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的传说—韩湘子祝寿

 願隨身 2016-04-05


道教的传说—韩湘子祝寿

    话说唐宪宗时,河南南阳 (今河南孟县西)有一赫赫有名的官宦人家,姓韩名愈。因官居高位,清正廉明,为人耿直好善,颇受黎民爱戴。

    这一天,是韩公七十一岁大寿,正堂上挂着一个斗大的“寿”字,两边还有一副红纸书写的对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府内红烛高照,张灯结彩,得意洋洋。不一会,众多文武官员,由下人抬着寿礼、寿糕,纷繁前来祝寿,韩公频频点首称谢。

    正在这时,忽听门外一阵喧嚣,接着就见一小道士直奔二堂而来。张千、李万紧随其后。一边追逐,一边叫喊:“小师傅,你慢点走,待我们禀过老爷,你再进去!”小道士并不理会,继续往里走,径直来到韩愈面前。韩公指摘李万、张千道:“来人为何不报?”道童赶紧接过话头言道:“大人莫要见怪他们;是贫道本人不报自进的,他们拦截不住也。”

    韩愈问道: 尔有何事要来见我?”

    道童恭敬地答道:“今天是大人古稀大寿,小道特来给大人祝寿!”

    韩愈心想,我和此道童素昧平生,他为何要来祝寿?又为何得知今天是老夫七十一岁寿诞?怪哉!——莫非他是湘子?——不对。看他这副装束装扮,那像湘子容貌?可是,细一看,又觉似曾相识。你看他龙眉凤目,虎背熊腰,天庭丰满,容颜高超。又有些儿像湘子容貌。难道他真的是湘子?他若是湘子,为何又不与我相认?

    韩愈思前想后,愈加怀念湘子,不由喑然泪下。老夫人见老爷落泪,晓得他又是怀念侄儿,也不由随着掉下泪来。

    原来,韩愈兄弟二人都在朝为官。固然官居高位,富贵荣华,但膝下无子,好不寂寥。后来他大哥韩休得了一子,取名韩湘,成了韩门的掌上明珠;不幸湘子三岁丧父,七岁丧母,哥嫂临终前就把湘子托付于他抚育。韩愈夫妇老来无子,自然视侄儿如亲生,加倍爱抚,教以诗书礼乐,望“子”成龙。开端,湘子倒也遵从教导,聚精会神攻读四书五经,学习孔孟之道,立志升官求荣,欲做栋梁材;不料请来的两位道人教员,竟暗地劝他学道,他终于别妻离家,遁入玄门。致使韩愈夫妇日夜怀念,不胜悲伤。今天见道童似侄儿容貌,又勾起韩愈的一番伤感。

    道童见韩公悲伤,立刻陪笑道:“请大人莫要见怪!贫道鲁莽,惹大人生气;现我有一废物献出,请大人和老夫人欣赏,以解烦闷如何?”

    众人亦说道:“是也。今乃大人寿诞之日,人生七十古来稀,大人已过古稀之年,能享此高寿,洪福不浅,可喜可贺,应当快乐才是。”

    韩愈转绽笑颜,令道童取宝观看。

    道童取出一花篮,放在桌案上。刹那间,从篮中现出一幅水墨画。韩愈不以为然地笑道:“这种水墨画,老夫府中堆积如山,有何稀奇?”

    道童言道:“府上画虽多,不值半文钱。不会说话不吃饭,那种死画何足观?”

    韩公一听,不由呵呵大笑道:“莫非你在说疯话不成?那有画中人说话之事?”

    道童并不争辩,尽管把画展开。这时,果见一弹琴美人从水墨画中走出。她来在韩愈夫妇面前站定,边弹琴边唱道:“小女来至众人前,贺声大人寿(比)南山。规劝大人早向善,学道修炼益延年。功成得赴蟠桃宴,长生不老活神仙。”琴声铿锵,歌声悠扬,娓娓动听,喜坏了韩愈夫妇和满堂文武公卿,齐声赞赏道:“美哉,美哉!果真是仙画非凡!”

    韩愈爱不释手,意欲买下仙画。道童言道:“这幅画条就送给大人和老夫人观看,以充寿礼。但要向大人讨点寿酒,带回去和众道友同饮,不知肯恩赐否?”

    韩愈连连点头,乐呵呵地答道:“能够,能够。自然能够。不知有无酒器,如无酒器,当命下人将酒送去。”

    道童说:“即请大人命人将酒抬来。”

    韩愈以为要下人跟着他去送酒,恐人多酒少,难以尽兴,便命人抬出十坛美酒,准备随小道士同往。

    道童并未挪步,只是打揖道:“多谢大人美意,小道将酒收下了!”说着,从身上取出一个三寸三大小的葫芦来,令人抬起一坛酒,就往葫芦里倒。倒了一坛又一坛,将十坛酒都倒了进去,尚未见酒溢出。张千猎奇地往葫芦里一看,嘿,装下去的酒,才到葫芦半中间!更使张千惊奇的是:葫芦里既有日月星光呈现,海水汹涌,大浪涛天。蛟龙在水中邀游,猛虎卧在深潭,龟蛇在水上会面,还有五彩莲船。一个猿猴船头站,一匹白马船尾拴。慈航道人把舵掌,五百灵官在扯纤。这般景致世上少见,张千赶紧请韩老爷上前观看。

    韩公夫妇看过葫芦,果真仙景般般,非常快乐。老夫人想叫老爷将此废物买下,闲闷时好助兴;韩公问道童能否愿卖,需求几银钱?

    道童答道:“此葫芦不卖金,不卖银,只相赠诚心修行之人。只怕韩大人短少缘分,难以留下此宝。若大人能辞官归隐,进玄门悟道修行,得此废物不难也。”

    韩愈因侄儿被道士劝去修了道,已留下隐痛。往常又听说要他弃官归隐,出家修道,立即怒气冲冲,指着道童怒斥道:“你不要在此耍弄妖术,胡言乱语。我乃朝庭命官,怎有从道之理。张千,李万,快送道人出门!”

    道童见韩公下了逐客令,便跪下曰:“叔父动怒。孩儿今日归府,是来向叔父祝寿,给叔父、婶母取乐添兴的;从道之事,以后从长计议。世事沉浮,变化莫测,日后叔父婶母如遇危难之事,可唤孩儿前来,孩儿必定相助。孩儿就此告辞了!”言毕,即升空而去。

    韩愈夫妇至此方知,这个道童果真是湘子,多年未见,既已成仙。待想挽留,曾经走远。未能畅叙分手之情,追悔莫及。眼看湘子腾云跨风冉冉而去,韩公夫妇不由泪眼含糊,唉声高叹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