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婚姻美满,与乾隆结亲,和珅的家事

 激扬文字 2016-04-05

文/菜馍双全

摘编自《闲说王府旧风流》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看历史获授权转载

婚姻美满,与乾隆结亲,和珅的家事

和珅无疑是清代的传奇人物:从地位低微的文生员一路升到军机大臣、翰林院首席大学士以及身兼数职的首辅宰相,可谓权倾朝野,无人能比。

从以身许国的青年才俊到清代第一巨贪,当政20余年,积累家财无数,有说其个人资产相当于大清帝国年收入的20倍,更被今人称为“18世纪世界首富”,财富超越了同时期被誉为“国际金融业之父”的梅耶·罗斯柴尔德。

与冯氏的“完美婚姻”

和珅18岁时,娶妻冯霁雯,直隶总督冯英廉之孙女。和珅自幼父母双亡,与弟弟相依为命,饱尝过人间冷暖,更向往完美的婚姻。

迎娶冯氏的时候,和珅还是一个破落家族中的咸安宫官学的生员,而冯氏并非普通人家的女儿,是满清正白旗冯佳氏之女,其祖父英廉多年出任户部尚书和总管内务府大臣,掌管国家财政和负责宫廷事务,深受乾隆皇帝的信任。

冯英廉对孙女十分疼惜与呵护,对其悉心培养,待她年龄稍长,又开始为她婚事着急,想要为孙女招个东床快婿。

冯英廉注意到咸安宫官学里读书的和珅。他发现,这个满族小伙儿不但帅气英俊,精气神儿十足,而且聪明机智、老成持重,将来可有大作为,便将独生孙女嫁给了和珅,更为他提供仕途发展的机会。

与冯家联姻,使和珅由穷书生一跃迈进上流社会。凭借冯家的背景和人脉,和珅获得了更高的平台,有机会接触到乾隆帝,并最终成为乾隆朝最大的权臣。

和珅之所以讨得皇帝的欢心,并非只有一身阿谀奉承的功夫,也确实有些才华。史载,和珅不仅长相英俊帅气,而且聪明果决、办事利落、多才多艺,且吟得一首好诗。

此外,但凡乾隆一举一动,和珅都能揣摩出他的心意,深得乾隆之心。就这样,和珅一路平步青云,直至登上权臣的巅峰。

尽管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和大人与冯氏拥有“完美的婚姻”,但从零星的史料里,我们依然可以推断出:两口子关系融洽,感情良好,家庭和睦。

第一个证据是,和珅尽一切所能,想方设法为妻治病。和珅小儿子夭折后,冯氏因丧子之痛,一病不起,和珅为此焦虑万分,广寻名医为妻治病却求治无果。

万般无奈之下,和珅甚至求助于“鬼神”,先是在七夕时祈拜“牛郎织女”,后又在七月十五中元节求“阎王爷”从花名册上勾去冯氏姓名。

重病的冯氏勉力支撑到当年的中秋节。当天,和珅一家团聚,儿子丰绅殷德、儿媳和孝公主等人到病房向冯氏跪拜,冯氏气色略有好转,与家人有说有笑。

和珅眼见夫人精神焕发,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便大赏奴仆。但就是在这个中秋夜,冯氏突然身亡,只留下伤心欲绝的和珅。

第二个证据是,冯氏离世,对和珅的打击相当之大。冯氏去世后,和珅痛苦无处抒发,作《悼亡诗》六首,字字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如这首:

夫妻辅车倚,唇亡则齿寒。

春来一齿落,便知非吉端。

哀哉亡子逝,可怜形影单。

记得去春时,携手凭栏杆。

第三个证据是,在冯氏去世后,和珅下令对她生前居住的寿椿楼中的一切设施皆按原样摆设,不让别人居住。和珅和丰绅殷德父子时常前去凭吊、怀念。

第四个证据是,冯氏生前曾主动劝说和珅纳妾。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去世,仅5天之后,和珅即遭革职下狱。正月十八日,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赐白绫一条,令其自尽。从囚禁到赐死,仅仅隔了半个月。

长子娶了乾隆的掌上明珠

和珅与发妻冯氏育有二子,长子为丰绅殷德,次子则半路夭折。

丰绅殷德形似其父,亦是美男子,幼时乖巧可爱,5岁时得乾隆帝喜欢,赐名“丰绅殷德”,并将自己最小的女儿和孝公主许配给他。由此,和珅与乾隆帝结成儿女亲家。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丰绅殷德与和孝公主举行大婚。

和孝公主是乾隆65岁时所得,是其最小的女儿,相貌与乾隆神似,因而最得宠爱,13岁时破格册封为固伦公主。

虽自幼娇生惯养,但和孝公主未养成什么坏毛病,她性格刚毅,能执刀弯弓,小时候便曾着男装随父皇打猎,有英武之气。待嫁入和府,公主还经常与丰绅殷德一起打猎,“不爱红妆爱武装”,也算是皇家少见的奇女子。

和珅与乾隆结成儿女亲家,固然是乾隆喜欢丰绅殷德而许下的娃娃亲,但因其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它更是一桩政治婚姻。

所幸,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郎才女貌,又有相同的志趣和爱好,才避免了一般政治婚姻的悲剧下场。可以说,和珅被赐死前,这夫妻俩生活还算是幸福的。

婚后的和孝公主,时时督促丈夫积极进取,她希望丰绅殷德可以靠自己努力去获得地位,而非靠父亲的权势或是额驸的身份。

话说冬季某日,下过一场大雪后,童心未泯的丈夫想起小时候玩雪的场景,忍不住玩雪嬉戏,和孝公主对此非常生气,责备丰绅殷德说:“你已经20多岁了,怎么还玩这种小孩子的游戏?”

丰绅殷德见公主生气,忙赔礼道歉,公主才转怒为喜:“你不要玩小孩子游戏了,咱们一起读书去。”在公主督促之下,丰绅殷德亦积极追求上进,公公和珅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和孝公主亦是个有远见的女子,婚后发现公公和珅有贪赃枉法的迹象,便预感和珅不会有好下场,她曾对丈夫说:“你父亲受我皇父恩宠,不但无以为报,贪心却重,如此下去,怕有一天身家不保,我也会受到连累啊。”

乾隆死后,和珅事发,锒铛入狱,还真是应了公主的预言。关键时刻,身为儿媳的公主多次向皇兄嘉庆求情,从而为公公和珅求得全尸。

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婚后育有一子,三口之家其乐融融。只可惜好景不长,儿子夭折,夫妻为此悲痛难当。此后,公主未再生育。为使和家绵延香火,公主提出让丰绅殷德纳妾,皆被丰绅殷德拒绝,后经公主再三请求,丰绅殷德才纳了几房小妾。

后来,和家被抄,和珅自尽,和府被嘉庆帝赐给自己胞弟永璘,但因和孝公主尚居于宅中,永璘只得到一半的府邸。

因受父亲的连累,丰绅殷德也被抓去审讯。由于丰绅殷德驸马的身份,且和孝公主又是嘉庆所疼爱的妹妹,做哥哥的不忍心看着妹妹受苦,终于放了丰绅殷德一条生路。

没几年,丰绅殷德又遇到大麻烦。

公主府长史奎福因为私怨,向朝廷举报,称丰绅殷德有心造反,而且对公主不敬。本来就觉得妹妹命苦的嘉庆闻此消息,勃然大怒,下令彻查。

结果发现,丰绅殷德造反一事纯属诬陷,但对公主不忠却是事实,丰绅殷德曾在国丧期间,与公主分房而居,却去宠幸某个侍妾,将她偷偷藏起来,并生下了一个女儿。

即便丰绅殷德没有造反,但以如此态度对待公主,国丧期间做如此之事,仍令嘉庆愤怒,他下旨革去丰绅殷德公衔及所管职任,在家圈禁,闭门思过。

但之后又有封赏: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四月,丰绅殷德以头等侍卫为正白旗蒙古副都统,赴乌里雅苏台任职。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正月,丰绅殷德被调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十二月,赏给伯爵衔,离京赴乌里雅苏台军中任职。

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二月,丰绅殷德回京养病。四月,加恩赏给公爵衔。五月十七日,于病中去世,年仅36岁,公主自此成为寡妇。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九月,和孝公主告别了人世,享年48岁。

看历史微信公众号:EYEONHISTOR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