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用的指法与手法

 红尘难修修红尘 2016-04-07

 常用的指法与手法
本疗法以指法为主,而指法中又注重于点穴,除下列陈述的八种指法外,还配合传统的推拿。按摩中的揉、搓、捻、抹、滚、摇、抖、擦等手法于治疗之中。


1.指法
(1)一指点 用大拇指、食指或中指在选定的穴位或区域,朝一定的方向用力适度地按压。其特点是指尖与肌表接触面小,有苏醒、镇静、调和气血、回阳、疏通经络、止痛的作用。
(2)剑指点用食指和中指指尖同时在选定的穴位或区域,朝一定的方向或双向施行按压滑行。其有激发、导引经气、消除硬结、促使粘连组织分离的作用,因大拇指常常搭在无名指上,形状似剑,有长驱直入之义,故名日剑指。其特点是与肌表接触面比单指点大,沉稳而灵活。
(3)撮指点并拢五指,使指尖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在选定的穴位或区域用力按压、旋转,刺激面比单指、剑指大,常常作用于人体肌肉丰厚处。深部组织粘连及大面积的血瘀、肿胀区域,深沉而不凝滞。
(4)弹筋用拇指与食指或拇指与食、中指,将肌肉或肌腱、神经束迅速提起放下。其有活泼气血、扩张血管、镇静、解除肌肉紧张和痉挛的作用。
(5)分筋用双手拇指或单拇指的指端深压伤处垂直地左右拨动韧带、肌纤维。其有分离严重粘连、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多用于四肢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慢性损伤。


(6)理筋用双拇指或单拇指的指腹压于受伤部位,顺着韧带、肌纤维或神经的走行方向,用平稳的劲力,缓缓地自上而下移动。如有移位应先扶正,再顺着纤维方向复平。其有改善血液循环,送筋归位的作用,用于急性损伤的初期,也可用于各种手法之间的连接手法。
(7)震颤法用单指或双指、双掌,节律性地轻重交替持续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振颤、热感觉的手法。其有导引经气、开窍、止痛、中和痉挛的作用;具有温补虚寒、燥湿的特点。
(8)打法用双掌、双拳或侧掌用劲轻重有度、灵活柔软地在患者适当的穴位,有节奏地切、拍、击、叩的手法。其有镇静、消除疲乏的作用。因打法施用的部位不同,还具有不同程度的活血逐瘀、生新的作用·
本疗法的指法与手法还可根据病证的不同,灵活合理地搭配成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运用于临床治疗之中。
2.八法
(1)汗法其特点是以点穴为主,且手劲峻猛,取穴密集,与抹、抖、拿、捏等手法配合较为密切。如风寒感冒或久寒客于肌表、腠理均用此法。
(2)吐法宜用一指探入患者喉咽;以另一手掌外托于其胃脘部发力催翻胃体,让其一吐为快。如内宿风湿、痰痞、秽涎或胃中积食不下,或误服毒品均用此法。吐后应予揉、摩、抚、捻等手法,使其尽快恢复正常,或饮白开水100毫升以顺气和胃。
(3)下法多以中、轻度力,单指或双指点穴,以刺激胃肠感应点,迫使其蠕动,以加速大小便的排泄;下法还包括沉降气机、缓冲的一些推、抹手法。泻下手法施用前后均应服适量白开水,以察二便通利情况,再决定是否采用其他方法施治。


(4)和法乃利用两时辰之间的气血走注方向相会之势,以震颤、剑指等手法,困势利导,使其相互冲突、枉行的气血矫正,以化解病证的方法,多与分筋、理筋等手法同用。
(5)温法是一种以双掌贴于患部组织或内脏相属体表区域用力按压的方法.多与推、揉、摩、震颤等温热手法同用,适用于表虚内寒、久寒入筋、久寒入宫、内脏中虚不足以温、润周身经脉的病证。
(6)清法乃是先用重度力点穴的指法,以散结、散热、散温、散风,后用民间开盘子0手法密切配合以清理为主的祛邪扶正的治疗方法。
(7)消法乃导之义,先用轻、中度力指法点穴,后结合患者深呼吸的吐纳,以消邪存正的一种治疗方法。

 (8)补法:除少数运用揉摩手法外,大多数用双掌交替揉摩、治疗虚脱、大出血、脱阳症等多用此法。
以上各类指针法、手法,为了能够正确运用于治疗之中,术者应经常在自己的胸、腹、四肢做各种练习,认真体味、揣摩、达到操作娴熟、自如为止,即所谓“手到心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