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珊是“被富养”的成功典范。丽珊出生时,我已经四十岁了,我们夫妻对她的爱介乎于父母的“理性”和隔辈人的“无原则”,在物质上“富养”的同时,精神上更是“富养”,丽珊胆小、自律,我们基本上没有严厉地批评过她。没有悬在头上的警钟反而造就了她内心的强大和对自己选择的高度责任感。丽珊始终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并不懈地努力。
1976年,8岁的我躺在父母中间,一阵地动山摇,我从熟睡中惊醒——地震了,父母不约而同地扑到我身上,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替我遮挡,用自己的生命保护我……那一瞬间我坚信父母爱我甚于爱他们自己! 正是这份坚信,青春期的我尽管有了与父母不一样的想法,但绝不与父母顶撞,努力建立个人信誉,当父母确信我已经具有很高的道德标准和自我管理能力时,他们尊重我的选择; 正是这份坚信,我敢于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年少时,父母是我精神和物质的依靠,我因父母而有力量;成人后,我是父母的依靠,我要父母因我而自豪、幸福。”这是我前进的最核心动力。
在我心目中,丽珊是一员福将:生活中,从小被父母当做掌上明珠般地宠爱;她老公接过我们手中的接力棒疼爱、照顾她;儿子也反哺给她很多的爱……事业上,她用自己的勤奋和担当,赢得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认可;交友中,她的真诚和善良使得朋友遍布世界各地;专业上,她用爱心和智慧帮助来访者,收获了大家的尊重和喜爱。她做着自己喜欢做又善于做的事情。 丽珊说“幸福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是呀,无论身处怎样的境遇,丽珊因为知足而常乐,创造着幸福,并将幸福传递给周围人,回收了更多的幸福。
母亲说我的幸福源自内心的强大,而给予我强大的内心是父母给予我的无条件的接纳和无限量的爱。由此我坚信自己是被所有人接受和喜欢的,在人际交往中我的前提假设是“世界是美好的,每个人都是善意的,就算做出不够善良的事也仅仅是暂时没有想明白而已。”我经常沉浸在幸福的自问中“为什么人家对我这么好呀?我可得好好回报人家!”于是我遇到了无数位生命中的贵人。
丽珊善于观察,肯于动脑子,极具执行力。她平时很少说话,总是默默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小学一年级,她就利用周二下午没课的机会组织同学到我家来包饺子,那是我今生吃到最香的饺子。丽珊从小就有主人翁意识,上小学后就当上小管家,负责支配家里的生活费,购买副食、蔬菜,她手里总有钱但从来不乱花钱,她极具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积极参与家庭管理锻炼了她的统筹能力,做事有条不紊。 父母在精神和物质层面都富养我,使我有勇气大胆尝试。现在回想,我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很小,需要被父母保护,恰恰相反,我一直觉得长大后要为他们遮风避雨。从小持家的经历使我比同龄人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周到。
丽珊和她父亲的情感更加深厚,我性格比较急躁、有时强势。而她父亲脾气温和,对女儿更是耐心。 丽珊和男生相处很自信、很自然,也很有分寸。她的老公是她的初恋,一次选对!
我父亲特别特爱宠爱我,在他的眼中,我处处都好。出身大家族、排行最小的父亲性格特别随和,有很多很多的朋友。父亲具有强大的家庭责任感,他爱妻子、爱孩子。他是“文革”后开设评聘技术职称后,第一批会计师,足见他的业务能力之强,但他从不标榜的事业,在家中他就是好丈夫,好父亲。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是父亲的写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