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超高清中国古代经典名画欣赏

 金玲娴 2016-04-06

宋画系列

四景山水图

刘松年

卷  绢本  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每幅  纵41.3厘米  横67.9至69.5厘米

   
《四景山水图》分四幅绘春、夏、秋、冬四景,描绘了

幽居于山湖楼阁中的士大夫闲适的生活。

    全卷画风精巧,彩绘清润,季节渲染十分得体,笔墨苍

逸劲健。其中界画屋宇丝毫不爽,  山石多用小斧劈皴,秀润

过之。

  春景,画堤边庄院。桃李争妍,嫩柳成荫,远山迷

朦不清,杂树小草很有生机,给人以春意盎然、心情舒展的

审美感受。堤头两侍者牵马携盒向小桥走近,阶下童仆忙于

清理担具,像是随从主人倦游归来的样子。

   
夏景(左下),画湖边之水阁凉庭。庭前点缀以湖石,四周

花木丛生,水阁伸向湖中,扶衬以木桩梁架,有点像西湖十

景中白堤上的“平湖秋月”。主人端坐中庭纳凉观景,旁有侍

者伫立。

 
  秋景,画老树经霜,朱紫斑烂。庭院环绕以树石围

墙,有小桥曲经通幽,与外部湖山景观相隔离,似乎有遮挡

秋风之意。庭中窗明几净,一老者独坐养神,有侍童汲水煮

茶,一派闲情逸趣。

   
冬景,  画湖边四合庭院。高松挺拔,苍竹白头,远

山近石,地面屋顶,都铺满积雪,显得茫茫一片,桥头一老

翁骑驴张伞,前者侍者导引,似乎为了寻诗觅句,无妨踏雪

寻梅,颇多闲适之趣。

秋林纵牧图

刘松年

立轴  绢本  设色

纵96.3厘米

横46.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金色秋林,二位牧童放羊的情景。上端两棵大树,根深叶茂,秋景中

有红叶和青红叶,画法用干笔皴擦点染,整幅画面金碧辉煌。全图笔法精

工,形象生动,具有丰收喜悦之气。

瑶池献寿图

刘松年

立轴  绢本  设色  纵198.7厘米  横109.1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了仙山楼阁的神仙世界,是当时上层社会的做寿喜庆场面。人物的用笔细劲畅利,  神态生动。画山石以刚硬的线条勾写形体,加斧劈皴,用淡墨横抹,  显得浓厚的线条突出。图中的松树也较为突出,松针先以墨笔疏疏画出,再以草绿色间点、复勾。全画构图饱满而丰富,  人物与树石穿插自然,充满着幽静雅趣。

风雨归牧图

李  迪

立轴  绢本  淡设色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纵120.4厘米  横102.5厘米

   
此图表现的是风雨将作时,两个牧童驱牛回家的场面。作

者对背景的处理巧用心机。两株古柳出枝挺拔,支撑着迎风

翻舞的柳丝,侧面地表现了风势之猛。坡上杂木,岸边芦苇,

叶落枝摧,风势之急得到极度的渲染。从笔墨处理来看,古

树勾中带皴,一丝不苟,颇得娟秀之气。密密的柳叶,  勾点

结合,浓淡相济,层次丰富、朦朦胧胧,给人以大雨将作,细

雾先到的清润之感。

    李迪,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供

职于孝宗赵旮、光宗赵停、宁宗赵扩三朝(11 62-1 224)画院。擅

画花鸟、竹石、走兽,长于写生。传世作品有《风雨归牧图》、

《雪树寒禽图》等。

雪中归牧图

李  迪

册页  绢本  水墨

淡设色  纵24.2厘

米  横23.8厘米

(日)大和文华馆藏

   
此图描绘白雪皑皑的寒冬,牧牛人带着猎物归家的情景。牧牛人蜷缩

着身子以御寒风,人与牛的动态准确生动,树石山坡的笔墨变化微妙,设

色也雅润柔和。虽为小品,但很好地表现出雪后空疏静谧的景色。

宿禽急湍图

李  迪

册页  绢本  水墨

淡设色  纵24.8厘

米  横26厘米

(美)克利夫兰艺术博

物馆藏

 
  图中古柏依石而生,盘根错节,溪流湍急,飞泻而下,溅起阵阵浪花。二

鸟栖,息枝头,怡然自得,与水浪形成静与动的对比。构图形式以峭拔的树

梢和二鸟打破了对角线的布势,也使画面获得了平衡感。树木多用颤笔描绘,线条颤动。虬曲的古柏枝干和急湍的小溪使画面具有强烈的动感。以线勾勒和水墨烘染相结合来表现浪花,手法独特。

赤壁图

李  嵩

团扇  绢木  水墨

(美)堪萨斯市纳尔逊

淡设色  纵25厘米横26.2厘米

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图中暗礁石壁,以小斧劈皴擦,寓拙重沉凝于简括遒劲;

漩流急浪,用锯齿描精绘细写,于装饰美感中见激昂气势。远

水无波,淡墨晕染,得悠远之境;孤舟泛波,名士闲坐,抒怀

古之情。沉雄不让马夏,精丽则更胜一筹,  虽为小品,堪称

神妙。

    李嵩(11 66-1 243),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为

木工,颇远绳墨,后为画院待诏李从训养子,随从习画。历

任光宗赵悖、宁宗赵扩、理宗赵昀三朝画院待诏。擅画人物、

佛道像,尤擅界画。

梅石溪凫图

马  远

册页  绢本  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纵27厘米  横28厘米

   
这幅是一件花鸟与山水相结合的小品,  即所谓“江南小

景”的典型样式。画面摄取溪塘一角,红白山桃,斜出崖上;

溪水清澈,涟漪晃荡;老小群凫,飞集游泳;春意盎然,一片

生机。图中的山石以浓墨大斧劈勾皴点染,坡石则以淡墨勾

染,野桃根干虬曲,俯伸的拖枝一直探向水面,似与群凫含

笑呼应,显然是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色彩。

    马远,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祖籍

河中(今山西永济),出生钱塘(今浙江杭州),曾祖贲、祖兴祖、

父世荣、伯公显、兄逵,均为画院待诏。  画山水,始承家学,

后学李唐,而有创造,  以峭拔简括见长,下笔遒劲严峻,设

色清润,人称“马一角”。兼精人物、花鸟,工于画水。后有

人把他与夏圭并称“马夏”,和李唐、刘松年,称“南宋四家”。

传世作品有《水图》、《华灯侍宴图》、《梅石溪凫图》和《踏

歌图》。

踏歌图

马  远

立轴  绢本  水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纵192.5厘米  横111厘米

   
此幅构图分为上、下两部分,  中间以云气相隔。上部危

峰挺立、楼阁掩映,城廓隐约可见,乃是帝王城畿景色。下

部为近景,翠竹垂柳、溪水石桥,几个农民正结伴踏歌而行。

作者大胆地对大自然复杂的景色进行剪裁。画山石学李唐而

有所发展,  以水墨作大斧劈皴,  用墨凝重,  对比强烈。画松

瘦硬屈曲,长臂伸出。用笔刚健而有力,笔锋显露。画树简

括,枝条劲健,  多作拖枝方式。他的这种风格,在山水画发

展史上确是一种创新,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雪滩双鹭图

马  远

立轴  绢木  淡设色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纵60厘米  横38厘米


此图为江湖小景,梅枝斜出崖上,梅取折枝特别突出

远折枝”成为他的突出风貌。图中近景的山石以浓墨大斧劈

勾皴点染,  远的山、水以淡墨勾染,  约略朦胧间自然拉开了

空间远近的透视关系。桃树枝干虬曲,俯伸的拖枝一直探向

水面,  水边的几只鹭,  实际上是作为点缀物。画面境界十分

幽远开阔。

山径春行图

马  远

卷  绢本  淡设色  纵27.3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横73厘米

 
  图中画高士携一抱琴童子行山径中,  山径的石头用大笔

按石的面侧刷扫,左上角露出重叠的山峰,笔筒意繁,树干

画法如石,一鸟飞于空,一鸟蹲于枝,柳枝在空中翩翩起舞,

形容大自然美好的景观。

晓雪山行图(1㈠

马  远

绢本  淡设色  纵31.2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横45厘米

 
  图中一位猎主,带着野山鸡和两驴子满载而归的情景。画

面用大斧劈侧锋直皴山石,下笔爽利果断,  画树简括,枝条

劲健。作者以局部取景,来表现出当时人们生活。

对月图

马  远

立轴  绢本  淡设

色  纵149.7厘米

横78.2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特点是笔线粗重而带颤动,树石皴法采用侧笔

直刷浓淡一笔而成的画法,树干瘦硬如屈铁,树枝斜拖

而长,水作勾勒回纹,构图布局尤喜作半边一角之景,

遂有“马一角”绰号。用特重烘染的手法来制造出月夜

朦胧的景色,给人一种境界高简、意象幽邃的趣味,发

人深思。此图充分发挥了他的特点,是南宋象征主义作

品的代表。

寒香诗思图

马  远

闭扇  绢本  设色

纵25.5厘米  横25.7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画山水以少见多,以偏概全,正是他艺术手法高明独到之处。图中山

石画法用大斧劈皴,状其石质,画树“瘦硬如屈铁”,多折枝。远山则低,用淡墨

勾染。苍茫外,露出月亮,表达作者当时思念之情。

松下闲吟图

马  远

团扇  绢本  淡设色

纵24.5厘米  横24.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图绘一高土卧山腰松树下,一鹤飞翱而下,图中

松树是用方直峭硬的笔法勾勒枝干,内皴以简少的

“松鳞”,松针如车轮状。

濠梁秋水图

李唐

长卷  绢本  淡设色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纵24厘米  横114.5厘米

此图描写安徽濠水一带的风景。开卷山川丛林,树下平

台处坐二老观景。远山近水,  由近伸向远方。左侧峡口飞泉

直泻,与山下溪水相接。水中矶石兀立,波纹回环,  落叶漂

流,显示出初秋的气氛,  山石用斧劈皴,表现出山石坚硬的

质感,双钩树叶,密密层层。全图运笔工整劲细,墨色浑厚,

气势生动,给人以清幽、清古之感。

灸艾图

立轴  绢本  设色  纵68.8厘米  横58.7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走方郎中(即村医)为贫民百姓医治疾病的情形,

又称《村医图》。画家用清淡的笔墨描绘了医生、病人、观者

各不相同的心理状态。此图的艺术表现手法比较纤巧清秀,人

物描绘用笔细劲精致,毛发晕染一丝不苟,造型特征准确,土

坡草叶等处以细笔碎点为之,疏密安排有致。树木表现稍见

粗犷,大笔挥写枝干,密点层层合成茂叶,顺应风势而有微

风舞动之感。作品以紧张情节的朴实无华描写,真实地反映

了当时农民的困苦生活,  由此可见画家的寓意。

芳春雨霁图

马  麟

轴  绢本  浅设色

纵27.5厘米  横

41.6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

院藏

 
  此图描绘荒野平溪,窠石疏林。枝

上嫩叶初露,春意浓郁。远方烟霭出

没,隐约可见。画中怪石用山斧劈

皴,老树用严谨的双钩填墨法,树叶

用淡褐色点染。全图用笔瘦硬劲峭,

构图简括,画风学马远而又有自己的

创新,为马麟山水画佳作。

雪堂客话图

夏  圭

页  绢本  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纵28.2厘米  横29.5厘米

   
此图画的是江南雪景。构图采用“一角”  的形式,  笔法

苍劲浑厚,  画山石用小斧劈皴和短线条秃笔直皴,从而使得

画面方硬奇峭、水墨苍润的效果·。  由此可见,其画风与马远

风格有相同之处,故能并称“马夏”。作者在用笔时刚劲而趋

于含蓄,这一特点在此幅作品中表现的比较明显。

观瀑图

夏  圭

闭扇  绢本  设色  纵

24.6厘米  横25.6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上部水墨绘淡墨远山,下部作山坡杂

树,溪水阁楼,两棵松树,笔法简劲、浑朴,用

墨潮润精严,刚劲雄健,但在刚性中含有一种清

逸之气。

松溪泛月图

夏  圭

团扇  绢本

纵24.7厘米

横25.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运用了十分简洁的构图方法,仅画几

棵松树、一只小船、一轮明月,便组合出一幅巧

妙的图画。画面大量留出空白,  以表现水天的

辽阔,用最少的笔墨,画出了深远的意境。

钱塘秋潮图

夏  圭

团扇  绢本  设色

苏州市博物馆藏

纵25.2厘米  横25.6厘米

   
此图绘钱塘江秋潮初至时翻滚奔腾的景象。整幅画面色

彩鲜丽。远处峰岫,黛青隐隐,近景崖石,杂树交织,中间则

白浪滔滔,气势磅礴。图中的树、石、浪潮全用中锋勾勒,跳

跃有力,且富节奏感,是马夏画派的典型面目。

岩关古寺图

贾师古

册页  绢本  浅设色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夜幕将降,  夕辉犹存,上半部完全空白,构图学马

远“一角”的形式。山石皴法,杂用短钉头,长括铁、小斧劈

诸皴法,由于夕照偏西,山体黝黑,石块画得岐蹭坚凝。山端

耸有几棵罗汉青松和一批古杉,石骨披满劲硬的山草,通幅

上色,  染以汁绿,  山石的中央一段用赫石水亮出,遂觉森严

气氛中有了点媚柔态,这是作者创作部署独具匠心处。

    贾师古,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汴(今河南开封)人,善

画道释人物,师法李公麟。高宗绍兴(侧引—1,62)时为画院祗

候。白描人物,颇得闲逸自在之状。尝作《归去来图》,有所

谓“一笔法”,甚古雅。梁楷为其高足,名过其师。传世作品

有《岩关古寺图》等。

秋山烟霭图

阎次于

册页  绢本  浅设色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纵21.3厘米  横24.6厘米

 
  此用水墨绘淡墨远山,烟霭朦朦,若隐若现。下部作山坡

秋树,  山坡处用笔勾出染色,  画树枝用劲硬笔法,但整幅画

面以水墨渲染为主,以墨色的浓淡分出层次,有“岚顶柔和”

的风格,近乎秀润清真。

    阎;欠于,  生卒年不详,  阎次平之弟。于孝宗隆兴初被补

为承务郎,后亦为画院祗候。次于亦传家学,画山水人物,工

于画牛。然水平尚逊于次平。

芙蓉水鸟图

梁  楷

页 绢本 设色 纵25.1/厘米 横25.1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一对鸳鸯在水池中玩耍,小鸟停在树枝间顾盼生

姿。在构图上鸳鸯、树等主体景物偏右,打破了对称的格局。

画法上小鸟用墨白二色细笔勾描,树枝勾勒后渲染,鸳鸯背

部、劲部、腹部分别用各种颜色晕染,整幅画面精工秀美。

    梁楷,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祖上为东平(今属山东)人,

居钱塘(今浙江杭州)。贾师古弟子。工画人物、佛道、鬼神,

兼善山水、花鸟。有出蓝之誉。宁宗嘉泰(1201—1204)时为画

院待诏,并赐佩金带。性格豪放不羁,不耐画院规矩,人称

“梁风(疯)子”。画分两体:一日“细笔”,宗法唐代吴道子、北

宋李公麟,衣褶用尖笔作细长撇捺,转折劲利,称“折芦描”;

一曰“减笔”,继承五代石格,寥寥数笔,概括飘逸。对明清

的许多画家有很大影响。传世作品有《秋柳双鸦图》、《八高

僧故事图》和《泼墨仙人图》。

山阁晴岚图

佚  名

页  绢本  设色  纵25.8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横20.1厘米


    图中上部危峰挺立,远处楼阁掩映,城廓隐约可见。构

图采取景观一角,是典型的南宋画风。画山石先以勾出然后

用水墨渲染。

雪涧盘车图

佚  名

页  绢本  设色  纵23.5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横21.7厘米

   
此图绘旅人和牛车队走在崎岖曲折的山径途中。同时用

初冬萧瑟的雪霁山景加以烘托,情景交融,使人联想到画外

千里征途的艰辛景色。全图结构谨严,  写实功力深厚,是南

宋院画中的杰出小品。

奇峰万木图

佚  名

团扇  绢本  设色

纵24.4厘米

横25.8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背景用淡墨烘染,有朦胧之感,颇具诗意。

图中近、远的山峰,遥遥相对,山峰上密布着叶

树。画法用短笔勾斫,构图新颖。

荷汀水阁图

佚  名

团扇  绢本  设色

纵22.9厘米

横24.1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夏季时江上景色,写江岸叶

树、荷塘楼阁,背景用山林加以烘托,

显得格外幽静。宋代院体山水画,对

自然景物有很高的刻画能力。

柳塘呼犊图

佚  名

团扇  绢本  设色

纵24.9厘米

横26.6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就素材而论,其实所画的不过是历代都有

人愿画的生产工具、人们爱好的动物——牛。可

是,能够这样确切地活生生地把特殊状况之下

的牛的神态描写出来,构成了特殊的境界,在

一般画牛的作品中还不是容易见到的。作者生

动地表现了老农与牛之间的情感神态。

雪涧盘车图

佚  名

页  绢本  设色  纵23.5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横21.7厘米

 
  此图绘旅人和牛车队走在崎岖曲折的山径途中。同时用

初冬萧瑟的雪霁山景加以烘托,情景交融,使人联想到画外

千里征途的艰辛景色。全图结构谨严,  写实功力深厚,是南

宋院画中的杰出小品。

秋塘凫雁图

佚  名

团扇  绢本  设色

纵24.7厘米

横25.1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的画面上,一只体硕脯满、翼羽华丽的

野鸭独立于临水岸边,平静的河水上飘着片片

芙蓉叶,霜晴溪碧,秋意浓郁,充满了一种自然

清新之趣。其用笔极为工致,画法以水墨为主。

 元画精选

枯木竹石图

李衍

立轴  绢本  水墨  纵160.1厘米  横85.8厘米

(美)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藏


图中画枯树三株,近处一株高大伟岸、粗干繁枝、虬

曲多姿。另外两株较为矮小,分立左右,相互穿插。坡石

平缓,杂草丛生,竹影依稀。对岸一抹浅滩,使画面空间

开阔深远。全图笔墨沉雄,布局匀整,意境萧疏淡远。

    李衍(1 245—1 320),元初画家。宇仲宾,号息斋道

人,蓟丘(今北京)人。少孤贫,20余

松荫会琴图

赵孟顺

立轴  绢本  设色

纵136.5厘米

横61厘米

(美)私人藏


    此图风格承北宋青绿山水画风。

石边水畔,古松虬曲偃蹇。高士抚琴

动操,知音端坐聆听,悠然神会。侍童

侧立,神态专注。远山坡势平缓,渐入

烟霭。图以青绿设色,坡脚敷以赭石。

右上冯子振跋:“……虞伯士过访,

携示赵子昂会琴图,相与嗟赏……”

图中部右侧有“郭衢附鉴定”款并跋。

松亭图

曹知白

轴  纸本  水墨  纵48厘米

(法)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藏

横36.4厘米

 
  此图盈幅写长松数株,高大伟岸,虬曲多姿,用笔沉着

老练,极具笔力,尤其是松针用线刚劲有力,  画法类李、郭

而有变化。在一片空旷的平地上,远处有低矮草亭,  空无一

人,萧疏而外兼有简远之趣。本图布局以奇制胜,平远幽深,

应为其晚年作品。时人评知白“风流文彩,不减古人,”可见他

是个生活闲适、才情横溢的文人士大夫,这一点在图中也可

以感觉到。

秋舸清啸图

盛  懋

立轴  绢本

上海博物馆藏

设色  纵167.5厘米  横102.4厘米

 
  图绘远景山峦平缓,近岸陂陀上树木列植,枝叶茂盛。一

艘篷舟缓缓驶来,舟首一位逸士正仰天长啸,身前置放酒皿

瓷碗,身后古玩横陈,船尾一童子摇橹。从此逸士的形象看,

可能是魏晋时“嗜酒能啸”并善鼓琴的“竹林七贤”之一阮

籍的写照。图中树石、远岸画法学董源、  巨然,人物设色取

唐人法,描线细劲。画风与盛氏至正辛卯(1 351年)所作的《沧

江横琴图》颇为一致。

松溪钓艇图

赵  雍

卷  纸本  墨笔  纵30厘米  横52.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近处画苍松两株,参天而立,枯疏的荆棘和阔叶

的杂树穿插其间。对岸环山起伏连绵,远接天际。一渔

父舟中垂钓,意境清幽旷远。图中笔墨清润厚重,得家

传韵致,为赵雍山水画杰作。图左上自识“至正廿年二

月既望仲穆画”,时年72岁。

          赵雍(1 289—约1 3 6 0),元代书画家。字仲穆,湖州

(今属浙江)人。赵孟顺次子。以父荫入仕,官至集贤待制、

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书画继承家学,赵孟顺尝为幻住庵

写金刚经未半,雍足成之,其联续处人莫能辨。擅山水,

尤精人物鞍马,亦作界画。书善正、行、草,亦长篆书。

精鉴赏。传世作品有《兰竹图》、《溪山渔隐》等(下图为局

部)。

幽篁秀石图

顾  安

立轴  绢本  墨笔  纵184厘米  横10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湖石危立,玲珑剔透;石后

丛篁林立,竹竿瘦劲,竹叶上仰,绰约

多姿;更有稚笋数双,穿插丛竹间,一

派春意盎然之景色。湖石带勾带染,

造型隽美,富有立体感和装饰味。笔

法道劲,浓淡相宜,为顾氏墨竹画之代

表作。自识“东淮顾安定之”。

    顾安(1 289—约1 365),元代画家。

字定之,号迂讷居。

林下鸣琴图

朱德润

立轴  绢本  设色

纵120.8厘米

横58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天旷气清,树叶尽落,群雁低徊。

三位高士坐长松下,一人抚琴,二人谈论

正浓,松风琴韵,表现了文人的逸兴。坡石

的形状与皴法以及蟹爪般的枯枝,显然从

郭熙的画法中来。此图虽借鉴宋人,用笔

却简括了许多,且画面的格调已属元人。

    朱德闰(1 294—1 365),元代画家。字

泽民,号睢阳散人,原籍睢阳(今河南商丘),

居昆山(今属江苏)。早年,得高克恭赏识,

经赵孟顺推荐,知遇英宗硕德八刺(1S21

—1 323),官至镇东行中书省儒提举。英宗

死,回家闲居近30年。一度出仕,不久又“以

疾免归”。善诗文,工书法,格调遒丽。擅山

水,初学许道宁,后法郭熙,多作溪山平远、

林木清森之景,重视观察自然,当北游居

庸关时,尝作“画笔记行稿”。传世作品有

《林下鸣琴图》、《秀野轩图》等。

松溪钓艇图

朱德润

卷纸本  墨笔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纵31.5厘米  横52.6厘米

   
图绘坡石间一株古松傍岸,老干盘屈势若虬龙。松旁杂

树、小草相衬。松前湖面空旷浩渺,远山一抹,遥接天际。一

叶轻舟载三人缓行于湖中,打破了画面的沉寂。图中松树用

笔尖劲爽利,坡石皴法婉和温润,浓淡有致。人物用白描法,

笔简神完。画风学李成和郭熙又有己意。图中自题诗日:“丑

石坐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试君眼力知多少,数到云

峰第几重。朱泽民。”

霜浦归渔图

唐  棣

立轴  绢本  设色  纵144厘米  横89.7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画坡石间乔松、枯木及杂树丛立,暮色已起,林边小

径上渔人负罾罩等渔具罢渔而归。丛树占据画幅的主要部分,

远处的丛林树梢在云霭中隐现,令人遐想。树石法自郭熙。并

立的乔松,虬曲多节疤的枯树,  杂树树叶或用夹叶法,或用

渍点法。人物线描熟练准确,形神俱得。作者虽为文人画家,

仍具相当写实功力。坡石的勾皴时见松动的飞白干笔,是时

代使然。

武夷放棹图

方从义

立轴  纸本  墨笔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纵74.4厘米 横27.8厘米

   
此图表现福建武夷山胜景。奇峰突起,山

下层林断岸,溪涧幽深,一叶轻舟飘流游览。

以草书笔法勾勒,兼以淡墨轻染,与常见水墨

云山画法不同。全幅布局奇特,得武夷九曲之

险。虽自谓仿巨然笔意,但更多的是方氏自己

的风格。本幅右上自识“武夷放棹”隶书四字。

左方又题“敬堇签宪周公,近采兰武夷,放棹

九曲,相别一年,令人翘企。因仿巨然笔意图

此,奉寄仲宣幸达之。至正己亥冬方壶寓乌石

山识。”

    方从义(约1502—1393),元末画家。上清

官道士。字无隅,号方壶、不芒道人、金门羽

客、鬼谷山人,贵溪(今属江西)人。奉正一道。

擅画云山墨戏,笔致跌宕,意境苍茫,颇得董

(源)、巨(然)、二米(米芾、米友仁)遗韵,在

“元四家”外,与高克恭齐名。能诗文,并工

古篆、隶书、章草。传世作品有《高高亭图》、

仆申岳琼林图》、《云山深处图》等。

六君子图

倪  瓒

立轴  纸本  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

纵64.3厘米  横46.6厘米

   
此图以平远的章法、淡逸疏朗的笔墨意趣

突出表现了六株挺拔的树木,列植江边陂陀上

的景象。这六株树分别为松、柏、樟、槐、楠、

榆,有其象征意义。土石层叠,连勾带皴,从

董源脱出,而参以方折之笔,树木用笔简洁疏

放,墨色浓淡变化得宜。江上远峦以乾笔皴擦,

给人一种空潆之感。自题一则,述作画经过。此

图作于至正五年(1 345),倪氏时年45岁。图中

黄公望诗题“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

颇。”

    倪瓒(约1 306-1 374),元末书画家、诗人。

初名埏,字元镇,号云林子、幻霞子、荆蛮民、

经锄隐者等,无锡(今属江苏)人。家豪富,筑

“云林堂”、“清闷阁”,收藏图书文玩,并为吟

诗作画之所。擅画水墨山水,宗法董源,参以

荆浩、关仝技法,用笔方折,创“折带皴”写

山石,画树木则兼师法李成。所作多取材于太

湖一带景色,疏林坡岸,浅水遥岑,意境清远

萧疏,自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用笔轻而

松,燥笔多,润笔少,墨色简淡,却厚重清温,

无纤细浮薄之感,能以淡墨简笔,有神地笼罩

住整个画面,识者谓其“天真幽淡,似嫩实苍。”

这种“简中寓繁”的风格,对明清文人水墨山

水画影响颇大。后人把他和黄公望、吴镇、王

蒙合称为“元四家”。传世作品有《杜陵诗意

图》、《狮子林图》、《渔庄秋霁图》和《六君子

图》等。

容膝斋图

倪  瓒

立轴  纸本 水墨

纵74.4厘米

横35.5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写的是江南春景,平远山水。近处

为山石陂陀,林木萧疏,中幅为湖光波色,

图上侧远岫遥岑,横于波际。这种三段式

的构图,是倪瓒山水的特征之一。其山水

胎息于董源,矶头两点,石上横拖披麻,皴

法清逸。其树法参差变化,结体有骨力,而

树头枝梢,每多生意。喜多作枯树,擦以枯

笔,墨色浓淡错综而滋润浑厚。

幽涧寒松图

倪  瓒

立轴 纸本  墨笔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纵59.9厘米  横50.4厘米

 
  图绘疏树远岫,平岗流泉。笔墨简淡松秀,意境萧疏荒

寒。自识“秋暑多病喝,征夫怨行路,瑟瑟幽涧松,清阴满庭

户。寒泉溜崖石,白云集朝暮,怀哉如金玉,周子美无度。息

景以消遥,毋(此字黠去)笑言思与吾。逊学亲友,秋暑辞亲,

将事于役,因写幽涧寒松并题五言以赠。亦若招隐之意云耳。

七月十八日倪瓒。”从画的个人风格和题款分析,应为倪氏晚

年之作。

虞山林壑图(左)

倪  瓒

立轴  纸本  墨笔  纵94.6厘米  横34.9厘米

(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此画仍取一河两岸式的构图,但水中有五道洲渚及一组杂树,

远山近坡的淡墨皴染较多。画风较其典型作品繁密。与其盛年所

作《渔庄秋霁图》、《枫落吴江图》等用线勾括坡石的画法相比,此

图坡石皴擦善用乾笔,风格浑穆。应是倪氏晚期山水画的特点。

秋亭嘉树图(右)倪  瓒

立轴  纸本墨笔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纵134厘米  横34.3厘米

   
此画描绘秋山嘉树,沙碛孤亭。山石用折带皴,横笔点苔。画树取疏松之态,笔筒意赅。风格天真幽淡,意境荒寒。自题“七月六日……写秋亭嘉树图并诗以赠。”

水竹居图   倪  瓒

立轴  纸本  设色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纵48厘米  横28厘米

   
此图青绿设色绘江南初秋景色。远岫平林,山前溪水渚坡,坡上杂树五株,树后茅屋丛篁。画法谨严,用笔圆润浑厚,略有董、巨遗法。右上自识“至正三年癸末岁八月望日,  (高)进道过余林下,为言僦居苏州城东,有水竹之胜,因想像图此,并赋诗其上云:僦得城东二亩居,水光竹色照琴书。晨起开轩惊宿鸟,诗成洗研没游鱼。倪瓒题”。下钤“倪元镇氏”朱文方印一。至正三年癸末为(1 343),作者时年43岁。

夏山高隐图王  蒙

立轴  纸本  设色

横63.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设色画重山叠翠,瀑布孤悬,林荫繁荟,流泉下注。山中梵宇茅舍错落,屋堂内有高士侍童。笔墨湿润,  山峦披麻皴、解索皴并用,浓墨点苔,繁复厚重。树木用积墨法,局部以焦墨皴擦,苍郁烟润。构图虽繁密,但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实中求虚、疏密对比之法,画面雄奇苍浑,无迫塞之感。画风仿董巨而有所创新,为王蒙山水画之精品。

    王蒙,生年不详,卒于1 385年,元末画家。宇叔明,号香光居士,湖州(今属浙江)人。赵孟顺甥。元末官理问,  嗣弃官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黄鹤山,  自号黄鹤山樵。明初出任泰安(今属山东)知州厅事,尝与郭传、知聪观画于胡惟庸家,  洪武十八年 (]385)坐胡案累,死狱中。强记力学,善诗文、书法。工人物,尤擅山水,得外祖赵孟顺法,更参酌唐宋诸家,以董源、巨然为宗,纵逸多姿,逾越松雪规格,变古创法,自立门户。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元四家”,对明清及近代山水画影响甚大。

春山读书图

王  蒙

立轴纸本  设色

横55.5厘米纵132.4厘米

上海博物馆

   
此图章法缜密,崇冈叠起,长松成林,松荫下隐有茅屋数问,堂中人物端坐读易。水阁临溪,阁内有人倚栏远眺,一派春光淡怡之景。山石披麻、解索皴法互用,间以破笔、渴笔点苔。树干用笔古拙而灵活,  以淡赭略润树身及茅屋,颇为雅致。

青卞隐居图

王  蒙

立轴  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墨笔  

纵140厘米  横42.2厘米

   
此图绘画家家乡吴兴的卞山景色。山势峥嵘,重山复岭,林木茂密,悬瀑深溪,背山临流处结屋数间,堂内一人抱膝倚床而坐,表现了文人适性悠闲的隐居生活。此图深邃幽雅,纵逸多姿,技法融合董源、巨然、郭熙、赵孟顺等名家之长,干湿互用,披麻皴、解索皴、牛毛皴、卷云皴、浑点、圆点、破竹点、破墨点等灵活变化,形成和谐的统一。  图中繁密充盈,气势雄伟,表现了江南山岭浑厚苍润的特点。这是作者风格成熟期的精心之作。董其昌诗题为“天下第一王叔明”

具区林屋图

王  蒙

立轴 绢本  水墨纵68.7厘米  横42.5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蒙画山水师巨然,甚得用墨法,秀润可喜。皴法多作长线扭索状,已非巨然面貌,人谓“解索皴”,或谓之“游丝袅空皴”、“牛毛皴”。图中近景写溪岸,杂树乔林,茅庐数楹掩映于丛树间。全图境界幽深,具有静娴之致是与其隐居时的平静生活相吻合的。

(未完,待续......)

以上内容根据樵墨堂艺术资料库整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