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殡葬盘点2 此外,朴进秀表示,他们解决土地有限的问题就是设置骨灰堂。他表示,韩国宗教种类多,根据亡者生前的宗教信仰,在逝世后可以选择不同的宗教骨灰堂来安葬亡灵。 朴进秀谈论殡葬价格,基督教骨灰堂价格:单人:5年2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389元),10年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778元),永久150万元韩元(约合人民币8333元)。而家族堂的价格为:5年50万韩元,10年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556元),永久2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111元)。另外收取每年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78元)管理费。 据了解,前些年韩国也有过炒墓地的行为,但那股风很快就过去了,没有形成热炒的气候。其主要原因是,墓地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也就丧失了炒卖的基础。同时由于韩国土地私有,富人或大家族都有自己的山和墓地,其中不少是祖辈遗留下来的,一般是五代人葬到一处,根本不涉及购买墓地的问题。而一般人去世后会选择公共墓地下葬。 3、新加坡海葬逐渐流行高科技帮助定位 清明时节,新加坡有很多人到郊区坟场、骨灰瓮安置所和庙宇扫墓祭祖。谈及新加坡的殡葬习俗,随着人们观念转变、更加注重环保,选择海葬的人近年来日益增多。 由于国土面积小、土地资源有限,新加坡政府采取移风易俗的措施,倡导改土葬为火葬。政府规定土葬墓地的使用期限为15年,期满之后坟墓会被开挖另行安排火化,这使得传统的土葬方式日渐式微,人们已普遍接受火化。如家中有亲人逝去,很多家庭会在家附近(比如组屋楼下、附近的停车场等地方)举办简洁的丧礼,并在本地媒体的讣闻版面发布讣告,寄托哀思并通知与死者相识但一时无法逐一联络的人。 新加坡的组屋楼下多是公共空间,居民可以在这里举行聚会、办红白喜事。通过简单的流程办理许可证,死者家属可在组屋楼下设灵堂,死者亲友会前往吊唁,家属也在这里守灵,仪式之后火化安葬。综合考虑死者的宗教信仰、遗愿或亲属意愿,通常会把死者骨灰放在骨灰瓮安置所或庙宇。 据新加坡殡仪馆工作人员叶欢友介绍,随着人们观念转变,联系殡仪馆办传统丧礼的人数减少了很多,咨询海葬事宜或办理海葬的人数增长较快,新加坡殡仪馆去年办理的海葬约有300起。把死者骨灰撒向大海,骨灰在海中分解,不会造成污染。海葬仪式也相对简单,死者家属领取骨灰后次日就能举行,通常租一艘能乘坐10人的船出海就能满足大部分家庭的需求,最基本花销在340新元(约合1632元人民币)左右。 “郑海船殡葬礼仪”因义务帮助贫困者集体办海葬在新加坡颇有名气。创始人郑海船告诉记者,他一年大约要出海40次,集中为死者举行海葬仪式。为更多了解死者的家庭情况,他亲自接听热线提供咨询服务。通过媒体报道,近年来向他咨询海葬的人数越来越多。 不仅选择海葬的人逐年增加,新加坡人还在探索更人性化的殡葬方式。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毕业生韩瑞民设计了多种海葬方式:“seaburial+”海葬系统可让骨灰瓮垂直下沉,固定至死者生前选择的海葬点,也因此给生者带来慰藉;“@sea”则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蓝牙功能追踪死者的海葬地点,便于生者凭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