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_脚气】脚气≠脚气病,不要傻傻分不清

 women1413 2016-04-07
杏花岛作者:孙学达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身边的人提起脚气、香港脚、脚癣这些病名,但是你真的分得清楚吗?这些病统称为“脚气”吗?其实还有一种病叫“脚气病”呢!


  脚气是真菌感染导致的

  脚气,也叫脚癣、香港脚,它的本质是一种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可以传染。脚气发病的部位是局限性的,一般是在脚部,但是真菌喜欢在温暖潮湿、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生存,所以脚气其实可以传染到自身的其他部位,称之为“体癣”、“股癣”等,亦可以传染给其他人。发病部位的共同症状包括:皮损边界清楚,逐渐向周围扩展,瘙痒难耐,搔抓可出现糜烂、渗出液,或可形成脓疱,严重的还会大面积感染。需借助外用药物及时杀灭真菌。


  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造成的

  脚气病,它的本质是维生素B1缺乏症,不会传染。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长期缺乏可引起脚气病。易患人群通常是长期以精白米为主食,而又缺乏其它副食补充者;婴儿型脚气病通常发生在2~5个月,原因则是母亲缺乏维生素B1,给婴儿哺乳导致其维生素B1亦不足。脚气病的临床表现,可就不是单纯的局部表现了,而是全身性的。

  “脚气病”有干性、湿性之分

  “干性脚气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烦燥、全身无力、下肢沉重、四肢末端感觉麻木。肌肉酸痛,有压痛,以小腿肚的腓肠肌最明显,上、下肢肌无力,出现手、足下垂,严重者出现肌肉萎缩、麻木,膝反射降低或消失,常表现为对称性。婴幼儿还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失音。

  “湿性脚气病”的标志性症状就是浮肿,多见于足踝,严重者整个下肢水肿。同时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并有右心室扩大,常可导致心力衰竭。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叫做“婴儿型脚气病(脑型)”,主要表现为:食欲不佳、呕吐、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心率快甚至突然死亡。


  预防脚气病很简单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种类的丰富,脚气病的发病率已经很低了。对于脚气病的预防以及治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吃维生素B1营养剂,或食用含有丰富维生素B1的食物,如:葵花籽仁、花生、大豆粉、瘦猪肉、粗粮、米糠、全麦、燕麦等。

  其实早在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医书《千金方》中就记载用赤小豆、乌豆、大豆等治疗脚气病,还用谷皮(褚树皮)煮粥常吃以预防脚气病。孙思邈认为:“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遗疾者,可谓良工。”意思就是讲,那种能用食物就可以为人解决病痛的医生,才是好医生啊!

  (孙学达,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在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