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观]马云最大的贵人,可能是这个男孩

 老梧桐 2016-04-07

近日,外国作者邓肯·克拉克出版新书——《阿里巴巴:马云的基业》(Alibaba: The House that Jack Ma Built),揭露了幼年马云与外国小伙伴一段鲜为人知的私交,书中暗示,这场跨国友谊给马云的人生带来转折,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今天的马云。

1980年,澳大利亚男孩大卫·莫里(David Morley)随家人到中国杭州旅游,一名瘦弱的本地男孩凑过来问好,男孩希望跟他对话,练习英语。就这样,莫里跟马云成了笔友。

马云和大卫

这场际遇,改变了马云的人生。

后来马云受莫里一家之邀去了澳大利亚,所见所闻令他大开眼界。在莫里一家的帮助下,马云练就了英语本领,为他之后的美国之行铺平道路。在美国,马云接触到因特网,并受此启发,创立了自己的互联网公司。

老莫里曾开玩笑,说他可能在无意间启发了日后的中国首富。

这虽是玩笑话,但不可否认的是,莫里一家与马云交往甚笃,据说马云人生第一套房子,就是老莫里(肯·莫里)买的。

这段往事,马云的助理陈伟曾在《这还是马云》一书中做过还原:

提起马云的过去,肯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很多人都知道马云考大学考了3年,但很少人知道他曾风雨无阻10多年每天在西湖边读英语,和外国人交流。

肯是澳大利亚人,是马云很小的时候就在西湖边结识的朋友,他们情同父子。肯曾邀请马云去过澳大利亚,到了那边马云才发现,资本主义并不是他原先想象中那么水深火热,也用不着我们去拯救。相反,如果我们不迅速发展,我们恐怕将“被拯救”。在澳大利亚,让马云记忆较深的还有一件事,就是公园里居然有很多人在打太极,这是马云最喜欢的健身运动。

肯有时也来英语班作客。那时他已年过古稀,但依然健壮。这样我们班里就有一男一女,一中一外两个老人了。

他话里有很多俚语,我们不懂,马云会帮助解释。比如,“非常好”这个词,他会说血淋淋地好(bloodywonderful)。

他手指很粗,用电脑打字时经常要用一根筷子,否则就会一次打出两个字母。

1998年马云在北京工作,肯来杭州时马云让我接待他。有一个星期,我去哪儿都带上他,吃完晚饭才送他回宾馆。我自以为接待得不错,可他却向马云“投诉”我总是酒后驾驶,屡劝不改。当时我不以为意,现在想来是我错了。

马云是个很念旧的人,肯已过世好多年了,但马云的家里和办公室里一直放着他与肯的合影。

(编辑:冯可萍 凤凰新闻客户端)

(一分钟看懂地球上的新鲜事,关注[世界观],微信号:shijieguan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