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少了水,仿佛少了灵性;山水少了人文,仿佛少了灵魂。五莲不但山水俱佳,江山如画,而且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春日融融,春意盎然,您来五莲踏青赏花,别忘了领略欣赏那些极具魅力的石刻瑰宝哦。 4A级的五莲山,层峦叠嶂,万木葱郁,清丽峻茂,如同仙境,被宋代大词人苏轼赞曰“奇秀不减雁荡”,望海峰东南石壁上竖刻行书此六个大字。北邻竖刻行书“五莲山”三字,为苏毅然题刻。这里成为五莲山标志性景点之一。莲山何其幸哉,曾留下“词圣”的足迹和褒赞。五莲秀美的山川,灿烂的文化,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于此意义上讲,“词圣”亦何其幸哉。 五莲山望海峰上有一巨石相支而成的石棚,棚内可容纳20多人,夏天坐在这里凉风习习。上面有“石浪飞空”四个楷书大字,为清代顺治年间诸城知县程淓所题。石棚南邻巨石竖刻行书“名山看遍归来后,还是对门五莲亲”,是诸城籍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褒赞和感慨。“望海峰”三字为横刻行书,由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刻。 仰止坊在九仙山东南麓丁家楼子村东,坊柱阳面竖刻咏联“一咏一觞畅百年之逸兴 勿伐勿剪绵千载之遐思”, 坊面额刻“仰止坊”, 坊背额刻“山高水长”,坊北为丁公石祠,系明代名人丁耀斗1610 年为颂扬其父丁惟宁而建,石祠通体用石头建成。丁耀亢著作了《续金瓶梅》一书,有专家通过探寻此地,考证《金瓶梅》由丁惟宁而作,石祠就是丁氏父子二人著书之地。是耶,非耶,相信总有一天这层神秘的面纱终将揭开! 丁家楼子村西有一巨石,石东侧有竖刻“白鹤楼”三字,每字面积约40cm×40cm,下款署“熙宁九年九月……”据考证为宋代苏轼所书。在同一巨石的南侧有明代进士丁耀斗横排摹写“白鹤楼”,上款为“宋熙宁九年苏轼书于石东”,下款为“明万历四十年丁耀斗摹写”。民间传说这里建设的是一座翘檐式类似白鹤亮翅的楼或牌坊,并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但至今遗迹荡然无存,空留疑密留待后人查证。 “洗耳”石刻在九仙山东门至情侣峰景区之间的洗耳泉峡谷内,这里奇峰竞秀,松石多姿,山泉遍布。“洗耳”石刻为明崇祯三年户部督饷主事诸城籍进士吕一奏所题,两字均高两米以上,为五莲石刻之最。“洗耳”典故源自尧舜时代贤人许由,古人常以“洗耳”喻高士,吕一奏意效古人,做清廉高雅之士。 “三分天下”巨石位于大青山揽月塔南,巨石中间有三道裂缝。这里流传这样一个历史典故,相传当年刘邦兵驻大青山时,他找一高僧测字占卦前程,高僧说“大秦气数已尽,你帝王之相已显,不久就会一统天下。但刘氏基业400余载,最后会一分为三”。后来,汉朝果然统治400多年,最终分为魏蜀吴三国。“三分天下”四个大字由著名书法家胡显光题。 在五莲广袤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名人留下了石刻,这些石刻与秀美山川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您在踏青赏花、指点江山之余,是否被五莲的人文底蕴和魅力神韵所折服了呢。 文图/东山采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