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的一部分精力逐步转移到茶道上了,毫不讳言地说,现在我对茶道的热爱甚于写作,我在茶道上投了不少精力和财力。写作不一定能当饭吃,但茶绝对可以当“饭”吃,我爱喝酒,也爱喝茶。酒多剑气,酒容易让人“放”,“浮”起来,茶多静气,茶容易让人“收”,“沉”下去,浮躁与宁静,一动一静,两种境界,构成了我俗世生活的两种姿态。

尽管看了一些茶道之类的书,但比起那些茶道中人,我只是一个门外汉。这是我今生在家里摆的第一个茶席。上图的茶盏为粗陶。茶席布为纯手工蜡染麻布。煮水壶为日本关西盛虎堂鸭溪铁壶。下图的茶盏为2007年在马来西亚旅游时买的锡器茶杯。茶针为黑檀。一直认为,空闲之际,约几个好友平茶论道,是天下美事。

 这个茶宠有意味。茶荷为白玉堂瓷器。
 分酒器中水培的铜钱草

这个竹篮是邻居家的一次性水果篮子,他准备弃之,被我慧眼识珠,用来装普洱茶饼。
 宫廷普洱,口感很好。

我家阳台上的茶桌,支撑着我最沉溺的慢生活。

有个微博上的朋友说,上面的这张图太满,我接受他的指点,以后是要改正的。

《南通元素》杂志总编袁卫东办公室里的沉香。他一有好茶、好器,总会第一时间招呼几个兄弟们去分享、欣赏。他给我开了一年多的专栏了,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卫东兄弟办公室成了几个兄弟的文化会客厅、茶话会议室、话题中转站。

卫东兄弟办公室的台湾建窑生铁壶、熏香炉。 他戏说哥们跟着他提高了茶品,他跟着我们提高了酒品。卫东爱壶,藏壶,他的几把壶价值不菲。有次我们到海安采访书法家陈宁,陈宁给他送了一幅字:壶里糊涂,智游自在。
卫东办公室的藏茶,我们在第一时间分享,很惬意。
古人说“玩物丧志”,于我而言,真正沉浸于自己喜欢的世界和器物,不但不会丧志,而且会长志。心有所好,胸怀美感,长一份道,多一份欢喜心,就这样在俗世生活中放慢脚步,心有所婺,与飞速奔跑的物质时代保持距离,纳一份丰富、宁静、清福,夫复何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