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农家~ 回到乡村的家~~ | 自然 | 自在 | 清新 | 宁静 | 超然 | 简单 | 平实 | | 亲切 | 淳朴 | 健康 | 野趣 | 闲雅 | 诗意 | 清香 | 德国乡村环境优美,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被森林覆盖着,许多中小城市几乎处于森林的包围之中,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汽车就像穿梭在茂密的森林世界中,使德国成为一个风景秀丽的绿色国家。 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是几个世纪以来,依靠德国人的严谨态度、合理规划与有效管理的结果。可以说,与其他领域一样,优美的德国乡村是在一系列的“游戏规划”之下实现的“理想国”。德国明确制定有相关的乡村规划,较早地划定了自然保护区,以不断改善农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一个地区的乡村规划建设,需要举行多次的听证会,充分听取当地居民意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以有效保护乡村自然风光,安静又整洁的农村,以及湛蓝如洗的天空。 根据乡村规划,德国对农村建筑作出规范要求,以保护传统建筑与风格,形成各有特色的乡村风光,《建筑法》对涉及有关建筑的各个方面都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对新建建筑严格实行建筑招标,州一级的招标不但要执行《建筑法》,还要遵守欧盟的建筑指南,在欧盟范围内建筑设计师实行自由招标。 招标前要先编制招标书,绘制土地规划图、空间规划图、技术规划图,认真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招标书要在当地报纸上公布并举行听证会,充分听取当地居民意见。 德国乡村中有很多存在了200多年的木结构房屋了,政府对这些房屋的维护有详细的规定,过一段时期就要对房屋结构牢度进行测评与维修,并要求定期粉刷与油漆,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防湿防腐防虫害,另一方面又可以保持建筑的外部美观,让整个乡村风光靓起来,家家户户都能成为美景中最重要的一角。 德国的乡村发展政策很有特色,除了要为本国提供食物之外,还提出必须具有以下重要功能: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物种的多样性、地下水、气候和土壤;美化乡村景观,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休息场所;为工商业提供原材料,为能源部门提供能源。 基于以上的定位,德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重视环境保护、财政支持、农地合并、村镇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 20世纪70年代后,德国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尤其在工业产品的应用上尽可能保持物流的平衡和土壤生物多样性,避免掠夺式生产经营,同时把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为了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德国成立了生态农业促进联合会。规定生态农业企业在自己的土地上不得使用化肥、化学农药和除草剂等。 与此同时,联邦政府重视发展“工业作物”种植业,即种植那些可以用来生产矿物能源和化工原料替代品的经济作物。 这些措施给近8000万德国人民带来了理想的收益;而且森林可以蓄水、防风、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建立巩固的生态农业系统。 为了更好帮助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德国在培训农民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主要措施有:一是培训农民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二是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农艺师和农业技术员;三是培养高级农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德国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生态农场和村镇已发展到8000多个,许多大学和研究部门都设置了生态农业专业。德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在德国,当农民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必须接受农业教育,执证上岗。德国实行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其核心在于农业补贴。 据统计,目前德国农民约40%的收入来自直接补贴。此外,德国实施环境保护补贴,使得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在德国的一些州,如果参与环保项目还可以得到另一份补助。 州农业局的任务之一就是核查申请有机农业种植的面积,落实补助金。目前有些州环保型土地已达2/3左右,农户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补助,各项补助费加起来,约占农业生产成本的70%左右。 德国注重农业和乡村的和谐发展,其对乡村优美环境的创建非常值得中国乡村学习。中国正在实现“美丽中国”的理想,如果乡村的环境不能保护好,还是动物粪便满地,生活污水横流,工业污染渗透,走进乡村就是一股浓浓的臭味,那么,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将无法到达目的地。像德国人一样有规则地保护乡村,美丽中国之路才不会渐行渐远。 来源:凤凰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