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凯文·凯利:未来20年这3大技术会改变我们的世界

 HPIli 2016-04-07


本文来源:DoNews


4月3日上午的E.IF能源互联网创新大会上,互联网教父凯文·凯利(以下简称“KK”)发表题为《未来十年绝对趋势》的主旨演讲。他提出未来二十年认知、虚拟、追踪这三大技术方面的趋势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未来世界。这些技术的实现是一代人的事情,而不是速生。

在认知方面,KK指出,未来AI以后会成为日用的商品,怎么创意性用它,往往变成更关键的事情,变成AI X。网络人工智能会自我学习,会自我不断完善,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为我们服务,人类加上人工智能加上机器人:机器人为我们创造很多新的职业位,不会跟你抢,虽然会有有很多冲突或者心理上不接受,但是不断创造技术,AI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多工作。

虚拟现实方面,分为两种虚拟现实:第一代旋转式虚拟现实第二代漫游式虚拟现实。未来人们更需要漫游式虚拟现实,未来虚拟现实的趋势呈体验式。他指出,虚拟现实将是最社交化的社交媒体 虚拟现实的价值会非常大。

追踪方面,未来五六十年,可追踪设备会陆续出现,这谢些设备将在健康医疗、双向监督、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KK同时表示,目前所有的技术都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我们尚处在开始的开始”,最伟大的产品还没发明出来,还可以重新定义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还没有形成,一切都还“为时未晚”。(完)

附凯文·凯利演讲实录:

大家好!很高兴来到这里,我非常喜欢来中国,很爱来中国,那么我在这里一直很想了解在中国发生的各种情况,因为在中国现在有很多真正创新都在进行当中,而且我也在想看中国给大家带来的路子是怎样的?吉里米·里夫金刚才跟我们说,中国未来会引领世界,中国也在做很多设计,这些设计是怎么样的?我很想知道,我也一直观察,在技术方面在硅谷不断向全世界溢出。我写一个书《必然》是长期的演进趋势,从现在开始到未来至少二十年,我们看到这个趋势很重要的就是,有这样一些时尚的流行,比如BAT会不会继续主导呢?Facebook会不会继续来到中国呢?这不是我们讲的趋势,我们讲的技术趋势,是必然发生的趋势。

我今天会讲三个趋势,我觉得没有开创性、有利、颠覆性的,也许不是未来五年而是十到二十年必然发生的事情。当然看起来有点远,但是我同意吉里米·里夫金说的,我觉得这是一个一代人的事情,而不是一个速生的事情,可能花上一代人实现,尽管时间很长,但是它依旧一代人时间而已。

在1970年代的时候,我当时见到一台电脑,跟这个屋子这么大,耗的电特别大,我说未来四十年,每两年电脑会体积减一半、速度提一倍,我当时不需要告诉你,以后会有IBM或者微软,未来四十年当中从那时候起,所有电脑都会变得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你只要知道这个趋势就行了,不一定知道哪个公司干的,只要知道电脑变的高效,会由此改变就行。当时你能相信这样的变化吗?看到这么大的电脑能相信今天吗?只有到最近十年,大家才真正意识到这个事情真的出现,我们手上电脑真的很小,所以我们现在才越来越多利用起这些技术。

我现在就要讲一讲,从现在开始到未来又可能出现的变化和技术,所以我觉得会有这样的技术影响我们未来:

第一、认知。

我用很花哨的形容词,从认知到认知革命,大家有iPhone手机很熟悉,会跟你对话,或者有其他类似的软件,现在的AI和过去不一样,他们有机器学习了。但是50年前我们不叫AI,现在用它在医院做很多事情,比如分析X光的照片,而且很多分析结果可以拿到法院上当出庭证据,还有自动驾驶,我们知道现在开飞机只有起飞降落这几分钟是人开的,中间都是机器开的。我们还有计算机电动刹车,现在很多电脑的刹车都是机器辅助刹,刹的比人好、更安全。我们对成熟技术就是润物细无声,当时150年前技术革命,马达非常大的,声音很大,过去一个马达动力机像一栋楼一样,现在动力驱动装置越来越小,我们屋子好多马达驱动,但是你见不到它,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

而互联网也是一样,我们现在在玩电子游戏的时候,电脑控制你的伙伴,他玩的比你还好,还有深蓝电脑,当时深蓝电脑打败卡斯托罗夫,现在甚至还有医学上边利用电脑诊断分析,医学诊断已经做的很好了,这些诊断甚至比人诊断还好。我喜欢人类医生,但是电脑比人类医生更好在于它不断学习,一代比一代更好,它的经验可以不断传给下一代电脑,甚至更容易,你不需要跟它见面,拿手机软件可以建立沟通。更重要它像在你身边,但是好象没有人在身边一样。

在未来几年当中,四到八年当中我们可能都会看到这样的东西出现。所有这些要素出现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出现一场完美的风暴彻底席卷我们,大家可以看到未来三个东西很重要,而不仅仅简单的算法或者做软件的方法,有些新的需求出现了,我们现在已经有了神经元网络,神经元网络不仅简单算法,加拿大正在不断发展。当时把它做出来,觉得没有什么能力但是把十百万神经元网络放上会机器学习。另外CPU显卡网络,很多电脑需要平行处理一个事情,这样CPU很重要,我们也会发现有些游戏公司平行处理很多图像,很多时候我们不再需要单独买自己的CPU,可以把CPU当一个产品买,可以用别人远程已有CPU算机,直接用他们的。这样一个东西是过去专门用来多图游戏的。

还有一个大的趋势就是我们大数据,我们过去讲大数据到底多大?事实上几百个、几万个根本不够,现在慢慢理解大数据,大数据应该数以亿计,特别大的数据样本才能真正叫大数据。所以我们现在员工有了这样趋势之后,有三大法宝之后,就可以把人工智能推向新高度,比如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它能够极大的推动发展。

比如最近的围棋大师李世乭被打败了,很吃惊,当时在第四场他有赢回来,后来阿尔法使出更创新的一手,也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潜力非常大,还有图象识别等。比如网球选手裙子什么颜色?她手上拿什么等等,慢慢图象以对话的方式识别了,而且处理方式比人还好。比如教他玩电子游戏,重要不是教它该怎么打?而是教他自己怎么学怎么打?他自己会学着如何学习玩游戏,与其讲是学习,更不如说学着去学。所以我觉得过去我们所讲的搜索引擎、电子计算器不能叫人工智能,只能叫人工机智,或者人工创造出来辅助我们思考的一些机制而已。它们很有用,当我在百度搜索的时候,现在都会预测你要搜索什么了,这种AI大概预测你问什么问题?这就是人工创造的机智,一种人工比较的方式助你思考的东西,这些都是计算机帮助你做事情非常机智的东西,但这些很无聊,只是工业生产出来产品而已,没有特别多的东西。

我们现在已经发明跟人类智能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比如现在开始做一些无人车,它为什么跟人不一样?因为它不会像人一样,它会有完全的注意力,它们不会被一些风景打扰和干扰,像这样的所谓的人工智能跟人类不一样的,它们都只是非常有用的辅助我们工作工具而已。我们要知道,更重要的人类思考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也许需要另一种跟人类不同的思考,比如我们人类在抽象总结方面会很好,但是做逻辑减法时候不如计算机好,所以在这里很可能做出完全不同、跟人类不太一样的思考方式。现在很多科学家在研究量子力学等等,其实他们想法就需要有一些跟人类不同的想法帮助我们理解,因为人类对于常识性东西认知已经阻碍我们在量子力学思考,需要跟人类不一样的东西帮助他们,这些东西跟人类不一样,而优于人类思考,这就是人工智能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它想问题的视角就跟我们不一样。

有的时候一个国家、一个人、一个公司价值不一样,站在不同位置思考方式不一样。所有人如果在同一个公司工作、一个国家生活,思维连在一起想法基本很相似,这个很容易,但是难在哪里?思维连接在一起,但是想的不一样,人工智能兴起这个就可能,以后智力就可以成为服务,可以购买、可以网络上传输,甚至有的时候不需要自己生产人工智能,你买就够了,就像买电一样。

在150年前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当时也有大量的创新活动,当时有人做手泵,当时想着怎么创新呢?后来有人在泵上加上动力装置,让它电力化、自动化等,就像不需要自己做电,只要运用电就可以了,以后就成为这样设施的网络,就像现在电网一样。AI算力和智力流动可以在网上购买。比如过去有手摇的机器,你接到电网可以电力化自动洗,未来驱动像电力一样,把洗碗机接到电力上,自动认知洗碗,这是小的例子,以后成千上万人可以加入这样的网络当中,利用这样服务创新。你需要多少购买多少。未来数以万计创业公司,无论做化工的、还是做生产的,甚至小到做面包、鲜花的、划船都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帮你。我知道看起来很不寻常、很不日常,但是很快以后工作都可以基于人工智能平台做。

所以未来AI以后会成为日用的商品,大家每天都可以用,而不在乎本身,而在乎你怎么用他?怎么创意性用它,往往变成更关键的事情,你可以把它作为商品使用,以后你会成为AI X的方式,基于AI做各种X可能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使用人越多,它会越来越聪明,因为它会自动学习,它会变的更有吸引力,只要越来越多人使用,就越来越聪明,不断复制、自我加强、自我升级,这样就会形成网络的效应,就好像邮件和聊天软件,用的越多使用越多。

交通网络用的越多就越聪明,这就是人工智能,这样会提高网络效率,更多人愿意用就越聪明,知道你想要什么,不仅仅是主要的通用型AI,更多人用就会有专用用途的AI出现,比如专门从事科学、社交媒体、人工智能等,这些都要求用的人越来越多,到时候它的结果会出乎你的意料。

还有一个网络人工智能会自我学习,会自我不断完善,不断推出另外一个版本,这样的话会有指数性增长,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强大。我们看到把AI放到一个机器人上会怎么样?这个像人型的机器人,这是在很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做这样的工作,这个是接近现实的,你必须给它能量让他一天都能工作,但是没有实现很大的原因电源必须连根线,没有办法像手机电池便于携带,这还做不到。电源是很大的原因、还有成本是很大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机械原因。

我们开始意识到建设像人的机器人,像人自我供应能量的系统得做很多,你让它有自己高效的运行,还有很长路要走。但是现在越来越逼近,比如这样机器人不是人型,但是可以做很多工作,比如使工业革命不断推进,走向第三次工业革命。它帮助人类,不需要编程,它们看你怎么做,它们就模仿慢慢就学会,同时它也知道你是谁,这是人工智能,它也不会伤害你的。这样的机器人比如在特斯拉,这是做特斯拉汽车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非常厉害,有的时候生产一些组装玻璃,但是帮助你受伤,并不是有机器人没你,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为我们服务,人类加上人工智能加上机器人,机器人为我们创造很多新的职业位,不会跟你抢,有很多冲突或者心理上不接受,但是不断创造技术,AI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多工作。

机器人会从事重复性的工作,它们出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为人类服务。生产效率非常重要,这样岗位上让人工智能机器人做好了,比如提高生产效率,发现人类做的效率不高不应该用人类做。比如我们展望100年,很多方面不应该跟机器人抢,比如你到处送书、图书馆运书什么,体力劳动不应该人类做,白领工作人类做一做可以,机器要做提高效率的工作。人类做什么呢?要做一些需要经验、需要创造力的工作,如果你是科学家研究科学,你的效率其实不一定很高,你必须尝试很多的事情,尝试很多的实验,失败了才会成功。

如果你是艺术家,你的工作效率不是按工作多长时间算的,衡量标准不一样,如果做个人训练或者护士,也不是效率第一,是人际关系是第一的。这些方面机器人做不了,必须人来做,我们越来越希望这样的趋势,在整个地球上看到有些事情人类和机器人分工的,现在很多工作靠人类经验的。比如音乐会,有些经验很难模仿,比如研究火山、个人医疗,这些都是基于经验的,你有了经验之后,你可能说不出来,但是你能做出来,这个时候事情就不是说所谓机器人能做的,这些是更适合人类,这样的话在经济当中,很多工作要进行分类,有些效率第一的工作由机器人做更好。这是长期的趋势就是虚拟现实,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现在有很多聪明人在这里,能不能7×12小时都能让大脑不停工作,人类做不到但是机器人可以做,比如Google可以做,你可以买谷歌为你工作,你有英特网可以使用。

第二、virtuality,就是跟机器如何互动?有一个新的设备出现的时候,它都想做的跟其他与众不同。但是从定义上讲,这有点像好莱坞感觉,戴上眼镜看个3D电影,好像走入虚拟世界。这是最简单的虚拟设备,很多事情可以做到,仿佛真的走到另一个世界当中,那是非常接近现实,即便这是一个想象的区域,但是在你视觉分辨不出来,比如这是动画场景或者另一个星球,但是在虚拟世界当中真的到那里,如果你戴一个眼镜,有一种增强现实的VR,它跟虚拟现实不一样,你戴眼镜走向现实生活当中,但是现实生活会增加一些信息,比如自己的屋子,看到的还是自己屋子,但是有一些信息附加上边,这叫增强现实。如果你可以做虚拟现实或者增强现实,其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两者之间不矛盾,这也是现在很受欢迎的技术。

有的时候你在世界里边看到这里有一个椅子,可以绕过这个椅子,眼镜看到它是什么金属造的、什么质地、什么数据,用手摸一摸都可以,就好象椅子真的在那里,其实看上去并不像特别真,但是假的跟真的一样。虚拟现实有时候跟你浸入式体验,他给你现实感,MR就是基于混合技术的视觉技术。唯一区别就是到底进不进到虚拟现实,1989年开始出现,虚拟现实伸出你的手,有这样的眼镜,体验真的反响不错。现在很多人愿意接受,有一天一定会到来,技术非常昂贵的,它的瓶颈质量越来越好,但是有点成本高。现在它的成本大幅减少了,为什么大幅度减少?因为我们有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有几种技术,智能手机成为商品的时候,你买得起手机,就就拥有这三个技术,就可以让VR进行应用:第一屏幕,如果你戴眼镜,屏幕技术非常重要,必须有屏幕投影技术和显示技术;第二就是你的手机可能有位置感和距离感,它都可以做得到,这些都成为电学设备的时候就可以做很多事。有了智能手机最简单放在面前,就是最廉价的虚拟设备,装到设备改进虚拟现实设备的实用性。这是智能手机后一个技术,对现实产生影响。

扎克·伯克在网络上做了这样一个事,就是新一代虚拟现实,在会上人,他们开会的时候戴这样眼镜,通过眼镜中间加一个场景,有一个机器人走来走去,你可以用自己手挥来挥去,仿佛你的办公室场景,你可以做自己的设计工作,就像真实环境一样。你可以进行培训,很多培训需要这样的场景,你可以检查某个东西,有的时候需要三维模型在那里,有的时候光想象不行,仿佛这东西从脑子里拿出来,比如我们看米老鼠、看漫画的话,你知道米老鼠不是真的,有个球在你面前跳来跳去,你知道它是真实的动,实际没有动,你看到动画片一系列静止的帧,图像联系在一起你的电脑就处理一个画面,你觉得几个球连续动,实际就是静止的。在VR技术也是这样,有大脑处理能力,你觉得是真的、感觉是真的,实际并没有在这里,这些场景做培训的时候、互动的时候,这是微软屏幕,以后可以在墙上投影虚拟的屏幕,但是你看上去好象投到墙上非常真实,这是人机交互的页面,就像看手机短信一样,它就在你面前,尤其打游戏的时候非常管用。

你有特别大的眼镜,稍微移动自己脑子旋转,就像看电影一样,这是入门级的虚拟现实什么样?我们称为漫游式虚拟现实,你在这里走,看到某个东西,事实上我们有很多摄像头、传感器在屋子里边,这个需要更高技术。第二代技术是更多人需要的,仿佛你置身于自己家里或者办公室一样,我们未来发展趋势怎么样?未来有体验互联网东西,这就是今天发展趋势。有了英特网上各种信息、你有维基百科、有网站,不管你是雅加达小孩还是印度尼西亚小孩,还是可以获得信息,英特网可以提供很多信息,但是未来不止信息,还有很多体验获得,你获得一些经验、体验,不仅仅你看到而是感觉体验,这是非常震撼人的。比如你有维基百科的经验,不仅看到文字,比如火山,可能置身于火山口,比如战士可能跑到战场前线感觉。比如你学某个东西,真的仿佛机器面前坐着手工操作一样。未来就是体验式互联网。

接着说到游戏,在游戏当中总是第一视角,就像射击游戏,仿佛你自己观察周围发生什么事,但是你有虚拟现实之后,你做虚拟游戏的时候进入这个场景,好像不仅仅看而已,你实际参与场景当中去,不仅仅看,你能感觉到周围东西,所以我们不仅仅第一视角,而是你真正视角转换,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里边,从技术来讲非常难的。实际它跟踪你的步伐,生成周围图像非常困难,还得给你声音、3D图像、身体感受周围东西,这些不太容易。但是真实情况人类信息有50%以上靠触觉获得的,比如你走到一个圈,你看到图像是变化的,可能有的时候你转身,但是图像跟不上角度很小,就感觉不真实了。有的时候人要走动的时候,需要从定向行走技术不太容易,如果电影院有真正体验比较难。

有一种做法远程视在,这是微软展示,他们找另外一个人,这个人站在那里跟你说话,虽然这个人看上去不太真实,但是你感觉有一个人,这个人在那里是体验式的,这不仅仅信息式英特网,而是体验互联网,你感觉那里有一个人跟你说话,我们用远程视在技术可以实现。可以进到不想进的环境,仿佛进去不光看,还可以体验当时的场景,虽然这些地方你没法去,比如一些危险地方。还有一些场景,直接使用你的虚拟化身你的“阿凡达”,甚至可以模仿你的表情,甚至把你情绪表达给对方。

我曾经看过3D建模的虚拟形象,甚至看到皮肤的纹理做的非常好,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虚拟现实以后将是最社交化的社交媒体,因为最激动人心的是,没有一个东西在这里是真实的,也没有一个人在现场的,但是它的价值却很大,他会不断成长,随着越来越多人登录虚拟网络当中,都把自己虚拟价值化,价值越来越大,随时随地跟任何人分享你的经历、经验,可以探索其他人,这将会不断驱动你未来的体验。

第三个趋势,Tracking追踪。我一讲到人工智能大家很害怕,它怎样会实现?乔布斯当时被问到这样的问题,还有人会问会不会机器把我们全干掉?AI很多技术大家不太确定,虚拟现实接受比较大,但是也有很多问题。第三是追踪技术,我们有很多探头和传感器可以随时追踪各种东西,有的时候在使用传感器追踪很多实时东西,有的时候如果不是实时发生就没有必要追踪它,因为生物动作是实时发生的。比如你是一个病人,需要实时医疗化验结果,我们可以实时做出各种反应、应对,我们需要实时体验、需要实时被追溯、实时监视到。而且很多时候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都需要被人当做独立人对待,所以这个时候需要一些技术实时追溯到我们,既要实时还要个性化,这些技术组合就是追踪技术。

几年前,有些科学家做实验,每天追踪、关注自己的实时行为,现在比过去做的更好了,因为现在有更好个性化追踪技术,我们有一句话叫“任何可被跟踪的东西一定会被跟踪”。我们可以在椅子、房间任何地方装传感器,他们随时跟踪我们各种行为,我们现在在整个房间里头,很多人已经被追踪了。所以我们在VR世界当中,以后会看到所有东西都可以被追踪,重新回溯虚拟现实当中,他可以看到你在哪里、怎么样做动作、怎么样应对?整个身体行为都可以完全追踪到,甚至所有微小表情都可以追踪到,你在哪里、看什么东西、你眼光停留在哪里,什么都可以被追踪,你怎么花每天时间?所有这些未来都可以追踪到,所以我们智能手机每天带身上,是我们主动带身上,比如记录我们步,VR是被动跟踪,而且这个会形成巨大的数据,比如房间里可以收集海量的数据,可以进行分享,这些大量的数据大家都可以随时分享这些数据,形成虚拟现实的场景,这些场景可以被分享。比如做手术的情况可以被分享。

我们可以比比特级、兆比、亿比都可以形成巨大的海量流,事实上哪个公司提供这样的数据追踪和共享服务,毫无疑问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甚至以后你只要用一个很小的传感器,比如在太阳穴上顶一下,很快世界上无数分析方案发给你,比如你脑电波、血压等,所有体征数据都可以搜集起来,我们可以使用这样数据更好改善自己,可以获得很多益处、信息,可以不断跟踪自己,而且很多益处根据自我追踪,比如我们可以构建出自己生活图景、生活数据场景,可以用来处理药物,检验药物效果。我们所有每个人身体特征都是独一无二,我的心跳节律跟你不一样,我的醒来的模式跟你不一样,我们的脑电波模式都不一样,但是都可以测量出来,尽管我跟你不一样都可以测量出来,形成自己一套生物特征、形成自己的生物签名,包括体重变化模式每天不一样。

当我们看到健康模式进行分析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有类似相同模式,这样的话可以在这个地方进行药物模拟,看看同样药物在不同人身上会产生什么样反应?甚至可以进行基因研究,可以看到一个药物用下去之后它会有什么不同效果?比如现在吃某一种药,把这个药片吃下去,你所有随体传感器监测药物产生的影响,而且天天不停监测,这样对身上药物剂量不同剂量、不同人体各种反应做出极其精确的记录,这样的追踪有很多问题是肯定的,我觉得从现在开始五十年、六十年,会有越来越多追踪设备或者被追踪对象出现,现在整个城市已经出现这样的情况。

城市有越来越多摄象头,现在有主动拍摄者,大家手上都有手机,每天被人拍或者自拍分享互联网上,很多时候会在Facebook上被人圈出来、指出来,所有东西都被测量一任何可被测量的事物最终都会被测量。只要对大家有好处的东西,最后大家都会自愿被人测量、被人追踪,比如车子的速度、交通拥堵状况。

这个场景是少数拍场景,所有场景都可以被追溯到。这是对未来一个描述,现在有个一比喻,就是互联网连接的比喻,我们有双向监督或者共同监督趋势形成,你看我的时候,我在看你,你监测我,我也在监测你,所有监督是双向,而且会产生益处。当然现在很多监测、监督追索都是单向,别人在监测我,我却没有得到益处。未来实现对称、双向的监督这样才有意义。如果你能够想象把很多东西、非常个性化的东西同时做的很透明,比如说一个公司对我来说,他看待我是独立的个人,我的朋友看我都是独立个人,这样需要不断个性一面展示出来,他们就会知道我是谁,对我就会有个性化的认知。

这样的话你需要以一种非常个性方式、透明的方式展现自己,比如我想变得更加私密,很多时候尽量把自己通用、大众的方式掩盖起来,比如我只让别人看见我生活数字、一些代码,这样会变着非常私密,但是现在有了技术之后,可以更透明把自己个性展现出来。现在社会越来越朝个性化、透明化方向发展,朝着天平这一端发展,为什么有这个趋势?因为大家更愿意炫耀而不是保护隐私。我们现在有了一个社交的媒体时代,很多东西都不相信但发生,谁能想象到维基百科成为事实,而且是免费的,而且很多时候大家觉得维基百科给的知识是不可靠、胡说,事实上维基百科内容都是非常可靠的。我们每天发生很多事情都是不可想象而发生了。

现在处的环境是大家可以实时、共同做很多难以想象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在整个地球尺度之下共同协调做很多事情,因为现在有社交媒体,过去有社交网络,所以人类第一次全球尺度协调一起,以后甚至有全球神经网络把人类连接在一起,意味着整个地球变成整体大的机器,以后会有数百亿、兆亿级的芯片,把70亿人连接起来,全部人类为了共同目的、共同事业做事情,这些是以前不可想象的,所有这些不可想象之事完全基于能不能有高更级别人类协调和合作,而且要实时、超大尺度合作,微基百科给我们带来例子,全人类可以在一个项目当中连接在一起做,这个形成全网络协调,而能源、其他事物都可以有这样的机遇,我们以后可以有很多平台,比如能源运行或者流动的平台。

我做了一些计算,在伯克利大学,我们现在很多计算机消耗全球能源5%,但是这已经是很大的一部分能源,我们现在虽然有5%能源在智能网络上,但是以后我觉得所有能源都会在互联网上运行,我们现在人类发出能源25%直接用在我们身上,我们只有四分之一是直接用在驱动人类,更重要剩下75%能量用在间接驱动我们,比如把车库门打开把车驱动,车再驱动我,能源效率很低,未来能源使用效率上有很大潜力的。

所以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是电池技术不够,还有虚拟现实技术不够好,或者虚拟现实可能更持久电池等,现在没有想到该怎么样做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像阿拉法人工智能,他们以后可能消耗数以兆万亿计的能源,所以未来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需要把我们设备变得更加高效。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很难现在相信,有的时候会让你非常诧异,回到30年前很难想象现在,我手上有一个设备可以看到全球所有地图、可以买全球很多东西,而且很多东西是免费的软件,30年代你能想象到吗?当年你敢相信这种可能性,或者70年代都想象不到,甚至20年前都想象不到。

现在电脑小到这种程度,而且越来越小,甚至一想到电脑放到任何地方,如果你住在酒店里头,你的电脑可以放到门上,甚至随便丢掉可以到那种程度,你敢相信吗?你必须形成思维习惯,必须相信不可想象的东西,而且你越来越相信这种事情的可能。正在全人类协同来朝这个方向努力,大家已经开始在这样阶段,而且会带来巨大的益处。

那么在VR和虚拟现实走的路上,大家刚刚开始,我们没有真正的VR专家、也没有AI专家,也没有追踪专家,我们尚处在第一天,现在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不算数,只是刚刚开始的尝试,所有今天坐在屋子每个人,以后可能成为某个方面专家。这是2036年伦敦想象图,我一直相信那个时候大量虚拟现实产品、有大量的VR、有大量的AI、有大量的追踪设备,很可能世界上最重要的设备和产品,尤其2036年最伟大的产品没有发明出来呢?这是我所相信的,你站在2036年往回看,你会影响未来以后产品没有发明出来,大家所有人还没有晚,你并没有晚,还还可以重新定义互联网、可以重新定义未来。能源互联网还没有真正出来,大家都是说、都想做,只是每个公司、每个个人而已,你可能成为未来专家,未来30年前大有可为,一切都未晚,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