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招:适时的鼓励

 monomurmurs 2016-04-07
第三招:适时的鼓励
2016.02.05 12:03阅读51
鼓励促使更积极的要求自己。

MAIN IDEA

每次下定决心不要拖延,未来就更容易做到同样的事。拖延的恶习可以通过学习来排除,就好像习惯养成也是通过学习而来,只不过两者结果相反罢了。


鞭策法与鼓励法

使用鞭策法激励自己展开行动,方法则是要全心思考,如果不说到做到,可能会导致哪些问题。

使用鼓励法,则要把重心放在想要获得的奖励上。奖励会变得非常有吸引力,使大家士气高昂并且采取行动,努力争取奖励。

大家都很熟悉鞭策的激励方法,使得我们一面临困难的工作,就会自然而然想起要运用鞭策法。克服拖延也会发生同样状况,我们自然会倾向于思考:如果不做会发生什么问题。然而许多研究显示,如果在心理上期待成功的奖励,而不是设法在孤立无援和焦虑的气氛之下完成工作,工作起来就会更有耐性,也会更有效率。


奖励更能鼓舞士气

奖励属于心理学中自我强化的方法。奖励不是目的,而是激励手段,可以借由自我奖励体验成功的感觉,强化自信心,并积极挖掘学习潜力。美国西点军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让学生明白,不会因为完成任务而得到长官的称赞。西点军校鼓励学生自我奖励,学校会提供各种环境和经验,让学生学习从良好的表现中获得内心的满足与成就感,不是只为了长官的称赞,而是不断追求完美。

那么实际上到底该怎么做?

想出丰硕的奖励,项目完成犒赏自己——奖励一定要是自己喜欢的,也就是说这些奖励可能只能激励自己,其他人不一定会被吸引。

项目进行不同时期的奖励——可以在项目达成25%、50%和75%的时候,买点小东西送给自己。

记下自己想到的奖励——这样才能确实按照想法进行,并且真正给自己应有的奖励。

坐下来排定时间,为自己争取第一项里程碑的奖励——与其设法安排一长段时间不受干扰,不如善用时时冒出来的一小段时间,这些时间通常都被浪费掉了。

不断努力,逐步排出更多时间进行项目——设法每天都达成一些进展,不要等到自己有一长段时间的时候才进行。

不断在各项短期工作之中,加进令人愉悦的活动——这样才更有可能每天都进行这项项目,不会搁在一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