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赏石专题36:山西地区奇石—河曲黄河石_2

 老刘tdrhg 2016-04-06

观赏石专题36:

山西地区奇石—河曲黄河石_2

 

河曲黄河奇石文化扫描

来源:河曲论坛

 

 

观赏石专题36:山西地区奇石—河曲黄河石_2

 

   有位赏石家说的好:黄河是母亲河,母亲河哺育了伟大的华夏子孙,滋润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也创造了人类财富黄河奇石。追溯历史,上古即有河图洛书之说,中国人赏玩黄河石最晚在宋代已现端倪,宋人杜绾著《云林石谱》下卷第十二条载:兰州黄河水中产石,有绝大者,纹彩可喜,间于群石中得真玉璞,外有黄膘,又有如佛像,墨青者极温润,可试金,倾年予获一圆青石,大如柿作镇纸……一日坠地,破为三四段,中空处有小鱼一枚,才寸许,跳掷顷刻而死。他讲的是西部黄河石。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山西河川径流分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黄河自晋西北偏关县老牛湾至晋南垣曲县马蹄窝,流经1081公里,黄河水系土地面积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62.1%,在这一流域创造的黄河文化当是三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晋文化对整个中华历史文化的突出贡献史载详实,无须赘述。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和《黄河水长流》三部曲组成的黄河歌舞几乎成三晋文化在新时期的代表作,黄河三部曲被誉为《黄河风暴》,再次吹遍了中华大地。随后由人民艺术家寒声先生主编的大型学术刊物《黄河文化论坛》又在全国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相比之下,我省的黄河赏石文化的发展水平却大大地落后于其他省市。尤其是黄河石文化的发展,远不及甘肃兰州和河南洛阳。但是,山西的石文化爱好者不甘寂寞,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始,继垣曲古城黄河石的发现并直接挑战洛阳黄河石之后,河曲县的黄河奇石也异彩纷呈、引人注目地溶入到中华赏石文化中来。他们的被发现、被开发,为三晋赏石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又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一、河曲县地理和河曲黄河石     河曲战国属赵。汉为西河郡宣武县地,后属地屡有变迁,直到金贞元年(1153年)正式置河曲县。 

 

      河曲县位于山西西北部,西与陕西、内蒙古隔河相望,东与本省五寨县接壤,北靠偏关,南与保德、岢岚二县为邻。


    
在河曲境内,出露地层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第四系。基岩多见于沟谷之中,地质多为砂页岩构造。


    
黄河九曲,河曲占其一曲。黄河由偏关入境,流经河曲,蜿蜒70公里。河床最宽处约五华里。     河中卵石山里来。河曲地表水俱属黄河水系,直入黄河的较大支流有4条,中小河沟37条。山沟里的大量砾石经雨蚀风挪,河水不断冲击,被冲入黄河,淤积于黄河各个滩头(亦不排除从黄河上游带来的境外卵石)。现已发现,可供赏玩的河曲黄河石多出自娘娘滩太子滩。娘娘滩位于县城东北15里黄河中流,相传汉文帝并其母薄太后曾被吕后诬贬于此地,故名娘娘滩;距娘娘滩十几里的河滩则因薄太后生太子于此,故名太子滩。


    
二、河曲黄河奇石的分类
       
图纹画面卵石。这类奇石色彩绚丽,纹理纷繁,天然成画,妙不可言,不是丹青,胜似丹青,是观赏价值很高的天然石质艺术品。
       
立体造型石。造型石多发现于山里的块岩和泥土中的泥姜石。山石造型如塑,层峦叠嶂,似有凌云千仞此山行,绝壁诗观万古情之意境。姜石更是物象多端,凡人物、动物、器物等形象都惟妙惟肖,堪称不是人为而胜似人为的雕塑艺术品。
       
古生物化石。主要有开河鱼等鱼类,贝类化石和鳞木化石以及其他硅化木数种。河曲古生物化石多发现于河畔村和有煤层地方的黑色石头上,这种黑石头,当地土名羊坩石
       
卵石。河曲黄河卵石其石质多数为石英砂岩和石灰岩,质地坚硬(5-7度),造型圆滑,石肤光洁,体积精巧,其中不乏天然文字石,非常适于手中把玩。


     
三、河曲的赏石文化活动
     
许久以来,河曲县被誉为民歌的海洋。走进河曲,无论在山梁河畔、田间地头、民宅土窑,随处都可听到男男女女即兴演唱山歌俚曲。唱民歌是河曲人民最喜闻乐见、最普及的文化娱乐活动。尤其是河曲二人台更是历史悠久、传承不息而闻名远近的民间艺术瑰宝。而河曲的赏石文化活动则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据初步调查,虽然在三十年前已有个别乡民偶然也拣几块黄河石赏玩,但还未成气候。


     
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传统的赏石文化在中华大地复兴,很快便成为一支洪流在中国大地迅猛发展。地处晋西北偏僻之地的河曲人民也受到这一波泽之惠,县里各界有识之士便纷纷投入其中。1996年始以郭氏石工第十三代传人郭奇为先锋,县交通局党总支书记周润全为代表,包括曾编写过大量河曲民歌的文化干部张存亮,书画家张厚成、胡贵荣,教师李秘、郑永衡以及建筑设计员杨在田、原忻州市政法委副书记贾克映、保德县委副书记韩春等为骨干的赏石队伍逐渐形成。短短几年,仅周润全一人已觅藏黄河奇石六千多块,并个人斥资人民币五万多元在县城街心公园建起晋西北地区第一个私家奇石展馆——“静雅藏石馆,馆内展示黄河奇石精品三百多块,常年开放、参观者络绎不绝。周润全的赏石活动曾于2003年被忻州电视台和河曲电视台专题报道引起强烈反响,周先生在本地区宣传、普及黄河奇石文化功不可没。石工郭奇的藏石也有三千多块,其中精品近二百多块。19967月郭奇的藏石首次在本县召开的晋、陕、蒙三省文化会议期间公开展出并获得了民间艺术展一等奖19978月他又在县里举办的民间艺术绝活展中获得了十佳状元称号。先后引起省、地两级电视台重视,摄制了黄河老人石卵情深专题片给予宣传报道。


     
2001年起,周润全后来居上,他携河曲黄河奇石走出晋西北,先后参加了在武汉举办的中国第五届国际奇石展第二届银川国际奇石展销会山西省第二届奇石藏品展以及在省城举办的增庆杯奇石展等多次大型展示活动,其展品《舞魂》、《山妞》、《银装素裹》、《王者风范》、《圣洁》等分别获得过大展的金、银、铜等六个奖项。他的获奖作品几乎全部被著名企业赏石家赵光晋收藏。此外,周润全、郭奇还刻苦学习赏石理论,撰写赏石诗词、文章,分别在《三晋赏石》报和山西省第二届赏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他们的石有灵气、人有骨气,以石喻人,借石抒情言志的赏石观受到石友普遍称赞。


     
如果从系统论方法去研究,我省的历山石文化、大寨奇石文化、榆社化石文化以及河曲黄河奇石文化等等石文化均属于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理所当然地也是中华赏石文化的组成部分。

 

观赏石专题36:山西地区奇石—河曲黄河石_2

 


 奇人与奇石

 

 

观赏石专题36:山西地区奇石—河曲黄河石_2

观赏石专题36:山西地区奇石—河曲黄河石_2

  

    河曲退休干部周润全迷恋黄河石20年,采集奇石两万余块,他的家也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黄河奇石文化传播站。他还常常携石参加国内外奇石展,屡屡获得大奖——

 

踏入河曲周润全家的院子,到处堆的是各式各样的石头,简直就是一个石头王国。

  朝东一溜精修平房,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这是老周的黄河奇石馆,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游客来赏玩,馆中陈列有数不清的精美藏石。有的若舒袖翩翩少女;有的若百舸争流之江面;有的若高山流水之唱和……惟妙惟肖,巧夺天工!面对这一块块精妙绝伦的黄河奇石,你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院子中央盖起一座二层小楼,是老周的居室和奇石收藏室。老周一边领笔者赏石,一边配诗解说,眉宇间透露出对自己藏石的爱恋和骄傲:黄河奇石以其石质坚硬细腻,石形粗犷雄浑,石纹流畅奔放,石色淡雅古朴,石皮光洁温润见长,每一块奇石都乃日精月华所蕴,黄河冲刷而成……”没想到这个党校大专毕业的老人,竟然出口成章,谈吐不凡。

  每一块石头都有一段故事,每个故事都述说着老周对石的迷恋。周润全,家住黄河岸边,1949年生人,系河曲县交通局退休干部,已有20年收藏黄河石的历史。他的觅石经历和奇石收藏在全国各类媒体都有介绍。他采集奇石两万余块,入围省级以上石展1万余块,其中精品中的精品1000余块,参加历届国内外奇石展,屡屡获得大奖,被誉为山西石界奇人。值得一提的是,2007中国赏石协会·走进奥运北京邀请展,山西选送藏石,只有他的一块舞魂获得金奖,为山西石友赚足了面子。去年,他的藏石入选世博会上的展览。老周收藏的奇石和他所带动的奇石文化,成为河曲、乃至忻州市的一张精美的文化名片。

  老周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他滔滔不绝地向笔者讲述了他和这些石头的故事——

石缘:怎么玩娃娃营生?

故事还得从1990年夏天说起。那时,刚过不惑之年的周润全,意外地被从河曲县某局局长的岗位上调往交通局工作。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工作的突然变动让他不知所措。他在自家小院里来回踱步,百思不得其解,就信步向离家不远的黄河滩上走去。

  黄河弯弯,一路汹涌而歌。处于丰水期的母亲河正是雄风正盛之时,河水恣肆奔腾,巨浪拍岸!老周被河水感染,当场口占一绝:浪击中流扬巨波,飞流冲激鸢跃天。黄河本是无情物,聚风逐浪唱新歌。他感佩母亲河宽广的胸怀:泥流、山石、杂物都可以沉浮其中;他也欣赏母亲河的志气:可曲可折,也可以一泻如瀑;他更艳羡母亲河的坚韧:丰水唱大风,枯水弹古筝……

  男子汉一定要拿得起放得下,他轻声安慰自己。不远处,几个光屁股的小孩正在捡河畔上的鹅卵石,有个孩子淘到了圆圆的石蛋,就大声地叫了起来,清脆的童音划破河岸的寂静。都说快乐会传染,这丁点儿快乐也一波波向老周袭来,他不由自主地朝这群快乐的孩子走去。孩子笑嘻嘻地看着这位大叔叔,一个脸上涂有泥巴的孩子高兴地说:叔叔,你也和我们一起捡石头玩吧,好玩着呢!听了这话,老周看着满满一河床形状各异的大小石头,也蹲了下来,他拿起其中的一块。那是一块通体黄亮的玉石,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煞是好玩。他想,这石头不知道被河水冲刷过多少回,被撞击过多少次,而每一次冲刷、每一次撞击不都是一次致命性打击吗?而这石头却在一次次冲刷、撞击中完美起来,晶莹剔透,浑厚拙朴!

  他从中琢磨出了一个理儿:璞玉是在打磨中走向辉煌的,自己也要经得起一次次打击。仕途不顺,自己还可以做点别的什么嘛。想到这儿,他笑出声来……

  他开始喜欢上了这些经过黄河冲刷过的石头,就猫下腰来捡了起来。一个放羊的老头看到他捡石头就奇怪地问:这么大的人了,你怎么玩这娃娃营生?他笑了笑,没有回答,捡了满满一口袋石头往回赶。

 

观赏石专题36:山西地区奇石—河曲黄河石_2

觅石:众里寻它千百度

就这样一次偶然的经历,周润全渐渐迷上了石头,这一迷就是20年。20年中,老周白天觅的是石头,夜里梦见的是石头。寻石、观石、读石、写石、悟石——他整个人沉在石头里,什么事儿也不想,专玩石头,没想到,竟玩出了境界。

  如果说第一次采石,纯粹是无心所得,那么后来的采石就成了一种人生追求。

  老周说,黄河奇石是无声的诗,是立体的画。奇石里有万古苍生,有天道轮回,有佛理禅机。采石的过程是一种追寻美的过程,虽然劳力伤神,甚至花钱费工,却也静心养品,身融自然。老周采石范围向北远至偏关、河曲交界,向南到保德、河曲交界,大体就在方圆100公里以内。不论刮风下雨,几乎天天出去采。近的地方骑自行车,远的地方骑摩托车,甚至是雇卡车、吊车,为了心爱的石头,他不惜经济代价,不怕艰难困苦,不管风言风语。采石20年,他下过河滩湿地,几次险些被洪水、龙卷风卷走;到过山巅危岩,差点儿葬身谷底,但情融于中,矢志不渝。

  到黄河滩上觅石,最好的天气要数下着微雨的天气。在这种时候,石头的本来面目会经雨水浸润而一览无余,而这种时候也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

  记得2007年一个飘着微雨的夏日,老周穿着雨衣、雨鞋兴致勃勃地到离城10公里的一个黄河滩涂寻石。看着色彩斑斓的黄河奇石,老周一下子就迷醉其中,拿起这个放下那个,他心里不禁赞叹造物主的神奇!身上虽然早就被雨淋湿,却浑然不觉。更险的是,就在他抬起头准备休息一下时,不远处的山坡上山洪正滚滚而来,他忙着掏手机,拨通船工老邬的电话,好在老邬就在附近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老周说,现在想起来还后怕呢!

  其实类似的险情不止于这一次,但只要有好的石头,那真的是再大的险境也拦不住他觅石的脚步!

  他所收集的黄河奇石抱朴守真,木化石、煤化石造型独特,撂姜石险怪拙朴,鹅卵石雄浑玲珑……块块别出心裁,个个妙趣横生。石头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拓宽了他的视野。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懦弱者以坚强,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只要你把它埋在心中,天长地久不会失落……”谈话间,老周又哼起那首心爱的《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石趣:石不能言最可人

不少人对周润全和他疯狂的觅石行为大惑不解,甚至嗤之以鼻:这石头又不能当饭吃!

  老周说,觅石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人在寻石,石也在寻人。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万事万物讲的是一种缘分,石头也一样。如果没有官场的失意,也就没有对石的痴爱。有的石头得在山上寻;有的石头得在河畔寻,寻着了是一种缘分。有的石头不经意一瞥,就寻到了。就像那块人见人爱的舞魂,在他上山抬头的瞬间,他隐隐感觉有一种舞动着的感觉,上了手脚架一看,果真是一位婀娜舞者形象,这全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石头是可遇不可求的!

  石头弄回来,有的要经过打磨,有的要经过断面,这本身也是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蕴藏着无穷的乐趣。

  然后给石头安座,摆放造型,也得费一番功夫。好石要有好座,好的POSE。这些座儿都是老周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有的是云形、有的是波浪状、有的踞、有的盘,这本身就是一种美的探索。有时候,能够弄好一个理想的造型,老周自己会激动老半天。

  最费思量的是给石头配诗。为了配上一首恰如其分的诗,老周从头学起了写诗,学起了美学,也学起了哲学。两句三年得,一语泪双流,古人的感觉在自己的身上也应验了:发现美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找到美却是一种万分愉悦的状态——谁说石头冷冰冰不解风情?有的石头玲珑自然灵性十足,有的石头古朴深沉古韵天成,给生活以启迪,给人生以审美。玩石就是一种乐趣无穷的过程,所谓:石不能言最可人。

  最有趣儿的是聚一批文人雅士围炉饮酒,赏石赋诗,无丝竹之乱耳,无利禄之染心。脱离功利境界,取一壶风月,几块奇石,或歌或文,不亦快哉!

石馈:潇洒顽仙倚石眠

都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是的,石中有至味,周润全握着一块 鱼化石意味深长地说。

  在精神上,玩石头可以参破功利境界。一石在手,学石的坚韧,风剥雨蚀不夺其志;学石的灵性,日精月华蕴藉不透;学石的处世,水中陆地随遇而安。玩石可修禅,可阅世,可怡情。一鹅卵石可见沧海桑田;一化石可知生命奥妙,石小矣,亦大矣;石贱矣,亦贵矣!为了玩石,他也广学博学,什么书籍都看,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鉴赏品位。

  玩石头可遇性情中人;赏石头也可以超脱世俗,参破死生。

  同时,通过采石,可以锻炼身体,这20年,老周身体铁板一块,由于日有所行,所思,所得,因此,一到晚上倒头就睡,没有别的同龄人所犯的这样或那样的病,劲头儿也足。老周说,融身大自然,你会看到大自然中好多常人所看不到的美景,眼睛就不只瞅在钱上。

  一次,老周到河滩采石,看到一群从来也没有见到的白天鹅,他由于惊奇,就停下脚步观赏它们,并一步步朝它们所在的位置走去。这时,一只只天鹅在空中翩翩起舞,长河、绿草、天鹅,他领略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柔美!他还看到过山中濒临绝迹的珍稀物种,在这个基础上,也懂得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意义,懂得了保护大自然。

  当然,这些黄河奇石也为他带来了一次次奖励,精神和物质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满足。通过玩石,他还结识了一批知识界、收藏界的朋友,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有的藏石,石友开出不菲的价格,他不为所动,他恋的就是那白云抱幽石的雅致,是不屑于换钱的。

  为了宣传黄河奇石,老周参加了一次次奇石国际性展览,并屡获殊荣。他鼓励有志于奇石收藏的石友,认为它既可以怡情,也可以致富。奇石含真携来莽原为几案;化石藏机捧来天地作棋局。

 

 

观赏石专题36:山西地区奇石—河曲黄河石_2

观赏石专题36:山西地区奇石—河曲黄河石_2

观赏石专题36:山西地区奇石—河曲黄河石_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