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我的母亲
文/丁梦( 网名: 幽梦逸韵)
母亲的微笑是我最大的骄傲
——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我最挚爱的母亲

我的母亲叫魏荣敏,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传统女性。年轻时的母亲是这样子的:高高的个子,长长的头发,秀气的模样,忙碌的身影。父亲因工作的缘故而常年在外,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叔叔婶婶们也都在外工作,我和哥哥弟弟们一旦上了初中便被父亲送往外地求学,因而家里地里的活计,全都落在了母亲这个柔弱女性的肩上。
记忆中最深刻的影像,是母亲一个人弯腰拉着架子车的背影。且不说伺候老人照顾孩子,还有喂猪养鸡做饭洗衣,单是那十几亩的土地,就够母亲忙活的。别人是成双成对相互帮持,母亲却是孤孤单单独自辛苦。不爱言语的母亲,似乎也不曾在家人面前抱怨过什么,只是每日耕作不息劳碌不已。所以在我们的求学生涯当中,是没有什么星期天和节假日的,除了每年的大年初一,父亲准许我们可以自由玩乐之外,其余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帮助母亲处理家里家外的活计。
爷爷一向脾气暴躁,对我们很疼爱,对母亲却不怎么样,但母亲依旧谦恭守礼,端吃端喝,小心照顾;奶奶后来患高血压偏瘫在床,行动极不方便,母亲抱上抱下,换衣擦洗,几年犹如一日。父亲年长持家,母亲待两个叔叔如同亲弟弟,甚至叔叔家的孩子们送回家乡就读,母亲一样关爱有加。记不清母亲曾有过多少的笑容,只记得她除了忙碌还是忙碌。母亲的言传身教,自幼的耳濡目染,足以令我们受益终生。
年轻时的母亲,不曾穿过什么华丽的衣服,不曾去过什么遥远的外地,但她却把一个中华民族最传统最善良最美丽的女性形象,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母亲后来剪掉了长发,留成齐耳短发直到如今华发丛生,都无法抹去当年我脑海中那个质朴无华却美丽动人的飒爽倩影。多年后的今天,那些刻印在岁月年轮里的陈年往事,依旧是那样的鲜明而又生动。
后来的日子,爷爷奶奶不在了,父亲退休了,我们相继走上了工作岗位并各自成家,便把父母接进了南阳城。然而母亲说什么也不愿放弃她在家乡的两亩田地,每隔一段总要回去种种收收,打了粮食再蒸成馒头、包成饺子,给这家送点那家送点,还在城里的房顶上种了蔬菜,有时候老远骑着三轮车赶来再爬上几层楼,就为了送一把刚刚采下的青菜!我和我的哥哥弟弟们,就这样在母亲一如往日的成就感里成长着幸福着。
作为这个家庭里唯一的女儿,我付出了比其他孩子更多的时间去帮助母亲操持家务,因为我不做,母亲便会更加辛苦。记得那时我在东厢房睡觉,却常被睡在西厢房的母亲的呻吟声惊醒,听起来感觉很难受,便央求母亲不要这样。可她说忙碌了一天,身上又酸又痛,哼哼几声感觉会好一些,可恨当时我居然不知道什么是按摩,若能简单地帮母亲揉搓两下,也可以大大减轻她的痛苦啊。直到现在,每每想起这些,心中依旧会隐隐作痛。
如今,我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小丫头了。我常跟母亲说:女儿没有什么本事,但您想吃什么、穿什么、看什么,尽管告诉我,我一定会尽力而为。我在饭店尝到了特色饭菜,我在街上遇到了合体服装,我在外地看到了美丽景色,都会想方设法让母亲也亲自去体验。2002年春日,母亲说没坐过火车,我就带着父母公婆等五个老人一起,坐火车去三门峡、洛阳等地转了一圈;2008年秋天,母亲说受到梦中启示,得去最大的佛教名山上最高的寺庙后面取些土回来用,我一日千里赶赴山西五台山,又用一天时间从北门徒步往返攀越最高峰北峰叶斗峰,帮母亲取回了她要的一抔圣土。
大半生的辛勤劳作,母亲落下了腰酸腿痛的老毛病,我便经常抽时间带她去做沐足按摩,帮她减缓痛苦,就连我的父亲叔婶公婆甚至是我年迈的外公外婆,都跟着母亲一起经历了人生的诸多美好体验。母亲的晚年是幸福的,曾经的辛苦换来了儿女们的尊敬与孝顺,哥哥弟弟们在百忙中也从未忘记过自己的父母,有时间就带他们出门转转,或者请去饭店品尝美味,其乐融融儿孙绕膝的幸福是父母亲此生最大的慰藉。
2009年秋日,父亲因病撒手而去,使形单影只半生的母亲重归孤独。她不愿和儿女们同住,坚持留在原来的屋子里,因为父亲的影子仍在,她不想留下他一个人。后来的这些年,为让母亲尽快走出父亲离世的悲痛,我出门的时候便尽可能地带上母亲同行,陆续去了豫南、皖西、豫北、江浙一带的许多城市,年轻时从未出过远门的母亲,如今的足迹已涉及大江南北,无论是汽车火车上还是飞机轮船上,都曾留下过母亲欣喜的微笑。祖国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令大开眼界的母亲非常高兴。
母亲仍健在,外婆也仍健在,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但母亲毕竟上了年纪,精力已大不如前,稍有头痛发热,我便担心不已,生怕有什么闪失。因为有母亲在,我便是一个可以撒娇的女儿,哪怕是我的女儿早已高过我的额头。代代相传生命延续的神奇魅力,往往只有身在其中时才能够深深体味,而母亲身上那些闪耀的优秀品质,早已经为我如今的幸福生活,打下了无比坚实的精神基础。
与其亲不在时空嚎啕,不如亲仍在时多尽孝。母亲发自内心的幸福微笑,是我今生最大的骄傲。人生的某些幸福,往往就隐藏在不经意的生活小事里,所以珍惜眼前的一切,便是我们此刻的头等大事。
我伴母亲皖西游
2010年4月16日,应霍邱县诗词学会的邀请,我前往安徽出席霍邱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的活动,携母亲一路同行。
在我的心目中,母亲代表了大部分中国最传统最勤劳最善良的妇女形象。母亲给了我鲜活的生命,让我感知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对母亲的爱,无可比拟。我的外公外婆仍然健在,姊妹中母亲最大,小姨最小,中间有四个舅舅,还不包括送了人的孩子。所以母亲好像家长一样,几乎从小到大都是在关心和照顾别人,而很少想到她自己。
母亲嫁到丁桥时,家中一贫如洗。父亲常年工作在外,而我们姊妹四个,差不多很早就被父亲送往外地求学,活计都丢在了母亲的肩上。在我的记忆当中,除了每年的初一这天,我们可以自由游玩不受拘管之外,一年之内,一般是没有星期天或者节假日的,因为我们从学校回到家里时,要争分夺秒地帮着母亲,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清楚地记得许多当年的片段,记得母亲从田地里干活归来的样子,记得母亲伺候奶奶的情景,也记得母亲那优美的身影和美丽的长发!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在床上辗转翻侧的呻吟声,可恨的是,当时的我居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按摩!母亲任劳任怨地做着一切事情,爷爷专横,奶奶懦弱,两个叔叔年幼,父亲又长期不在家,那些年,我不知道母亲是怎么走过来的,我只知道母亲很能干很沉默很坚强!我只知道,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顺母亲,为她做一切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像上学时一样!
父亲说走就走,比母亲整整大了八岁的父亲,一生操劳之后,于2009年8月因病撒手西去。母亲在好一段时间内神思恍惚,我一直陪在她身边,尽我所能地关心照顾她,哪怕是跟她争执,我也不肯让她走出我的心灵视线。因为我知道,母亲这一生,是以父亲的一切意志为转移的。父亲走了,她的精神世界就没有了方向,过渡期的痛苦自然是难免的。
2002年春,母亲说没坐过火车,我便独自专程带了父母与公婆还有婆婆的妹妹五位老人,前往三门峡、洛阳一带游览;2004年春,我跟着浪漫之旅组织的夕阳红专列体验导游生活,出资3000元让父母随团前往云南旅游;如果不是因为父亲的病重和突然离世,我原本策划带父母公婆一起出游的凤凰古城之旅早已成行。2009年的国庆节,为了让母亲岔开心思,我陪伴着母亲游历了信阳的固始、新县以及商城一带;2010年春天,因为婆婆的心脏不太好,不适宜远行,我再一次带母亲一起出游。
其实我并不富有,我的微薄收入远远满足不了我的日常需求,更何况我是一个永远不甘现状的人。然而,长期负债的人生之路,并没有阻碍我继续前进的步伐,人生依旧在我的辛勤付出里散发出独有的芬芳。我可能很笨且没有所谓的本事,但是,我会尽力去满足老人们的心愿。不为什么,只为我此生能够问心无愧!人如果只想着索取,就不会真正得到;而许多不敢奢求的幸福,往往会在无意中翩然而至。
2010年4月16日中午,我们从河南南阳出发,23日凌晨2点,我们又重新回到南阳。其间曾经在安徽的霍邱、六安、舒城、阜阳、亳州以及河南的周口这六个城市停留,除了参加会议,我和先生陪同母亲参观游览了李家圩地主庄园、皖西大裂谷、万佛湖、飞霞公园、阜阳生态园、颍州西湖、曹操运兵道、华祖庵以及曹操公园等名胜景点。所有的夜晚,我始终躺在母亲的身边,看着母亲的笑脸,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我在心里暗想:父亲不在了,母亲没了人陪伴,以后的岁月,只要有机会我就把母亲带在身边。
在安徽境内的最后一天,当我们飞车赶到亳州城的时候,曹操运兵道的工作人员已经关闭了地下通道的照明,准备下班回家了。2008年9月,我曾经从南阳出发,经周口、鹿邑前往亳州、涡阳,然后转道济南、三上泰山后才转回家乡,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这曹操当年留下来的地下运兵道。父亲最喜史书,母亲耳濡目染,对三国人物也是颇知一二,所以我宁肯多跑了几百公里带母亲来亳州参观。因为第二天必须要赶回南阳处理上班适宜,所以无法在亳州城停留过夜。心中着急的我,跟工作人员说明了专程而来的原因,最终有一位大哥动了恻隐之心,为我们打开了方便之门,让母亲和先生,得以走进当年的古地道,去亲身感受我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一路下来,风雨兼程,母亲和我们山水同行,毫无倦色,我想这一定跟母亲年轻时的体力锻炼有很大关系。上帝是公正的,让母亲在付出汗水的同时,也换来了健康的好身体。这次安徽之行,我们几乎游遍了整个皖西。每到一处,便有文朋诗友盛情接待,虽来去匆匆,但因有车代步,却也方便许多。尤其是能够时刻陪伴着母亲身边,那种幸福的归属感,是红尘中的某些人,根本无法体会的。
记得曾经跟母亲说过,我虽然没有你的儿子们有出息,但你想吃什么想穿什么想看什么,只要我能办得到我一定尽力而为。每当在外边吃到好吃的、看到好看的、享受到舒服安逸的,有机会我都会带母亲去尝试。当然,不偏不倚,两个妈妈都一样。母亲言传身教的家庭熏陶,早已潜移默化到了我的血液中,以至于有些时候,母亲居然有点嫉妒我对婆婆的关爱,岂不知我要是对婆婆不好的话,母亲倒会拿起棒子打我呢!
2008年,我曾经为了母亲的一个心愿与嘱托,日行千里高速飞车,前往传说中的山西五台山。我用整整一天的时间,穿过荒山野岭草坡山涧,徒步攀越五台山的最高峰,成就了迄今为止的一次壮举!有父母真好!最起码自己的心灵有所寄托。父亲走了,我心灵的天空无法再完整,我无力回天,但我可以好好守护母亲、珍惜母亲。我当然管不了别人如何,但我至少知道:我自己该怎么做!
今天是5月9号,2010年的母亲节!我希望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快乐!
我伴母亲豫北游
2010年11月13日,借驾车前往新乡参加全国“新农村杯”诗词大赛颁奖会之际,我偕同母亲与先生,一同游历了新乡、郑州与古都开封。
母亲一生辛劳,与父亲一起把四个儿女拉扯成人,我们都是在十几岁就离开家乡求学,一个个像鸟儿一样展翅飞翔,而母亲,却几乎从未离开南阳。
走上社会结婚成家后,在繁忙的工作间隙,我陪同父母公婆走过一些地方,近的去过三门峡、洛阳,远的去过昆明、大理,带他们见识了很多外面的精彩。然2009年的七七夕节,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自此之后,我更多地体会到了母亲那种难以言述的孤独。所以有机会出门的时候,只要条件允许,我都尽可能地把母亲带在身边。
2009年10月信阳之旅,我曾在国庆期间专门陪伴母亲和家人出外游玩散心;2010年4月皖西之旅,我参加霍邱诗词学会十周年会议顺带母亲周边游览。其后每有出门,只要方便,即是短暂出游,也往往带上母亲同往。看到母亲日渐开朗的笑颜,我的心中也愈发温暖明媚。
这次前往新乡参加新农村杯的颁奖会议,正好路过郑州并与开封比肩为邻。母亲特爱看戏,小时候的记忆,有很多都和戏剧有关,还时常记得跟在母亲的后面去赶庙会看大戏的情景,印象最清晰的应该就是杨家将、开封府之类。而这一次,我终于可以带着母亲,来到古都开封,走进她一生向往的戏剧梦境里。
全程高速,飞云夺雾。12日星期五下午将近四点从南阳出发到新乡,13日星期六从新乡到郑州,14日星期天从郑州到开封,又从开封回到南阳时已是下午五点时分。很多时候,我都感觉自己像空中飞人一样,在岁月的时空中来来去去。我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原本在何处,我只知道,我必须认真地去做每一件事情。
新乡参观,新农村的整洁优雅让母亲大开眼界;郑州探妹,阿炳足疗的周到服务让母亲舒适惬意;开封访古,想象中的如画风光让母亲夙愿得偿。看到母亲舒心的微笑,再辛苦的付出也是值得的!没有想过太多的理由,只是不希望,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而已!作为女儿,我没有什么骄人的成绩让母亲欣慰与骄傲,我只能尽己所能让母亲感觉到温暖与快乐。
也许人生,原本就是这样的匆忙;也许人生,原本就是一场场不断重复上演的戏剧。正如我陪伴母亲,在2010年11月14日的上午,走进了七朝古都的梦里。
我伴母亲江浙行

2011年10月3日凌晨,我与母亲、先生、同事及其女儿一道,踏上了从西安开往宁波的列车,从南阳前往浙江宁海参加友人子王策5日晚的新婚喜宴。
火车整整晚点了两个半小时,3日晚,当我们从宁波赶到宁海的开元大酒店时,早已经是华灯大放了。4日,陈平兄陪同我们参观了十里红妆、宁海西门;5日,王家冕弟与陈平兄分别陪我们游览了前童古镇、伍山石窟;6日,陈平兄带我们去了奉化的溪口镇,参观了雪窦山的妙高台、千丈岩以及蒋氏故居;7日,陈平兄和王为富兄等行船过海,陪同我们游览了舟山市的普陀山景区;8日,我们前往某军事基地参观后返回宁海;9日,我们从宁海乘大巴前往上海火车站转道南阳;10日早晨,我们终于踏上了家乡南阳的土地。
临出行前,妈妈的血压有些不太稳定,吓得我心中忐忑不已,好在当医生的弟弟准备好了便携式血压计和随身药物,才让我略慰芳心。自从父亲离开后,独居的妈妈便成了我时刻担心的对象,一有空闲或者出远门的时候,就尽量带她在身边。只要妈妈开心,做儿女的又有何求呢?
这次江浙之行,妈妈的微笑就一直挂在嘴边。辛劳了一生的妈妈,年轻时几乎从来不出远门,到了晚年,却在我这个喜欢到处跑的女儿开导下,愈来愈喜欢出游,外面世界的精彩,充实了许多心灵上的安慰。云南之旅、黄河之旅、信阳之旅、皖西之旅、豫北之旅以及兄嫂陪伴的海南之旅和这次的江浙之旅,让她的人生更加多姿多彩。当然,有妈妈在,我便是永远的小女孩。
十里红妆、宁海西门在市内,前童古镇、伍山石窟在市郊,母亲坚持走完了游览全程,尤其是在伍山石窟的聪明山水景点,她不辞辛劳到处查看这海边的山石景观,为古代巧夺天工的采石工艺感叹不已,直说自己真是开了眼界。
雪窦山之行,我们走的不是缆车之路,800米的海拔,本来并不高,可母亲的腿脚经常疼痛,因而不太灵便。走到三分之一路程的时候,感觉到母亲的呼吸有些急促,她不想拖累我们的时间,要坐在凉亭里休息,等我们原路返回。我不放心母亲,更不愿把她一个人丢在这里,便不惜重金雇了滑竿,抬母亲上下山,也好让她感受一下当年蒋总统的威风。
参观蒋氏故居的时候,妈妈感慨万千,许多当年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也许此生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情节,如今居然都在眼前了。游览普陀山的时候,妈妈说起她年轻时做过的一个梦,居然和身在海上仙山普陀山的的情景一模一样!梦想成真的欣喜,如愿以偿的欣慰,令妈妈格外开怀,一再说:“今儿真开心!”也让陪同游览的人更加高兴,做女儿的自然是不白来一回了。
作为女儿,我知道自己没什么能耐,有的只是一颗纯天然的女儿心,感谢母亲给了我生命,我能做到的,仅仅是发现了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好看的,有机会的话就带母亲去尝尝看看而已。我干不来什么大事,也挣不来所谓的大钱,我只是把辛辛苦苦挣的每一分钱,都看成是一元钱甚至是十元钱去花,我只是想用我微薄的知识以及超前的思维,更好地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红尘里,高质量地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