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国产手机有了长足进步,从出货量来看,这种变化尤为明显,全球前十的手机企业,7家为中国厂商。但就盈利能力而言,与苹果、三星相比,相差悬殊。苹果独占全球手机行业90%以上的利润。如果手机企业长期不能赚钱,在行业洗牌时,将会率先倒下,死得很惨。 这并非杞人忧天,手机行业是重资产行业,诺基亚摩托罗拉、黑莓衰退,仅是一两年时间,对没有利润支撑的企业来说,局面就更不乐观了。一些先知先觉的国产手机,已意识到这个行业的巨大风险,率先行动起来。 3月29日,金立发布了两款手机,一款是翻盖机W909,另一款是S8,前者售价3999元,后者售价2599元。从价格来看,金立的精品路线更为清晰,不再跟友商玩机海战术,不参与行业的价格战,而是全面贯彻明星产品战略。 在发布会上,金立董事长刘立荣总结了自己对手机行业的几点认识,一是回归:回归产品、回归品牌、回归渠道、回归服务、回归价值;二是集中:销量向品牌集中,销量向明星产品集中,上下游资源向品牌商集中;三是开放市场成为制高点。 刘立荣说,金立见证了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全过程,从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一条规律——那些把产品卖得很便宜的手机企业,今天都不见了。 苹果起来后,诺基亚手机卖得很便宜(一段时间内靠廉价机充数),后来被微软低价收购。在国内,更是如此,凡是打价格战的,凡是把手机卖成白菜价的,大部分都消失了。这十几年,死去的手机企业、消失的品牌不计其数,即便是现在存活的手机企业,其中一些也过得不如意,联想手机去年出现了巨额亏损,还有一些互联网品牌靠公司输血或靠资本市场输血续命,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今天看来,国产手机正在分化为两个阵营,一是以华为、金立、vivo、OPPO为代表的国产手机,正在走品牌之路,用明星产品打天下。它们有一定的利润,品牌形象持续强化,产品拥有一定的溢价能力。还有一类在中低端市场拼得很凶,千元机大战,500元价位大战,搅得市场血雨腥风。不久前,雷军说,国人对手机有种误解,以为手机越贵越高端。 “不能说卖得贵的都能生存下来,但卖得便宜的都不见了。”刘立荣说,刚进入智能机时,是受运营商推动,那时手机很便宜。此后,受小米影响,大家比谁价格更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个行业出现了巨大变化,性价比很少有企业再提及。在刘立荣看来,手机产业的经营者已认识到,经营不是当前的事情,而应着眼长远。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反映。华为总裁任正非也说,“物美价廉”的东西,不一定靠得住。而从今天来看,相比性价比,消费者更喜欢有温度的产品,那些拼低价的,不一定受消费者欢迎。 在刘立荣看来,金立W909与S8定位中高端,是因为只有品牌才能生存,只有能卖高价的企业才能够称之为品牌。光是靠低价,那不是竞争力,未来难以生存。W909与S8的定价,符合市场潮流,符合企业经营发展。在他看来,没有规模,不能生存;无法在开放市场站稳脚跟,不能生存;不能卖中高端产品,不能生存。这是手机企业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 文/徐上峰 |
|
来自: women1413 > 《04我的数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