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盖碗泡茶 茶有茶道|盖碗的由来与典故

 海纳百川cl 2016-04-07

茶有茶道,器亦当体其道。器道相宜,方能相得益彰。嗜茶者,爱品茗,好茶道,也极重茶器,无意或有意中体现和完成了茶器道与实用并重之目的。知茶香者,盖碗泡茶也。

盖碗泡茶 茶有茶道|盖碗的由来与典故 中国的茶具据《茶经》“四之器”记载,有25种,按其型一般可分为碗、盏、壶、杯等几类。选择何种茶具为佳,可根据各自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审美观念、所处环境,从方便适用着眼而各取所需。不过若从休闲鉴赏、品茗论道角度而言,却颇有区别,自有高下之分。盖碗大部分是陶瓷烧制的,由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套组成,堪与紫砂壶媲美。盖碗茶具常有名人绘的山水花鸟,碗内又绘避火图。

清代茶托花样繁多,有圆形、荷叶形、元宝形等。现如今,大家在很多电视剧中可以了解到,在清代的宫廷皇室、大家贵族以及高雅的茶馆,都重视喝盖碗茶。这也是茶在中国文化中的一种体现。盖碗泡茶 茶有茶道|盖碗的由来与典故 当代中国,盖碗茶广为流行的地方是四川省。盖碗是四川人最爱使用的饮茶工具之一。四川的盖碗也是由茶盖、茶碗、茶船三件组成。在四川的茶馆和寻常百姓家里,十有八九使用的茶具都是盖碗。如今在北京很多四川菜馆里,我们还会喝到四川的“八宝茶”,就是由普通的青茶加上红枣、桂圆、冰糖等,也是盖碗装的。菜馆里还会有茶博士,背后拎一大号铜壶。轻轻一斜,一股细流直冲碗底,顿时香气扑鼻。

从唐代开始,饮茶的专用茶盏逐渐普及,随之又发明了盏托。宋元沿袭,明清以来配以盏盖,于是形成了一盏、一盖、一碟式的三合一盖碗。用茶盏、盏盖和茶盏托(托住茶盏的小碟)这三位一体的盖碗作饮具有四大好处:

一是茶盏小于茶碗,且上大下小,注水方便,易于让茶叶沉淀于底;添水时茶叶上下翻滚,易于泡出茶汁。

二是茶盖隆起,而盖沿小于盅口,不易滑跌,便于凝聚茶香;还可用来遮挡茶沫,饮茶时不使茶沫沾唇。

三是有了茶托不会烫手,也可防止从茶盅溢出的水打湿衣服,因而在客来敬茶的礼仪上,以盖碗茶敬客更具敬意。

四是用盖碗作茶具,保温性更好。关于盏托的发明有一则小故事:唐代宗宝应年间,有一姓崔的官员,爱好饮茶,其女也有同好,且聪颖异常。因茶盏注入茶汤后,饮茶时很烫手,殊感不便。其女便想出一法,取一小碟垫托在盏下。但刚要喝时,杯子却滑动倾倒;遂又想一法,用腊在碟中做成一个同茶盏底大小一致的圆环,用以固定茶盏,这样饮茶时,茶盏既不会倾倒,又不致于烫手。后来演化成漆制品,称为“盏托”。此种一盏一托式的茶盏,既实用,又增添了茶盏的装饰效果,给人以庄重之感,遂流传至今。

宋代盏托的使用已相当普及,多为漆制品。明代后又在盏上加盖,既增加了茶盏的保温性,使之更好地浸泡出茶叶中的茶汁,又增加了茶盏的保洁性,还可防止尘埃的侵入。品饮时,一手托盏,一手持盖,还可用茶盖拂动漂在茶汤面上的茶叶,更增添一份喝茶的情趣。

盖碗泡茶 茶有茶道|盖碗的由来与典故 盖碗泡茶的好处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中国人喝茶讲究喝热茶,方能沁脾、提神、清心。盖碗茶,可以说真正把饮茶艺术实用化了。

盖碗泡茶 茶有茶道|盖碗的由来与典故

茶碗上大下小,盖入碗内喝茶时不易滑落,下面有茶船避免烫到手。左手端起茶船,重心平稳,不必揭盖,半张半合,就可以从茶碗与茶盖缝隙间细吮茶水,还可用杯盖遮挡茶叶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腾出来的右手,可以拿茶盖在水面刮动,叫做翻江倒海,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盖碗泡茶法是一种最为节省时间的喝茶法,没有很多讲究。它是单次、短时间、个人用的最简便的品茗茶具。

盖碗泡茶 茶有茶道|盖碗的由来与典故

它优于紫砂壶的第一大好处就是:盖碗泡茶泡得多、时间短。另外,盖碗宜于保温。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盖碗泡茶需要注意的是,盖碗泡茶不能像用壶那样一次七八泡,一般盖碗只泡一两次,茶叶就老了。有条件的茶友最好还是配着公道杯来泡,虽然麻烦一点,但不会浪费茶。

盖碗泡茶 茶有茶道|盖碗的由来与典故

盖碗可以控制盖口的大小,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茶汤沥尽,叶底一目了然,它不添加什么,也不隐去什 么。紫砂壶用对了确实可以出神入化,但必须要熟知每把壶的壶性。一把壶只能泡一种茶,甚至一款茶,局限比较大。便宜的盖碗几块钱就可以买一个,但是好的盖碗并不比紫砂壶便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