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我想,来过周庄的女作家一定有很多,有名的,无名的,最让人关注的还是茶楼招牌上的名字。理由很简单,因为她是三毛。 ![]() 好多游人都会被这个招牌吸引,慕名而来,或是进茶楼坐一坐,或是在茶楼门前留影。 至于那些三毛的拥趸,会怀着一颗朝圣的心,虔诚地注视这间茶楼,在作家留下足迹的地方浮想联翩。![]() 她是一个喜欢行走的人,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万水千山走遍。 一九八一年回台湾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一九八四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 三毛是个传奇女人,好多人喜欢三毛,不完全是因为她的作品,也包括她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当然还有她与荷西的浪漫爱情。 ![]() 初识荷西时,三毛正马德里上大学三年级,而荷西只不过她学校附近就读的一名高中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也就是圣诞节晚上,荷西在她所居住的公寓楼下等她,送上节日礼物与祝福!那时三毛根本没有对比自己小几岁的荷西产生任何想法,而心底里却有一丝虚荣:哇!天下竟然有如此帅气的男孩?! 荷西经常逃课来看她,直到有一天,荷西一脸认真地说,ECHO,你等我结婚好吗?六年!四年大学,二年服兵役!好不好? ![]() 再次得荷西的消息是六年后,荷西托一个朋友捎来他的近照和一封信。照片上的帅小伙正在河里捉鱼,留一脸的大胡子在阳光下灿烂地笑。三毛也没太在意,只是感觉:荷西长大了! 七个月后,三毛与荷西举行公证结婚,开始他们幸福的爱情之旅。 荷西的大部分工作是作一名潜水工程师。 三毛婚后七年,陈爸爸和陈妈妈远道飞来欧洲探望女儿和女婿。就在送别三毛父母的那一个夏天,三毛陪同双亲飞离岛上,而荷西也送他们到了机场,嘱三毛早点回来!可是,这便成了永诀!!三毛终生的最爱就这样在几天后长眠——荷西潜水时出了意外,年仅三十岁。 ![]() 1989年4月,周庄来了一位不平常的客人,她就是台湾女作家三毛。作为一个走过千山万水的人,三毛在这里流下了回家游子的泪水,并用相机带走了这里的油菜花、这里的乡情。这一次三毛悄悄地来,悄悄地走。当她与周庄作家张奇寒书信往来,相约再游周庄时,她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 这是我拍的茶楼。我见到了茶楼主人张奇寒,一位样子很儒雅的老先生。当时我不知道他的身份,只是与他相互对视一下,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 关于三毛与茶楼的故事,依然是回到苏州旅馆后在书上看到的。![]() ![]() 三毛来过周庄,但只是一个匆匆的背影,没有留下文字,也没有留下影像,只是在这块土地上印下了她一串履痕。 ![]() 关于三毛与周庄,只是当年一些人的记忆—— 三毛一到周庄就哭了。 三毛说,她到了周庄,才真的觉得是回家了。 三毛曾想过在周庄养老。 可是周庄没有等到她再回来。 ![]() 荷西的朋友也曾来过三毛茶楼,茶楼主人留下了张珍贵的合影。 ![]() 茶楼主人是个很用心的人。他将自己搜集的与三毛有关的图片都镶在镜框里,悬挂在茶楼内,供茶客欣赏。 ![]() 三毛本身就是一个谜,没有人猜得出她的心思。 三毛来了,三毛走了,没有留下令人期待的文字。 我在网上反复地查,最后证实三毛确实没有写过关于周庄的文字。 ![]() 有人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 周庄还在那里。 ECHO你在哪里? 我站在三毛茶楼前,心绪万千。 多么遗憾, 不曾见你一面。 我将周庄的石板路一一踏过。 想象着哪一块上,也曾有你的足迹。 我将周庄的小桥一一走过。 想象你当初是怎样的心情。 周庄依旧有穿着蓝布衫的船娘。 摇着蓬船,依依呀呀的唱着吴音。 我坐在双桥上,静静的听。 我后悔没有留宿一晚, 也许入夜时的桨声灯影里, 会有ECHO入梦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