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信策略:解禁减持压力到底有多大?悲观测算为1万亿

 大道至简64382 2016-04-06
我们的思考”系列之五解禁减持压力到底有多大?

  文章来源:安信策略作者:江金凤、徐彪
  【最严减持禁令4月8日到期?】去年股灾发生后,2015年7月8日证监会出台《18号文》,暂停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以下并称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监高)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股份,这有效缓解了去年集中抛售的压力,对引导股票交易恢复供需平衡、重塑投资者信心产生了正面作用。为避免《18号文》到期后出现减持高峰,稳定市场预期,又兼顾中长期供求平衡,满足大股东持股适度合理流动的需求,证监会1月8日出台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规定》),自2016年1月9日起施行。《减持规定》要求: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最后的结果是部分投资者误以为2016年4月8日又是一个解禁到期日。

  但需要说明的是《减持规定》的“三个月”是个动态概念,不是特指1月9日后的三个月内这一段时间,所以不会造成4月集中到期的风险。另外,协议转让也规定受让方比例不得低于5%。由于新规对大宗暂无直接约束,所以目前许多减持都通过大宗进行,今年3月公告455份减持227亿,其中183份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占比达40%。


  安信策略
  减持的测算:(我们在今年1月12日计算过一次,因为点位与目前接近,所以数值可供参考。)未来减持压力包括三个方面:
  1)今年定增到期的解禁供给;
  2)去年下半年定增到期但因为18号文未减持的延迟解禁供给;
  3)去年下半年大股东为稳定市场增持的股票六个月到期后的减持供给。

  根据这个我们做了测算:
  图一:2015年7月-12月救市增持市值

  图二:2016年月度理论定增到期解禁市值

  图三:2016年月度理论定增解禁市值+2015年下半年对应救市增持六个月到期的市值

  图四:2015年定增到期但未减持的市值(上半年基本减持完,下半年接近5500亿元未减持)

  安信策略
  考虑加上2015年下半年到期未减持的市值,2016年全年最大的理论减持规模供给为2.37万亿,其中7000亿全为机构参与的定增,1280亿全为大股东参与的定增,其他则为大股东、机构及自然人一起参与的定增。

  今年3月公告实际减持金额为227亿元,目前看股东的减持意愿不那么强,主要理由在于:
  1)新规对减持的限制影响还是比较明显;
  2)看股东历史减持行为,减持金额基本是随着市场上涨减持额才增加,在市场较低时减持意愿也较低,现在部分个股价格还在增发价格下方。(2015年5月、6月市场情绪最高的时候实际减持为1493亿、1285亿)。

  我们乐观按减持20%数据计算,则今年减持供给只为4743亿;中性按减持30%测算,则减持供给为7115亿;更悲观一些按减持50%测算,则减持供给为11858亿。总的来说,不管哪种情况,静态看12月减持供给压力最大,6月次之,而10月减持压力最小,7月、9月、10月相对减持压力也较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