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乡村走出的中国名医-----费国忠

 天一角458 2016-04-06


1941年的冬天,阴冷、萧瑟。在浙北一个名为芥字港(现秀洲区王江泾田乐栋梁村)的小乡村里,塾师费星槎的三儿子家添了个男孩。也许是对风雨飘摇祖国前景的忧虑,也许是对民族英雄岳飞的崇拜,或者出于最朴素自然的感情,家人将这个孩子命名为费国忠。芥字港永兴场费家先辈数代悬壶济世 ,因此家中祖传医书、药书无数,储药罐子、称药小秤等物品也颇多。长辈们希望小国忠长大,若不能为良相,便能成为名医,一生精忠报国,光宗耀祖。而小国忠也真是不负众望,从小学业优良,1960年考入南通医学院医疗系本科。

19659月,费国忠大学毕业后从事内科,传染科临床医师,从一般住院医师升为主治医师,擅长肝病。 1981年起 ,担任传染病危重病区业务组长和行政负责人。1987年开始从事急救工作,擅长院前急救。是全国院前急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还是首届传染病感染性疾病进修班优秀学员。勤奋工作的同时,费国忠努力专研业务,参加无数次学术交流,是中华医学会急诊学会灾害学组秘书,交流和发表论文40余篇;被多家急救杂志社聘为特约编辑;1991年起担任卫生部医政司全国急救人员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1995年起担任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研究室主任;2000年起担任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顾问;1992年起聘为内科副主任医生;1996年以客座教授身份赴美国考察和学术交流,并发表论文;1998年赴日本东京短期学术交流;1997年起聘为内科主任医师;2001年起受聘为同济大学教授;2006年起 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2005年被上海市卫生局聘为上海市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2006年特聘为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团总支急救咨询平台专家,教授;2013年被聘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重大灾害研究专家;获奖科研项目有上海市院前急救深化改革带来的功能转换,心、肺、脑复苏技术的研究,上海市突发事件伤病员现场急救和分流的原则等;主编实用急救学等数本著作和教材;已发表的科普文章500余篇;国家级,省级期刊上刊登论文50余篇;2014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市科委组织,费国忠受命向全市和全国公民普及急救知识,并特聘为急救讲师,在“名家科普讲坛”进行十次大型讲座,听众无数,讲课内容已全部实况录象,并放在互联网上,以供广大群众学习和参考。应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邀请,费国忠持续一年向市民解答各类疾病的初步诊断、就医方向和应急处理等。

费国忠的努力和付出,各级政府部门也给与肯定。比如:

1、获“1997年上海灾害防御协会活动积极分子”称号(上海市灾害防御协会颁发)

2.《1990-1999年上海市突发事故救援概况、存在问题和前景 》在“上海发展与防灾减灾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上海市科委社会发展处和华东师范大学颁发)

获“2000年中国名医称号”   (中国医师协会颁发)

……

费国忠在普及医学知识和专研交流学术的同时,还成功抢救无数危重病人生命。尤其可贵的是,身处上海大都市的他,在繁忙的工作、教学的同时,每年总要抽出时间,反哺桑梓,奉献乡里。每次返乡,背包中满是各类药品,不仅义务为乡亲诊治,而且还奉送药品。乡亲们看他白忙乎还倒贴钱物,实在过意不去,只好将自己的蔬菜、大豆、鸡蛋等土特产相赠,费国忠乐呵呵地笑纳了。

2014年,费国忠已经70余岁高龄,还念念不忘他的出生地-----芥字港这个小乡村,特地从上海多次往返嘉兴王江泾田乐,利用芥字港祖屋,筹建“星槎小屋”。 请看他的《星槎小屋》简介:  

“为回忆和记录自己的家谱,使小辈们能了解家史和传承并弘扬家庭文化的精神力量,进而为引导家乡年轻人在走向科学殿堂时,起到一个导航作用,特建此屋。

    祖父费星槎一生知书达礼,善良简朴,待人真诚,是小辈们学习的楷模。因此,为缅怀先祖,传承祖德,该小屋命名为“星槎小屋”。

   “星槎小屋”的功能是:为老前辈的个人资料有展示和安身之处;为家庭中副高职称以上人员的功绩和资料汇集,提供特有的场所;为家乡人员进行知识或学术的交流,创建宽广的平台;并以此来创造科学的氛围,升华精神文明,弘扬科学强国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为此,该小屋拒绝纳入其他用途。

 此小屋于2014113日开始破墙动工,118日竣工。小屋虽然十分简陋,但充满着文化底蕴,洋溢着饱满精神,“星槎小屋”的建成必将发挥科学文化的青春活力。”

费国忠在举行小屋的剪彩仪式上,体现了他一贯的作风,十分低调,没有招呼当地媒体,没有惊动村委会,就是本家的长辈及多位兄弟姐妹参与,但是,仪式上费国忠的讲话,却高屋建瓴,尤其是对故乡年轻一代的希冀,更令人深思。

   附一:互联网费国忠百科介绍http://baike.sogou.com/v70964048.htm?fromTitle=%E8%B4%B9%E5%9B%BD%E5%BF%A0

费国忠:男,19411227日生,浙江嘉兴人。1965年毕业于江苏南通医学院医疗系。上海市医疗救护中心院前急救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内科、传染料临床和院前急救,教学和科研工作。《上海院前急救》杂志创始人和编辑部主任、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和上海市科普专家宣讲团成员和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等。在全国、省、市以上发表论文20余篇,代表作例《上海市民120医疗呼救号码和急救知识抽样调查》刊于《中国急救医学》获得急救专家的好评。发表医学科普文章百余篇,其中《拖拉机不宜送病人》等被多家报纸、书刊转载。是上海医疗战略体系课题中地震事故、化学事故现场救援的分题报告者和定稿者。1995年完成了对美国院前急救的考察,《美国旧金山院前急救概况报告》在《急诊医学》上发表。

附二超星网费国忠_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精品课程 - 超星学术视频 http://video.chaoxing.com/teacher_11596.shtm

大师简介:

费国忠,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主任医师,教授。现为上海市灾害防御协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传授和普及急救知识和急救技巧。已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是实用急救学的副主编;为多本医学专著编写院前急救章节;参与和完成了多个国家级课题。为各类医学卫生报刊撰写和刊登科普文章500余篇。为机关、工矿、外企等急救培训200余次,并完成对美国、日本院前急救的考察和学术交流。目前主要从事院前急救的科研,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健康管理等。

附三:一位学院领导,书协成员看了“星槎小屋”资料后回复:
     抽空拜读了两篇美文,了解了星槎小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尤其是星槎老的生平及其优雅的小楷风貌,崇敬之心油然而生。主要有三个感受,第一,从大处说,“星槎小屋”的建设恰好和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乡贤文化的推进不谋而合。费国忠的祖辈乃至后代中的优秀人物,其秉承的为人处事的准则,功德的建立,不仅给家族中的后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也可以通过小屋的建设,让优秀的家族文化对当地人们产生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第二,从现实角度来讲,越来越多的人才跑去了大城市,如何让更多的乡里人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多一些威望高、口碑好的新乡贤才是“星槎小屋”建设的最大意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用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反哺桑梓,建设美丽乡村才不是一句空话。第三,费国忠祖父的小楷,功底深厚,尤其间架结构得当,用笔如兰,在当年也是下了不少功夫才能修炼而成,在下真心佩服和欣赏。为费国忠有如此不俗家风而骄傲!

 

闻川2016年春于秀洲王江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