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为板鸭的那些事!

 农业工作者 2016-04-06

素有“鱼米之乡”的无为自古以风味美食闻名,辛勤聪慧的无为人,生活在风景宜人的自然环境里,不仅在创造财富,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上有着自己的独特方法,在饮食文化上更有着别具一格的见解与创造,无为板鸭便是其中的代表美食。




美味传承数百年


无为板鸭是沿江菜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也是享誉中外的徽菜传统名菜。早在清代道光年间就闻名于世,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因其制法与口味均独具一格,而全县闻名,后来传至各地,到清末已闻名全省,销往各地,成为无为县乃至安徽省人们都喜爱的特色菜肴之一。


据民间传说,无为板鸭的最初由来还跟朱元璋有关系。明太祖朱元璋小的时候家穷,给人家放牛,但是东家不给他吃饱肚子,所以一群放牛童聚在一起,便干起捉野鸭子的活计来了。他们不敢带回家去吃,就在野外割些茅草,架起火来熏烤。有时烤不熟,便埋在火灰裏,等第二天扒出来,鸭肉又香又烂,好吃极了。后来,这一做法在民间流传开来,并由安徽省无为县卖牛肉的回民马常有发扬光大,还摸索出用锯末熏鸭的独特制作工艺,从此无为的马常有清真熏鸭生意做大了,而“无为熏鸭”成了风靡全国的地方风味食品。


据无为县志记载:“民俗婚筵多用鹅,后改为鸭。”至今在当地仍有男女订婚送板鸭的风俗,叫“超节”。只要定了亲,逢年过节,男方就得给女方“超节”,连女方的七大姑八大姨,也一一不能落。开支虽然不小,可娶媳妇的事,男方总是笑嘻嘻的。但板鸭更多用在日常待客,只要来客,就买板鸭,这做派约定俗成,城乡一致,板鸭买来,主人觉得很对得起客人,客人也感到受了礼遇,心也就拉近了距离。




小城弥漫板鸭香


成品的无为板鸭金黄油亮,皮脂厚润,肉质鲜嫩,醇香味美,兼具北京烤鸭的芳香和南京盐水鸭的鲜嫩。传统板鸭是用硝制的,皮肉层显浅隐的血丝,骨剖面呈玖瑰色,形、味、色、香都极具美感,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无为板鸭吃法考究,宜冷不宜热,否则味道就差了九成。卤水有时可缺,但醋、麻油、蒜瓣不可缺。外地人常抱怨味道不对,殊不知吃法有误。无为板鸭分连头、去头和前胯、后坐,及心肝肠爪翅的肫爪或单纯的膀爪出售。鸭块刀口宽不及八公分,码于盘口成球面状。剁块、码盘、加卤、浇醋、滴油、放蒜整个过程仿佛给人一种音乐节奏和艺韵的感受。在当地,吃板鸭甚至有专门名词,叫“斩板鸭”,“斩”字用方言说,很变调,却极有味,仿佛带着板鸭香。懂吃的无为人青睐肫爪,三两客人上门,寻一处酒楼,斩一副肫爪,一瓶老酒,细嚼小酌,好不快活。


行走在无为县的大街小巷,板鸭摊随处可见,独特的熏香味随风弥漫,无时不吸引过往路人的食欲。在无为,做板鸭的不计其数,出名的大多在县城里,城南马家、城东燕家,在当地是妇孺皆知的老字号,卤水配料和熏烤火候,都是祖上秘传,从不示人。爱吃的无为人不必用口尝,看色泽闻香味,就能断定品质好坏,外地人在这方面不求甚解。所以无为人给外地人送板鸭,常常要交代是“马家”还是“燕家”,以示正宗,可尽管如此,外地人还是不解奥妙。至于凡外出做板鸭,只要挂“无为板鸭”的招牌,一定就名声响亮。




板鸭香自何处来


板鸭要好吃,鸭子的品种很重要。无为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纵横交错,雨水充沛,适合麻鸭生长,当地居民多以饲养麻鸭为副业,鸭以在野外放养,多食小鱼、小虾等活食,故鸭成长快、体服壮、肉嫩、脂厚。据当地老人们回忆:旧时无为,村村都有专业养鸭人,县冷冻厂也放养大批麻鸭,冬天一到,一批批麻鸭在望不到边的水田里“嘎嘎”歌唱,此起彼伏,煞是壮观。如今养麻鸭的已稀少,而无为人做板鸭遍及全国各地,不可能都用土生土长的无为麻鸭,可外地鸭品种养法都不同,味道也就有别,即便在无为,鸭源也紧缺,只好用鹅代替。


无为板鸭又称熏鸭,但地道的无为人从不这么叫,即便在外地,也都叫无为板鸭,这名字早已深入骨髓,雷打不动。不过板鸭的做法确实与熏有关,首选上等麻鸭,体重在2公斤上下。先宰杀拔毛,然后不开膛破肚,在翅下划二寸长刀口抠出内脏灌水洗净后,放入食盐,灌进硝水晃动,再入缸腌制,先腌鸭身,两小时后将鸭头朝下,再腌两小时,挂在风口晾干水分。接着用细铁棍作架,将鸭置上,下以木屑缓慢燃烧熏烤,每隔五分钟翻熏一次,待到鸭坯色泽金黄闻到香味,加八角、花椒、桂皮、丁香、小茴香等香料入布袋,扎口,放进注水锅内,再加香菇、冰糖、酱油、醋、葱、姜,烧开后,放入熏烤过的鸭坯,用小火约炖十分钟,再用柴灰压火焖三十分钟即可。一只板鸭,从宰杀到熏烤,再到卤制,环环相扣,工序繁杂,颇不简单,然对于制鸭人,却熟练得像变魔法,这在旁人看来,是不大不小的眼福。




传统美食人气高


天才蒙蒙亮,马家的板鸭摊就有市民开始排队等候购买板鸭。马玉虎家制作的板鸭在无城有着响亮的名头,从爷爷辈开始制作板鸭至今已有近百年,是无城镇著名老字号。老板马玉虎制作板鸭已有几十年历史了,“鸭子从养殖到端上餐桌,每一步都精益求精、严格认真”,从选料到处理加工再到调卤烹制,马老板都非常认真细致地对待,他说,“每天只准备限量的鸭子,卖完为止,保证新鲜。”有了优质的鸭坯,正宗的老卤也不可或缺。“这卤水秘方,是从祖辈那里传承下来,每天都要细细熬制,才能变得格外醇香。卤的过程中时间的掌握对板鸭的口感也很重要。”真正做好的板鸭要皮黄肉红,这样吃起来越嚼越香。


“他家板鸭味道好,每天都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周边的居民告诉记者,这些人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大清早就来排队。年过六旬的谢舒文对板鸭情有独钟,“对于我们本地人来说,出门多天,回来肯定要吃上一份板鸭的。那不仅仅是一份美食的问题,吃着它,有着和自己家乡亲人朋友相伴的感觉。”大凡是无为人,谈到板鸭都有种特别感受:在家时的最爱﹐出门时的期待﹐无论奔波多远多久﹐想起它顿有乡愁与家的味道,唤起记忆与追溯。现在数百家餐馆都将无为板鸭作为一道必不可少的特色菜。居民家中来了客人,也以购买板鸭为敬客。此外,走亲访友,捎上几只无为板鸭已成为礼尚往来的首选。




小鸭做出大产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无为板鸭名声大噪,以强过“沙县小吃”的劲头风靡全国。县政府有关部门曾做过调查。发现从东北,到西南;从高原,到海边;即使在乌苏里江、鸭绿江桥头,都能见到无为卤板鸭人。后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全县已有3万多户加工板鸭,有的还制作熏鹅出售,无城西郊凌井行政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板鸭村”。目前有4万多人在全国各地加工销售,年产销板鸭约500万只,获纯收入3亿多元。在无为县城区,每日热销板鸭逾8000只,使板鸭一举成名。


但无为板鸭大多是小作坊生产,个体商户经营,是真正的平民鸭。连做法也纯手工,并不成规模,曾有试验流水线制作的,却因口味难敌手工,效益不是很好。至于买卖,板鸭历来只摆摊,不开店,小本经营。张记、王记、阮记,一家家板鸭摊像一粒粒璀璨的珍珠,撒在无为的古巷老街,也把香味撒遍了小城。尽管如此,无为板鸭的名声到底还是一年年叫响,星级饭店也有了它的身影。如今,有无为人的地方就有无为板鸭,小小的板鸭承载着无为人对家乡的真挚情感,无为板鸭被列入《中国名菜谱》。2013年,无为板鸭制作技艺入选《安徽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之无愧的成为一道闻名于世、香飘八方的佳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