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托管班的一年里,遇到两件印象极深的事。今天说说其中之一,是关于三个男孩子的故事。
一、 高飞和晓浩是一对好朋友。 晓浩就是前文《应试教育下的中国儿童》里提到的梦·梅姐妹的弟弟。那时,他上二年级,成绩很一般。他和高飞同班,又住一幢楼里,是一对孟不离焦,焦不离孟的好朋友。 年初,托管班来了个学习优秀的小不点男孩韩伟。他与这哥俩经常吵架。 韩伟长得很瘦小,个子比同龄孩子矮了一个头。刚到托管班时,两位老师没少在我耳边说他的好话。什么“可优秀了”,“可聪明了。”他也确是个优秀的学生。功课、成绩都好。但是,他有一个坏毛病:爱炫耀。 别的同学只是跟着学校的教学进度走,他总是提前学几课,然后当着同学的面,要求我给他听写。之后便洋洋得意的炫耀比其他人都优秀。这一点,引起全体孩子的反感。(我带的十几个孩子)同学们常常孤立他。尤其是班长陈瑞钢根本不买帐。 韩伟一口出狂言,陈瑞刚就抢白他,讽刺他。 “你们有我考的一百分多?” “谁没考过一百分?你以为就你行?” “我考的比你们多,懂得也比你们多。我就是比你们优秀。不信咱们比赛……” “用不着。昨天听写还写错字呢,你当我不知道……” “那个不算!我没复习……” “嗷——!” 孩子们哄声四起。韩伟只好跑到大教室去。 后来,我找机会告诉他:学习好不是用来炫耀的。再说,人人都有优秀的一面。你怎么知道他们不优秀?他听了,很不服气。
二、 一个多月后,韩伟和同学们渐渐融洽了,但也暴露出极其敏感脆弱的一面。 这其实是他第二次来“青苹果”托管班。去年他来过几个月,因为不善沟通,遇事不找老师解决,总是回家跟父母讲,弄得托管班老师很被动。现在,他那做过牢的父亲终于找到一份看大门的工作,他只得重新回到托管班。 这天,韩伟不知为什么事,进门就骂晓浩和高飞二人“傻逼”,两人同时回骂他。韩伟受不了,气得大吵大闹,跑到我身边告状。 我先问晓浩、高飞,“你们为什么骂他?” 两人齐声说:“老师,是他先骂我们。” 我扭头问满面泪水的男孩:“你先骂他们了?” “我是说着玩的……” “那我们也是说着玩的……” “瞧瞧,你说别人行,别人说你就不行了……”遇上这种事情,我只能劝解:“到底是你先开口骂人啊,你骂人家,人家没恼;现在你倒恼了。” 午饭吃到一半,晓浩、高飞私下里嘀嘀咕咕。韩伟饭也不吃了,跑过来愤愤地说。 “老师,他们俩咬耳朵,他们在说我,你把他们俩分开……” “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说你?” “我听见了。” “你就当没听见……”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觉得这孩子的心眼儿未免太窄了。 午饭后,我让韩伟去大教室写作业,省得又闹起来。半个小时后,他们淡忘了刚才的不愉快。韩伟又蹦蹦跳跳的跑过来,高飞招呼他帮忙写数学作业。眼见孩子们和好如初,又变回恨不得穿一条裤子的好朋友。 这种事情反复出现几次,我就懒得计较谁对谁错了。既然孩子们之间的打闹,他们都不当真。如果我这个老师较真了,那就显得太傻了。
三、 然而,事情还是发生了! 这日,高飞、晓浩和韩伟,三个进门后,一直吵闹不休。我忙着检查作业,就没过问。过了一会儿,韩伟又眼圈红红的坐在那儿,像往常一样。我也没放在心上。因为平素孩子们争吵,多半是他先开口骂人,之后受不了对方的回骂,就独自生闷气。 我抽空就去劝,“韩伟,作业写多少了?”他完全听不进去。四点半吃加餐时,郭老师第一份就递给他,他依然木然呆立,哑巴一样;加餐完毕,郭老师从厨房拿出仅剩的几串鹌鹑蛋,“韩伟,你没吃加餐,吃这个好不好?”呼唤了十几次,旁边的孩子都流口水了,小不点男孩还是一声不吭。 最后,轮流苦劝的三位老师都失去了耐心。五点半左右,我下班走人。第二天上班后,才知道昨晚发生的事情。 原来,韩伟不肯写作业,也不肯回家。晚六点过后,家长来电询问,亲自接走。后来,韩父领着儿子,怒气冲冲找到高飞的家,当着人家父母的面,直着孩子的鼻子,一通臭骂;还侮蔑说是“托管班老师说的是高飞先开口骂的韩伟……”如此胡搅蛮缠,信口雌黄,令老师们闻讯后,气愤难平! 四、 第二天午饭后,我在托管班陆老师的陪同下,去高飞的家了解情况。孩子自然是被吓哭了。高飞妈妈说,“孩子哭倒在床上,以为对方要打他。” 菜市场的小贩们闻听后,都摇头说:“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孩子,居然也成了老大,还带头骂人……” 下午,韩伟到小教室写作业。我悄声问身边的高飞: “你恨韩伟的爸爸吗?” 孩子诚实的点点头。 “老师,你说他怎么那么不讲理?又不是我先骂他。” “以后不要和韩伟离的太近。他骂你可以,如果你们回骂他……” 旁边的晓浩说:“他爸爸就会来找我们啦。” 我无奈的点点头。“总之,你们以后别惹韩伟就是了。” 偏巧那天,韩伟没记作业。我让他去找同班同学高飞,高飞自然不告诉他;另一个同班同学王浩更是不买账。转了一圈,他又跑来问我。我说:“老师也没办法。”于是,陆老师过来了,连哄带劝的好话说了一大车,愣是不管用。郭老师也出面了。她在大教室的那头,高声叫高飞和晓浩过去说话。叫了好几遍,两人才磨蹭过去。结果,哥俩是铁了心的不让步。 最后,韩伟提出下楼去问同学。 晓浩一边写作业,一边说:“没用。人家早走了。” 韩伟不理,独自坐在教室中间的小饭厅等卢老师。因为按照托管班的规定,孩子们不经允许,不能单独出门。 我检查完最后一本作业,瞥见高飞居然在韩伟的身边转悠。他对韩伟说: “告诉你作业,也不是不行。不过有个条件……” 这会儿,轮到韩伟不买账了。 “用不着!我自己会问……” 高飞气得回到小屋。我急忙告诉卢老师。卢老师欣喜的追问: “高飞,你刚才说什么条件?” 高飞低头沉默了。 5点左右,韩伟的妈妈来接孩子。卢老师如实告知:孩子们没记作业。
五、 隔日是周五,我和两位托管班的老师商量,决定找韩伟的妈妈深谈一次。因为高飞是我管理的学生,不能就这样让他受委屈。 她俩相互对望一眼,担心地问我能否处理好这件事。我想都没想,说道:“这有什么难的?他儿子不讲理,不能怪到高飞的头上啊!” 打通电话,韩伟妈倒是挺痛快,说一会儿就过来。 接下去发生的事,让我终生难忘! 韩伟妈妈是个高大的胖妇人。约莫一米七左右的个子,身体肥胖得近乎把身体拉横了,看上去像一个重量级吨位的巨桶。但是她打扮得很干净,很讲究。穿一件色彩艳丽的丝绸印花长裙子,什么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件件都戴着。稀疏的头发也盘得很利落。 我站在楼外的凉台上,耐心地告诉她那天的事情真相! 胖妇人听完我的解释,说道:“是我儿子先开口骂人?……那这事,可要好好说道说道。” 她当着我的面,把儿子叫出来,把高飞和晓浩也叫出来,她要当面质问。我吓了一跳。我选择在外面谈话,就是要避开孩子,没必要再刺激他们。没想到她居然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 我欲加阻拦,可是报信的学生跑得太快。三个男孩转眼就站在了我的面前。 “那天,是我儿子先开口骂的你们?” 两个孩子点点头。我看到韩伟阴沉着小脸,又有点挂不住的样子,便急忙挥手把三人赶回教室。我万万没想到:这位做娘的居然用这样的方式处理问题,她完全不懂得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那可是你儿子啊! 我转脸对着韩伟的家长。 “那天,的确是你儿子先开口的。他经常这样,他骂别人,没事;别人骂他,就不行。” “什么没事?我儿子那天过不去了~~~!”她拖着唱腔,开始高声大气的叫喊。 “我儿子那天回家什么也不说,也不吃饭,一直到快八点了,他爸回来一问,才知道同学们骂他;我结婚晚,四十几岁才有了他,现在一身的病,血压高,心脏也不好,还不知道活到哪一天呐……” 那天,我彻底领教了底层妇人的胡搅蛮缠。她拉开要出人命的架势,一个劲的诉苦、哀嚎,仿佛是我在欺负她,她要讨回公道。我哪里见过这种人,一时无言以答。 幸好楼上有学生家长听到她的胡扯,赶紧搬来了救兵。 陆老师拿着一袋子小吃,出来打圆场。她说天晚了,你赶紧回去吧!我今天忙,下次再好好招待你。这是朋友送到,留着尝尝。 这位妇人的脸上顿时流露出得意的神情。她微笑着接过小吃,领着儿子走了。 她赢了!她居然觉得自己赢了!她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蠢在哪儿吗?你今天可以撒泼耍横的不讲理,万一哪天碰上个更横的呢? 从那以后,我躲着韩伟。我惹不起他和他妈。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韩伟今年正好七岁,他身上的一切毛病源自他的父母。看来不讲理也遗传。或者说,寒门子弟另一个无法填补的差距,就是基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