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朝宏趣说<管理会计>

 东东升升 2016-04-08

启宣文化:建国际化财务培训基地,培养世界级财务精英,未来的商业领袖从这里诞生!

导读:当收入固定时,成本最小化就是利润最大化。所以,自助餐老板总希望来吃的都是女人和小孩,而不喜欢壮汉。如果文凭意味着收入固定了,那么,付出最少、水分最重的文凭,才是最理性的。


近日讲课,管理会计。他们说,在下“吹”得一手好“牛”。一时兴起,笔录如下。


关于成本


固定成本,比如折旧、摊销,你算,或者不算,它都在那里。通常是决策中的无关成本。


实际生活中的变动成本,都是曲线成本,画出来是弯的。但在书上,都画成了直的。人也有“弯”的,但可以假设都是“直”的。


关于决策


自制与外购,就像买车和租车。用得少,就租、就外购;用得多,就买、就自制。


放弃的收益是机会成本;规避的成本呢?就是机会收入。方案选择的时候,前者很重要,后者也重要,比如税务筹划。


短期决策中,只要有边际贡献就行。长期决策中,即使有净利润也不一定行,还要有超过存款利率水平的利润,比如EVA。

产能过剩,往往意味着固定成本不能得到补偿。短期,靠熬,靠“少输当赢”;长期,靠转型。淘汰落后产能,是长痛不如短痛,是资产注销的减值损失。


题外话


管理会计的基础是成本性态分析。其实,收入也有性态。通常收入被假设为变动性的。但是,想想自助餐?会员制?顾问费呢?都是固定收入。当收入固定时,成本最小化就是利润最大化。所以,自助餐老板总希望来吃的都是女人和小孩,而不喜欢壮汉。如果文凭意味着收入固定了,那么,付出最少、水分最重的文凭,才是最理性的。


沉没成本,很容易造成心理错觉,使决策扭曲。行为经济学中讲的心理账户、精神会计(Mental Accounting),就是沉没成本。


先举个老外常说的例子。你花了很多钱,买了音乐会或足球赛的门票。临到出门了,天公不作美,雷电交加、狂风大作,关键还暴雨倾盆。你是去呢?还是去呢?很多人会想,门票太贵,不去可惜。可是,就算你不去,门票也来不及转让,门票费也收不回一分。门票贵不贵,跟你去不去,有半毛钱关系?你需要权衡的,只是听音乐、看球赛的快乐(收益)跟淋雨的成本相权衡。淋雨,可能感冒、然后发烧、然后肺炎、然后挂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还可能被雷劈,所以要少做亏心事啊!门票,就是沉没成本。


第二个例子,在高级酒店吃饭,一顿美味佳肴,吃不完,假如不考虑打包带走的情况,有人就会想:太可惜了!老年人更容易这么想。于是不顾一切,死撑,还可能撑死(教学需要,老年人勿怪!)。那么,便宜的菜,是不是就不会逼着自己吃完呢?好多人就是。其实,影响决策的,只是继续吃的感觉,是享受、还是忍受。菜的昂贵与便宜,也是沉没成本。


第三个例子。去旅游景点,买了门票,却走得太累。要不要歇下来?门票贵就不歇吗?


第四个例子。革命先烈打下个根据地,又遇到被围剿。撤不撤?跟最初拿下根据地的伤亡人数有没有关系呢?……


不过,过去的付出也有可能跟要不要继续下去有关。比如上课,第一次备课很费时费事、费心费神,但之后就容易很多。这时,沉没成本的多与少,就意味着边际成本的少与多,就变成相关成本了。特别需要留心,分清楚!


作者:钟朝宏(管理学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CP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