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仁”思想中的两个方面是什么?

 风过竹笑 2016-04-05

孔子“仁”思想中的两个方面是什么?

孔子《论语》传(版权所有)

第三章三桓的前世今生

王封臣 著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4·15)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说完走了。学生们问曾子:“夫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夫子之道,只是忠恕两个字罢了。”

这里插一句,在当时,人答应“是”的时候不说“是”,而说“唯”和“诺”,有个成语叫“唯唯诺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近些年,我们看电视上一些秦汉或之前的历史剧会发现,编剧们也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了,里面人物在说“是”的时候都改说“诺”了。这样说对不对呢?其实,很多是不对的。所以,个人认为,拍摄古代历史剧的时候,要么就翻译成现代的对话语言,说“是”就是说“是”。要么你就考证清楚了,按照当时习惯准确表达。不要弄得似是而非。“唯”和“诺”虽然都是表示回答“是”的,但两个字的用法不同。拿这一则《论语》我们就能看得出来,“唯”怎么用?是曾子应答孔子的,也就是地位或者辈分低的人对地位高或者辈分高的人的应答;“诺”正好相反,指地位或者辈分高的人对下级或者小辈分的应答。所以,那些历史剧中的臣子向皇帝应答“诺”,那不是找死么?用错了。

孔子说自己的学说一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这种说法,他说过多次,起码《论语》中还有一则,只不过是跟他另外一个学生子贡说的。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音若至)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15·3)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博学强记的人么?”子贡:“对呀,我是这样认为的,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仅博学强记还不够),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

那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究竟是什么呢?他没说,但曾子帮孔子解释了:“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孔子:“仁”思想的两方面表达。

什么是“忠”?孔子认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想立也得帮助别人立,自己想达也得帮着别人达。这里,我们没有翻译“达”的意思。什么是“达”?在另一则《论语》中,孔子做了解释。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颜渊12·20)

子张问:“读书人要怎样做才可以叫达?”孔子说:“你所说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对答:“在诸侯处做官一定有名望,在大夫家工作一定有名望。”孔子说:“这叫闻,不叫达。什么是达?秉性正直而好义。善于察言观色,凡事多思虑退让。这种人,在诸侯处做官一定通达,在大夫家工作一定通达。至于闻嘛,表面上似乎爱好仁德,但实际行为却与之相违,却又自以为自己是仁人而自欺不疑。这种人,(当然会)在诸侯处做官一定有名望,在大夫家工作一定有名望。”

我们更多的可能是从诸葛亮的《出师表》中知道的闻达,因为里面有句是“不求闻达于诸侯”。这里的闻达的意思就是来源于《论语》。我们看的清楚,在孔子的思想里,“闻”和“达”是两个概念。“闻”偏重在闻名,别人都知道你,或者别人都赞誉你,这对你来说就是“闻”了。“达”则不然,它偏重于个人修养。如果自己修养好了还能帮着别人修养好,这就是实践仁德的方法。

你看,孔子就是这样,主张推己及人,这是孔子主张“忠恕”思想里的“忠”。他还有个“恕”,就是比忠再退一步,我不能做到推己及人怎么办呢?那你就做到“恕”的要求吧。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5·24)

子贡问:“有没有一句可以让我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说:“那就大概是‘恕’了!什么是‘恕’,那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12·2)

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就要有像去接待贵宾的状态,役使百姓就要有像是去承当大祀典一样的状态。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于别人。为诸侯做事无怨恨,为卿大夫做事业务怨恨。”仲弓说:“我虽然迟钝,也要实行您这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成为了我们经常说的话,也是孔子对人类的一个贡献。可孔子没能明白一个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错,但“己之所欲”就一定要“推己及人”么?不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应当尊重每个自然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当然,前提是这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之内。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别人未必认为好,也未必对别人好。人们往往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喜欢的东西我不会推荐给别人,这比较简单。但人们却往往做不到“己之所欲,不施于人”,我喜好的东西我也不会推荐给别人。而我们经常会做“己之所欲,强施于人”,我认为好的东西或者我的思维观念我觉得最正确,我就必须让强加给人也用这样的东西和思维。这很常见吧?小到个人,大到世界那些霸权国家都是如此。本来人家国家本着符合自己国情而制定的政治制度,那些大国非得要用自己的思维进行侵略,结果,但凡听他们的那些国家无不乱套。所以,我们中国主张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内容就包: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文化上互相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就是“己之所欲,不施于人”或“己之所欲,慎施于人”。孔子在说“推己及人”的时候,不应该只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同时也要考虑“己所不欲立而人欲立却欲立己”时,自己什么心情。那么自己就应该同时把这种考量放到“推己及人”上去。

可惜,十七岁的孔子没能考虑周全。他好“礼”,便认为其他人也应该好“礼”才对,于是他穿着一身忠孝去参加人家的宴会。别说阳货了,换成你我愿意不愿意让孔子进去?我请了那么多身份高贵的客人,一个个都穿着华服来赴宴,本来是个很喜庆的事儿,你一个孝子身穿重孝,还不敢欢颜笑语,我要让你进去,我那些客人该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有人忌讳这事儿?我这个宴席会不会因为你一个人而尴尬?回头我会不会受人非议?这肯定是设宴的主人要考虑的事情,人家肯定不能因为你一个十七岁未成年的小毛孩子而使得其他贵客有所不快。所以阳货把孔子拦住不让进,说什么?“非敢飨子也”,你穿着重孝,我们不敢让你进去。阳货做的不过分,非常正常,个人认为在这件事上却是孔子做的欠妥。

可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对孔子的打击还是比较大的,他要想回复到自己“士”的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条道路只能靠自己不断的努力去走!

========

孔子《论语》传

根据王封臣先生的国学课程讲座整理而成。是将《论语》各条恰当的放入孔子生活的时代中,通过《论语》展示孔子的一生,通过孔子的一生诠释《论语》的意义。

阅读之前的篇章:

第一章 夫子家世

第二章 草根孔小二

第三章 三桓的前世今生

3-2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是怎么回事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