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的大智慧:施人恩惠,不图回报

 李涣 2016-04-06

【精彩导读】:古人云:“舍己毋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得到恩惠的时候,要常怀感激之心;施以恩惠的时候,要报以不索求之情。当我们想要帮助别人的时候,专注于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至于别人是否会报答却不是重点。无私的奉献是最稀有也是最珍贵的,一个懂得施恩惠给别人而又不求回报的人才是伟大的。回报是属于个人的事情,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不要去苛责别人,希望别人可以和自己一样。不去计较,心胸就变得宽广了。不苛求这些东西,你的心就和原本一样纯洁无私。我们都要学会慈悲为怀,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一颗仁慈的心,与人为善,施以援助。只有将仁慈的心放在人们之间,人们的关系才会变得越来越好,世界才会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做人的大智慧:施人恩惠,不图回报

早上好。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也会给予别人一些帮助。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前进,但是知恩图报的例子好像是变得越来越少了。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即使施恩者不图回报,但是如果受了别人的恩惠,那么一定不要当成是理所当然,而要把这种互帮互助的能量传递下去。当自己成为一名施恩者的时候,不要把对别人的帮助当成索求回报的筹码,要学会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寻找快乐,帮助别人时所得到的那份快乐,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了。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当我们想要帮助别人的时候,专注于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至于别人是否会报答却不是重点。换句话说,对别人施恩之时就不要期待别人的回报。得到恩惠的时候,要常怀感激之心;施以恩惠的时候,要报以不索求之情。如此,我们的人生才能收获更加丰硕的快乐果实。

做人的大智慧:施人恩惠,不图回报

《菜根谭》上说:

舍己毋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

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要牺牲自己的话,那么就不能计较利害得失,如果心中存在这种想法,就会犹豫不决,从而使你的舍身之志蒙羞;如果你要真心诚意地帮助一个人,那么你就不应该去计较所得到的回报,如果你计较所得到的回报,那么你的帮忙也就变得一文不值了,你帮助别人的心也就不是原来那个帮人的心了。

做人的大智慧:施人恩惠,不图回报

诚拙禅师是日本江户时代非常有名的一位禅师,他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人们都争相去听。小小的寺院经常被挤得水泄不通。这个时候就有人提议要建一座较宽敞的讲堂。

一个信徒听到后,就准备捐助一些钱财,以供养佛法。于是第二天就拿了五十两黄金,送给了这个寺院,说是要用以修建讲堂。禅师收下了黄金,没有任何的表示。

这个信徒看到禅师没有任何表示,就感觉到很不满,于是提醒禅师说:“师父,我捐助的可是五十两黄金啊!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禅师漫不经心地对这个人说:“我知道了。你还有别的事情吗?”

这个人还是不依不饶地说道:“我捐献的可是五十两黄金啊,为什么你连一句谢谢都不跟我说呢?”

禅师看了一下这个人说:“你这个人还真是很有意思,你捐献钱给的是佛祖,是你自己在积功德,你为什么要我对你说谢谢呢?如果你觉得捐献是一种买卖,那么我会跟佛祖说清楚的,然后给你说一声谢谢。自此之后,你的功德便不复存在了,你可以把我的谢谢带回去。”

这个人听后恍然大悟,这才发现自己的浅薄以及自己对佛的亵渎,于是当下忏悔,对禅师也越发敬佩。

做人的大智慧:施人恩惠,不图回报

古人常说,人活在世上,应该学会感恩,不要有太多的抱怨,在为人处世上要多为他人考虑。

我们都是普通人,在当下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总是希望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别人同等的帮助,我们总希望在给别人多少的时候,别人就可以给自己多少回报,甚至更多,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当我们得到了对方恩惠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在别的事情上将这份恩惠还回去,这就是“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回报是属于个人的事情,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不要去苛责别人,希望别人可以和自己一样。

明朝弘治年间,太仓州有一个叫顾芳的人,在衙门当提控,专管各种案件。有一户卖饼的人家姓江,主人江某因为之前见义勇为,得罪了一伙盗贼。后来盗贼联合江家的仇人诬陷江某盗窃伤人,江某被州衙捉拿归案。由于仇人买通了官府,这个案件很快就结案了,江某要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顾芳知道后,向上级报告了案子的情况,并将江某的冤情一一说明。终于,经过审理,江某被无罪释放。江某非常感激顾芳,可是家中贫穷,无以为报,于是想将自己的小女儿许给顾芳。

做人的大智慧:施人恩惠,不图回报

这天,江某夫妇带着他们的女儿特来感谢顾芳。江某的女儿年方17岁,非常漂亮。江某对顾芳感激地说:“这件事情很谢谢你,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的。我有一个女儿,希望可以当你的小妾。”顾芳却严肃地说:“我帮你是职责所在,你并不需要感谢我。令爱如此貌美,定能许配好的人家,顾芳十分感谢你们,但绝不敢答应。”

后来江某因怕仇家再次寻衅滋事,搬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居住。

几年以后,顾芳任期已满,想要调到京城,却苦于没有办法。有人给他出主意,让他去拜访韩侍郎。顾芳听后就投了帖子去拜访,结果韩侍郎出门去了,他只好坐在客厅里等着。正巧韩侍郎的夫人出来,他看到后立即低头不敢直视,但却听见夫人说:“先生,请问您可是之前太仓州的顾提控?”

顾芳低头回答道:“是的,夫人。”

夫人说:“您可还认得我吗?”顾芳有些惊讶地抬头看了看这位夫人,然后摇摇头。

夫人立即说:“我就是之前卖饼人江某的女儿啊!自从我们全家搬离太仓县后,就到了京城,我才嫁给了现在的夫君,这才过上了好的生活,这一切都要感谢大人您啊。”

做人的大智慧:施人恩惠,不图回报

正说到这里,韩侍郎回来了。

夫人对韩侍郎说了一遍顾芳在太仓县秉公办案救了自己一家人的事,并夸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很仁义的人。于是,韩侍郎将此事上奏到皇上那里去了。皇上听后很欣赏顾芳,将顾芳升为了礼部的主事。

顾芳在施人恩惠后,不图回报,却不想在日后收获了更好的前程。无私的奉献是最稀有也是最珍贵的,一个懂得施恩惠给别人而又不求回报的人才是伟大的。如果一个人给予别人恩惠但却索要回报的话,那么这个人并不是一个无私的人,他帮助别人的本意也就变了质。

虽然说人们都在强调知恩图报,但是施恩者是不应该去计较这份回报的。不去计较,心胸就变得宽广了。不苛求这些东西,你的心就和原本一样纯洁无私。

做人的大智慧:施人恩惠,不图回报

近代名人曾国藩,在自己发达后仍不忘知恩图报,他经常会将钱财分给族人亲戚。如果说他这么做是为了得到报酬的话,那么当时以他的地位,恐怕就不必那么恐慌了。一个人在能帮助别人的时候去帮助别人,对于自身来说也许是举手之劳,但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却是犹如冬天的太阳、沙漠中的清泉。

帮助别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忘我”,就是不计得失、不图回报。如果你帮助别人是为了让别人回报你的话,那么你就不是一个正人君子,就是居心不良了。

实际上,曾国藩的幕府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幕府。曾国藩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当时的各类人才。他为了招揽人才,从不在乎自己的面子,总是向清廷推荐别人,为别人的升官之路出谋划策。曾国藩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其中包括像左宗棠、李鸿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政治人才,也包括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这些人后来的事情大家也许都知道了,翻开历史书就可以看到他们的事迹,由此可见曾国藩是一位胸怀多么宽广的人了。

做人的大智慧:施人恩惠,不图回报

曾国藩为部下做了这么多事,却从未求半点报答,不能不说曾国藩是很会为人处世的一个人。

那些受到曾国藩提拔的人几乎都大有成就。在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曾国藩的功劳很大,付出很多,但是他却从来不求回报。这种观念和心态,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万谷之王者,以其善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水滋养万物,就是源于一种谦虚包容的心态。像曾国藩,一个人为别人做了那么多,却从不向他们索求回报,这种品格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此外,我们都要学会慈悲为怀,这是一种值得人们学习的境界。慈悲为怀的人,总是宽以待人,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孟子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在告诉我们,对待别人的父母老人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老人一样,对待别人家的孩子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那轻轻的一扶,就是他们另一个生命的支撑点。

做人的大智慧:施人恩惠,不图回报

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一颗仁慈的心,与人为善,施以援助。只有将仁慈的心放在人们之间,人们的关系才会变得越来越好,世界才会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图片源于:TOPIT.ME)

摘自掌阅书城《有舍才有得:菜根谭的心理平衡术》 阮芳 著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它的文字简炼明隽,叫人咀嚼良久,回味无穷。它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既具有儒、释、道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又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本文内容摘选自掌阅签约原创作品,欢迎转发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做人的大智慧:施人恩惠,不图回报

手机下载掌阅iReader,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做人的大智慧:施人恩惠,不图回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