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只碗造型精巧流畅,粉彩鲜艳雅致
清明,是一个浸润在诗词意境中的节日。自先秦起,描写清明的诗词曲赋多得不计其数,其中唐代诗人杜牧的绝句《清明》更是被后人推崇有加。后人根据这首诗描绘的意境创作出大量的艺术品,画作、陶瓷、雕刻等,一只清代道光年间的诗意清明粉彩碗就是其中一件不可多得的传世佳品。
这只粉彩碗,高60 mm,碗口直径150 mm,重约0.26千克,瓷质细密,釉色亮丽,浑然一体,无丝毫瑕疵。碗心绘有清代官窑常见的青花花卉图,碗壁化用了杜牧《清明》一诗的意境,早春夜雨后,杏花处处开。远处杨柳依依,河边绿草茵茵。一位老者撑着雨伞,从小桥的另一端缓缓走来。正是晌午时分,劳累饥渴,老者停下脚步,向路边一位玩耍的孩童打听道路。绿衫红裤的孩童太小了,实在说不清楚,只好请远处那位骑在牛背上的玩伴帮忙,牧童手持横笛,端坐在牛背上,热情地给老者指引,顺着他的手指望去,田舍俨然处,一面酒旗在风中隐隐可见。碗底有“大清道光年制”三行篆书落款。整只碗造型精巧流畅,粉彩鲜艳雅致,人物栩栩如生。
粉彩,又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清代开始流行。主要的工艺流程是在烧好的白底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产生粉润柔和的质感。道光年间的粉彩瓷借鉴传统国画的写意笔法,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技巧,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显得浓淡相宜,层次分明。
一碗粉彩意,千载清明情。当“清明”遇上粉彩,就会折射出一种独具魅力的韵味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