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汽车圈头条的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就是这桩大型交通事故——沪宁高速的56连撞,造成两人遇难。 事故的起因是一场大雾,能见度低加上雨天路滑,状况非常恶劣。一台大车由于爆胎,却没有即时靠边停车,而很多人既没有开雾灯、双闪灯警示灯号,又没有保持合理的车距,于是反应不及,引发了连环事故。 作为一次典型的大型追尾事故,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最核心的一个问题——跟车距离。 行车途中,如何判断车距十分重要,跟车近了要追尾,远了被加塞,那么老司机们是怎么判断车距的呢? 如何判断车距 今天我们就拿后视镜来分辨车距。因为车型不同、司机身材不同所总结的结果也不同,所以本文以身高175cm,身材中等的测试人员为例,测试选用车型均为家用A级紧凑型车。 一、超车变道时判断后车距离: 开车途中,要准备在超车变道时,主要是通过后视镜中的车影大小来估计前后车距。其关系有如下几种情况: 1车影高度等于或大于后视镜高度(车距0m) 当后视镜中车影的高度占满或大于后视镜的高度时,说明前车还没有与后车拉开距离。 2车影高度占后视镜2/3左右(车距为1m) 当车影高度占后视镜高度的2/3左右时,前后车距大概为1m。 3车影高度占后视镜高度的1/2左右(车距5m) 当车影高度占后视镜高度的1/2左右时,前后车距大概为5m。 4车影高度占后视镜1/3(车距10m) 当车影高度占后视镜高度的1/3左右时,前后车距大约为10m。 PS:超车变道时除了要观察后车距离外,更需要正确的超车方法和良好的开车技巧,各位车友在开车途中,要进行超车变道时一定要谨慎。 二、堵车跟车时如何判断前车距离: 跟车距离一般在1-2米左右较合适,太近容易造成追尾事故,太远会被其他车辆插入。一般情况下,根据驾驶员从本车前部轮廓线看到前车后保险杠及轮胎的位置来判断: 1看见前后保险杠上沿(车距1m) 另外,当看见前车后保险杠下沿时,前后车距大概为 2m 当看见前车后轮胎下沿时,前后车距大概为 3m。 三、判断左右车轮是否压线 左轮位置的判断开车途中,我们需要知道道左右轮会从什么地方压过,用以避免轮胎压线,或者规避路上的坑洞石块等。 当我们的视线看到左雨刮器突起的结点和地面上的物体重合时,那汽车的左轮在行进时就会在该物体处压过。 ▲比如在上图,我们发现左雨刮器结点和地面中心线重合,那么轮胎就会从中心线上压过。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的视线看到右雨刮器突起的结点和地面上的物体重合时,那么汽车的右轮在行进时就会在该物体处压过。 四、判断行车中左右车距 行车过程中判断左右车距在开车途中,我们需要跟左右汽车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刮蹭或相碰事故。特别在高峰期或一些拥挤的路段,保持一定的左右车距尤为重要。 当视线观察到左侧汽车门把手临近车窗下边缘时,两车相距大概为50cm。这个距离过短,容易使两车发生刮蹭现象。这时候,车主们应该想办法扩大两车距离,规避事故的发生。 五、判断车头与人的距离 当视野最多只能看到前方行人的膝盖处时,汽车大概与人相距1m左右。 总结 以上的这些方法仅起到参考作用,并不能成为绝对的标准哦。 在不同的环境中,开不同的车,不同身高,视野并不一样。所以行车路上不仅仅靠主观判断,更多是要操作规范!真正做到遵守交通规则才是王道哦! 下载汽车超人|乐享汽车品质生活 长按图片 识别图中二维码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