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过程中总是伴随着阵痛,尤其是女孩子。 人家说,恋爱中,受伤的总是女人,这话我赞同,虽然不全对。 今天,小影就给大家推荐一部未成年少女恋上多金迷人的大叔的电影 。 《成长教育》 本片根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琳·巴贝尔(Lynn Barber)的回忆录改编。 该片曾获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三项提名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 16岁的珍妮是个聪明漂亮的少女,就读于英国伦敦乡下一所女子学校的预科班。 她早熟,思想通透,很有自己的主见。 她热爱文艺,喜欢巴黎,喜爱音乐电影艺术,追求精神生活! 具有优秀成绩的珍妮本是众望所归的牛津大学的“种子选手” 直到在一个雨天,珍妮邂逅了成熟男人大卫 大卫开着车经过珍妮身边,探出头来问道:
(这撩妹技能,我给99分,剩下1分怕你骄傲!) 大卫开始慢慢进入珍妮的生活 他风流倜傥和举手投足的迷人气质深深吸引了珍妮 珍妮脱下了千篇一律的制服,化了精致的妆容,穿着漂亮的裙子,踩着高跟鞋。 她跟着大卫见识了灯红酒绿和浮华奢靡的世界。 大卫带珍妮去听古典音乐,去高档餐厅 参加拍卖会、赛马场,还去梦寐以求的巴黎旅行 她闪电般地陷入爱河里无法自拔。 她轻松获得了一个成年女人奋斗一生都难以企及的人生 珍妮慢慢地将自己的牛津梦抛到九霄云外,成绩一落千仗 一直对珍妮严厉苛刻,期盼珍妮过上“上层生活”的父母也默许了这一切。 家人都以为招了个金龟婿。在他们的观念里,努力学习考进牛津也不过就是为了得到这种生活。 老师与校长劝她将心思放在学习上: 她激动的反驳老师说:您也很聪明美丽,去了剑桥读书,但是如今却在这里过着将死的生活。 跟校长说:教育是这样枯燥,我为什么不能去追求自由的生活。 珍妮就这样奋不顾身的离开了校园,答应了大卫的求婚。 就在她仿佛开启了自己梦幻的生活时,却发现了一切并非她想象中那么美好。 大卫不是黄金单身汉,而是已婚渣男,到处招摇撞骗,很多和她一样的少女被骗。 你求婚,我退学,以为你能带我去我想去的那条路。我一无所有,你原形毕露。 珍妮的绮梦破碎,她开始明白,自己的想要的生活,并没有捷径。 当然结局很俗套,影片的最后,珍妮通过自己的努力收到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影片中,我喜欢这部电影对每个人物的描写,哪怕是只有一两场戏的小人物。 大卫即使是骗子,那至少也是花心思的骗子。 不但幽默风趣,还很体贴。当珍妮说要暂时保持处女身,他说那我看一眼就好,她就真的拉下睡衣给他看,他也就真的只看了一眼,然后帮她穿好衣服。 珍妮之父这一形象也让小影印象深刻。 电影开始的时候,珍妮父亲给人的感觉是严厉、苛刻、易怒、虚荣,没有什么比上牛津更重要 直到多金的大卫出现后,他为了更快地进入名流生活而放弃了自己坚守的原则。 当女儿从虚荣的爱情中醒悟来后指责他时,他诚恳地向女儿道歉: 还有那个喜欢她的男孩子,他的确笨拙、稚嫩,只知道谢谢他们邀他来参加她的生日宴。 当大卫抱着大包小包的礼物闯进来,男孩知趣地要离开 但讽刺的是女孩把头埋在礼物堆里头也不抬地说再见? 还有电影中的其他几个女性角色: 没有权力,暗中有主见却无奈的妈妈;孤独而真诚的女老师; 天真而善良的海伦,她是一只快乐的花瓶;以及男主角的妻子。 这部电影对于青春期的女孩来说,无疑具有教科书般的指导意义,是每个青春期女生不得不看的电影。它交给你的关于青春期的那些事,一辈子都不过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