小米的短板:工厂和供应链。她问雷军:“如果全世界的工厂都关掉了,你还有销售吗?”雷军作答:“发展到今天,强调专业化分工,做工厂的人专心把工厂做好,做产品的人专心做产品。”接着,董明珠又爆了一个猛料:刚才在后台,雷军和她就“杠起来”了,雷军说五年以后小米会超过格力,自己当时没有回应,现在在台上她要说:“不可能。”主持人陈伟鸿见缝插针:“那你跟他打个赌。”

可惜,董明珠并未接招,而是转而寻求外援。她说,小米的网上销售模式也可以为格力所用,假如她和马云合作,利用好传统和电商两个零售渠道,“那不是天下都是格力了吗?” 董明珠步步紧逼,雷军则连插话都很难。就在主持人宣布要进行下一环节的时候,雷军终于忍不住开始了反击。他说,小米的优势在于极其贴近用户、轻模式以及全天候服务。伴随着越来越重的语气,雷军最后终于抛出了他的赌局:“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这一回,董明珠则是毫不客气地说:“首先:小米超过格力是不可能的,其次,要赌就不是一块钱,我跟你赌10个亿。”在随后的时间里,这一赌局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但无论赌局的结果如何,都已经为中国民族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格力作出了贡献,小米也同样作出了贡献。在2014年双方晒出的成绩单中,小米含税营业收入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14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3%,同比净增接近200亿元。这样的数字,都是令人振奋的。

雷军一种秉承着非常严谨的工作理念。他做天使投资严格遵循着三条原则:第一是不熟不投;第二是只投人不投项目;第三是帮忙不添乱。他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通常考虑四个必备条件:大方向很好,小方向被验证,团队出色,投资回报率高。只投熟人是雷军投资的最大特点,他的投资只限于“朋友”和“朋友的朋友”,最多不超过两层关系。他投资非常注重考虑团队素质。在他的心目中,投资就是投人。他所投资的团队必须具备以下综合素质:能洞察用户需求,对市场极其敏感;志存高远且脚踏实地;团队里最好是两三个优势互补的人在一起;

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一定要有技术过硬、并有能带队伍的技术带头人;团队需要具备低成本情况下的快速扩张能力,并且最好有创业成功经验。

在对的时间去做对的事情是雷军的重要投资理念。他认为,创业首先要做最肥的市场,选择自己能做的最大的市场,大市场能造就大企业,小池子养不了大鱼,方向如有偏差,及会浪费宝贵的创业资源;其次创业需要选择正确的时间点,并且专注只做好一件事情,并把事情做到极致,这样才有机会在某个垂直市场做到数一数二的位置。

雷军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大学三年级时,他就靠帮人开发软件赚到了“第一桶金”,从而成为百万富翁。雷军是一个能够坚持的人:是他的坚持,最终带领团队帮助金山完成上市,成为如今最大的多元化民族软件企业。雷军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作为天使投资人帮助创业者实现自己的梦想后,又重踏创业路,实现了自己创办一个受世界尊敬企业的梦想。

金山网络总裁傅盛这样评价雷军:“雷军无论多成功,永远一副低姿态。今天很多的企业家都是二维动物,速度很快,但是视野不开阔。而雷军是三维动物,从行业上看机会点,顺势而为。他最大的魅力在于,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高估自己,而低估别人,但其实肯定别人的价值才是最核心的。所以雷军身边极容易团结一股势力,它会产生一种莫可名状的忠诚。雷军和马云最大的不同在于,对于人才,马云喜欢在体系内辗转腾挪。而雷军喜欢培养人。他做投资,看人,人对了,下一秒钱就打到你账户里。雷军的方法是:你不愿意听我的,我就闭嘴,如果以后证明你错了而我对了,那你要向我道歉。雷军内方外圆,做事规定性极强,也很好交往,但他内心的原则是一定坚持的。”

在创办小米公司时,雷军心目中的目标就是生产让用户喜欢的好产品,让用户成为产品的发烧友,他说:“中国真正有粉丝的公司不多,我想把小米办成一个有粉丝的公司。”

后来的事实证明,雷军完美地做到了。作为全球第一家以成本价定价的手机厂商,小米在37小时内就卖出40万台手机,销售额达到8亿元。2012年出货量为719万台,销售额达到126.5亿元,公开数据显示,这在全球创业型公司中绝无仅有。早在2011年10月,小米第二轮融资就拿到9000万美元,估值达10亿美元。2012年6月,雷军宣布小米第三轮融资2.16亿美元,整体估值达40亿美元,约为诺基亚市值的一半。短短八个月估值翻四倍,业界一片沸腾,有人预测,小米有可能成为中国第四家百亿美元量级的公司。

雷军非常崇拜乔布斯,并梦想自己能成为像乔布斯一样的人物。他说:“人还是会希望有一些永恒的东西。永恒的是真善美。乔布斯崇尚的是美,他把工业品和IT产品做成了美的东西,这是永恒的。美的东西能永恒,这至少是乔布斯在追求整个工业设计的极致的过程中告诉我们的。”雷军所领悟的远不止这些,他在解剖自己时曾经得出五条体会:“第一条:懂得顺势而为,绝不要做逆天而动的事情;第二条:颠覆创新,用真正的互联网精神重新思考;第三条:人欲即天理;第四条:广结善缘;第五条:专注,少就是多。”

对于雷军来说,小米公司就是一条重生之路。毋容置疑,所有的伟大都是熬出来的,重生者尤其值得尊敬。作为一名真正的创业者,不管是模仿还是创新,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自我超越应该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姿态。你或许无法改变世界,但一定能够改变自己,超越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像雷军这样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专访雷军:这才是小米的最终目标

更多精彩关注公众平台“三朵时光”(可复制),汇聚经典,聆听美文,打造作家。了解我们的图书推荐、精选文章,还有投稿事宜,还可以听听电台,发掘更多值得分享的好东西。还有作家签名书可以作为珍藏和礼品哦!专访雷军:这才是小米的最终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