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关注的是头脑,触动的是观念,尤其是视觉思维运用,它引导我们观看、理解、判断,进而影响到创新思维和创意表达。创新思维的开启,容易让人产生冲动,比如想做策划,并且懂得思考:策划为什么?怎么做?策划不仅与视觉思维有关,还涉及到研究思路、方法和学术前沿的探索,在内容更新上应反映出策划的时效性,以回应策划赖以生存的媒介、营销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视觉思维也叫图像思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认为,视觉思维在当今世界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并指出:“通过图画进行交流,已经发展到空前的规模。一切视觉的表达方式正在侵入每一个人的世界,正在渗透到所有的现代生活方式。今天,形象,无论作为知识的媒介物,或者作为娱乐,或者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在文化经验的各个阶段上,都表现了出来。” 如何提升自己的策划水平呢?视觉思维可以帮到你。当你接下一单策划业务后,通常会收集许多资料,进一步产生许多想法,还会听取更多同行和专家意见。这时,困难的不是创意不够,而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信息整理成实际可用的参考。然而,很多人在整理思路阶段就会变成冗长的流水账,导致他们写出的策划案或演讲报告让读者或听众一头雾水,不明就里。 比如,有些人的思绪整理路径是:“经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来的顾客对于某些事感兴趣,也因为这个趋势,我们或许可以……,但是,依照过去惯例,这么做可能会……,因此,应该可以改成实行以下计划……”结果,参考的资料越多,他们的思考反而越容易失去重心和焦点,逻辑不明,指代不清。视觉思维告诉我们,如果把所有的想法画成一张图表,图像就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思考速度,甚至还能激发更多的灵感。 首先,把所有资料分类成“该做的事”、“想做的事”与“可以做的事”,并且分别列在X、Y、Z三个轴线上,让你一眼看出自己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接下来,再从这张图出发,通盘思考可能的策略目标,要达成目标目前还缺什么关系和资源,以及下一步可以怎么做才能连接上这些资源等等。 当你把脑中思绪大致整理之后,下一步就是准备写成策划了。此时,你还是可以运用视觉思维法,将刚才整理的想法、数据与资讯等等内容,有逻辑、有系统地串连起来。举例来说,如果你的营销对象是锁定某目标客户群,可以先画一个三角形,在最上端写出行动的“目的”,即这个策划案是针对谁而做的;在三角形底部的左边列出你策划的核心概念,即你想要的未来模样是什么;在三角形底部的右边列出核心指标,即用哪些指标界定最终将是一个什么状态。 为了达成目的,你需要把目的分解成各项“目标”,即必须做些什么,以及“实行方案”,即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再订出更细、更具体的预期效果。例如,从最初收集的资料中发现,注重养生的女性年龄层有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年女性刻意寻找,并尝试各种健康食品。于是,你营销目的可以设定为“希望将45岁以上女性客户的营收,比去年提升40%,目标包括让网络商店营收比去年提升25%,实体销售渠道营收比去年增加15%。 你的行动方案可能是在品牌粉丝团等地方大力宣传刚推出的某一款新产品,或者针对符合这个年龄条件的会员,主动寄送E-mail、短信或发微信,告知她们到店里参加试吃活动等等。最后,你期望在第3季度时,通过网店销售的新产品营收将提升20%;而到第4季度时,实体店的来店人数增加2倍,诸如此类。因此,策划并非纸上谈兵,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灵感智慧在跳跃,不断挑战我们的创造力和思辨力。 著名创造学专家奥斯本认为:“人人都有创造力”。也就是说,人人都有策划思维能力,但是长期的社会生活、学习生活积累下来的经验在丰富人生阅历的同时,却易成为禁锢思维创造的枷锁。运用视觉化思考,不仅有助于将脑中思绪去伪成真,去粗取精,写出别具一格的策划来,同时还能有效地转换成别人一听就懂的内容,帮助我们更加精准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当你感到思路堵塞,创意枯竭的时候,不妨画画图,试试视觉思维这个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