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战群“儒”之历史流变

 伟天英 2016-04-08

诗曰

凡字皆是画,意向画中求。

静来常参悟,更上一层楼。

舌战群“儒”之历史流变

“舌战群儒”这一成语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这里“舌战”是指辩论激烈;“群儒”是指一群儒生,旧指读书人。基本含义是: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故事梗概: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比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殆尽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深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也比较困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先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头脑清醒,极力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一帮文臣武将,特意请来诸葛亮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也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饱读诗书,见识过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去了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鱼得水了,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好主意呢?

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驳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诸葛亮轻蔑不屑地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里懂得这些。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好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面红耳赤。

一个谋士接着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你吹牛啊。诸葛亮鄙视地看了他一眼,说道:刘皇叔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你家主子降曹,你真是丢人现眼啊。

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频频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煞是难看。最后,孙权拍板形成了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局面。

舌战群“儒”之历史流变

下面看看儒家之“儒”字:

“儒”(rú)字是个有声会意字,篆文写作

舌战群“儒”之历史流变

,从“亻”从“需”,“亻”是“人”字的变形,甲骨文写作

舌战群“儒”之历史流变

,这是一个人体侧面的简笔画,头、手臂、上身和腿脚清晰可见。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人”字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即天地间品性最高贵的生物。“需”(xū)字表声兼表意(古音相近),甲骨文写作

舌战群“儒”之历史流变

,中间“大”字表示成年人,外围四点为指示符号,表示水滴、水流。两形会意,“需”字形义为一人用水进行洗浴。上古时代人们生活艰苦,常常外出打猎、采摘或种植等体力劳动,回来后首先要洗洗身子,保持洁净。因此“需”字就有了渴求的、必要的、希望的等义,如必需、急需、需要、特需、需求、供需、农需、军需、只需、无需等。

许慎《说文解字》“需, 也。遇雨不进,止 也。从雨而声。”意思是遇雨无法前进,停下等待。形符为“雨”,声符为“而”。显然许老夫子这种解释是从篆文字形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舌战群“儒”之历史流变

“需”字一形多义,作为造字构件,在不同汉字中表义不同。“需”字在“儒”字中由洗澡表义为洗澡的人或弯腰低头的人(洗澡常常弯腰低头揉搓)。“亻”与“需”两形会意,“儒”字本义为刚刚洗完澡精神焕发的人,或弯腰低头揉擦洗澡的人。后来字义扩大,把一些有学识的人也称之为“儒”了,因为这些有学识的人常常走起路来趾高气扬、精神抖擞,读书时则一副弯腰低头唱诵的模样,如儒雅、儒生、儒士、鸿儒、老儒、硕儒、儒林、腐儒、儒将等。再后来,“儒”则被称之为以提倡仁治的孔孟学说,如儒学、儒家、独尊儒术等。同时,弯腰低头必然身形低矮。两形会意,“儒”字还可训诂为身形低矮的人,如侏儒。

许慎《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 ”即对柔弱术士的称呼。《扬子·法言》“通天地人曰儒。”《集韵》《韵会》“儒,学者之称。”显然上边三种解释都是引申义。《周礼·天官》“四曰儒,以道得民。又侏儒,短人也。”这里“短人”即矮人、侏儒。此解为本义之一。《论语·雍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意思是你是做君子式的儒者,还是做小人式的儒者。可见,孔老夫子眼中的“儒”也并非儒字的本义。

汉字就是在这种历史流变中生长着,含义也在不断地变化。那种把大量汉字说成形声字的说法,完全是站不住脚的,更是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二马汉字评书第62讲)

作者:范登生, 二马看天下特邀专栏作家

责编:恬恬

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二马看天下”,查看更多精彩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