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科晨读会—1、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治分析,2、How to predict ...

 渐近故乡时 2016-04-07

1、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治分析

主讲人:梁伟强 研究生


2、How to predict osteoporotic fracture

主讲人:祝晟 研究生


时间:2016年4月7日7:00-7:30

地点:外科楼8层会议室

欢迎感兴趣的各位骨科同道参加!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晨读会,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我们坚持在周四清晨7点-7点半进行学术交流。我们学习的动力来自于一种责任感。

If you don’t know something, you may hurt your patients.

恶疾难除常有恨,冰心易负愧无知。


责任编辑    姜鹏翔

相关阅读

椎间盘源性腰痛简介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不涉及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它指由腰椎间盘自身内部结构的变化引起的腰痛,椎间盘外部结构是正常的,它的病理学特征是通过纤维环的放射性裂隙和随之的血管化肉芽组织和伤害性神经纤维沿着撕裂长入的组织修复过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特征性表现是顽固的深部轴向腰痛,可以累及臀部和大腿,伴或不伴根性症状或体征。吸烟者、肥胖者、久坐工作者、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尤其是从事重复抬举工作和暴露于振动环境下,会显著增加椎间盘源性腰痛发病的危险。

腰椎X线片通常被作为原始的筛选工具,但诊断不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X线片可决定有无腰椎滑脱、压缩骨折、骶髂关节硬化、一些骨疾病或其它潜在的腰椎疾病。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在MRI上通常显示椎间盘退变,即所谓的“黑椎间盘”。磁共振上显示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区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通常表示纤维环破裂,组织学上代表血管化肉芽组织。

国际疼痛分类研究学会制定的IDD诊断标准为椎间盘造影术产生疼痛复制,椎间盘造影术后CT(CTD)示椎间盘破裂,至少1个邻近椎间盘无疼痛复制。

   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传统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或者外科手术。药理学治疗的目的是止痛效果,通常包括止痛药、非类固醇抗炎药物、肌肉松弛剂等,但疗效尤其是长期疗效多不确定。理疗、锻炼,按摩和腰痛学校似乎有一些效果,但不确定这些疗效是否能够长期维持。作为治疗选择,瞄准改变椎间盘内力学环境或去除椎间盘内神经分布的椎间盘内治疗,如电热纤维环成形术或射频能治疗最近几年被提倡,但缺乏支持这些治疗的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    姜鹏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