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王重阳究竟何许人也?是武林神秘高手还是世外修行高人?全真七子果真会“七星阵”?金庸小说家言不足信,接近历史上真正王重阳祖师的机会来了。 全真教(派)为道教主流教派之一,嗣老君遗教,秉东华(东华帝君)演教,上承钟(钟离权)吕(吕洞宾)传教,开宗于辅极帝君王重阳(开派祖师) 。以“三教合一”、“全精、全气、全神”和“苦己利人”为修行宗旨,并逐渐包容、合并了太一道、真大道和金丹南宗,开启了道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本系列视频,由腾讯道学独家录制推出。特邀全真派著名高功法师任宗权道长讲述全真道教的崛起历程。在主讲人数十年的研究与验证中,我们将尽可能的还原全真道派的真实风貌,其中不乏含有首次公开的独家“猛料”,同时也不乏主讲人生动有趣的妙言慧语,更多精彩内容,尽情持续关注! 我讲第二点就是八百里终南山宗教文化的形成,应该叫宗教文化圈的形成。 终南山能成为华夏民族最早的宗教文化圈。 天下形胜 莫如关中 我想同学们都学过这一首诗,叫《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你有多少遐想,你也可以参杂很多胡思乱想,那叫瞎想。但是不管你怎么想,我们今天不研究,而这个故事却发生在今天的终南山,这个却值得你思愁万绪,心生向往。关中道,关中古称关中道,因为两面是山,中间是一条大道,是塬地,所以古称关中道,关中道终南山为什么是仙神故里,因为八百里秦川在宋以前一直是中国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的中心,所以也就造就了八百里终南山的宗教文化地位。 ![]() 终南山的宗教文化圈(资料图:图源网络) 那么这个条例,我会分几个问题来讲。 关中道的地理文化 第一我讲关中道重要的地理位置。 西安古时称长安,它的意思就是“长治久安”,与开罗、雅典、罗马并称“世界四大古都”。长安有三千一百年的建城史。从西周到唐代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及政权建都于此,总计建都时间长达1100余年。现在有个学者跟我说,经过他研究,长安建都超过十五朝,包括今天刚登基明天就去世的,加在一块十五朝。所以在陕西,我是陕西人,你在陕西的西安你随便挖出一个石头,挖出一个大砖头,你查它的年代都能讲个故事来。陕西确实产生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源头。 关中道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我想我讲个例子,大家来听听,我们知道唐末的“安史之乱”后,关中道的文化中心开始东迁,但它优胜的地理位置,一直被政治家所提及。虽然都城迁了,大家历朝历代在建都的时候,提到建首都放哪儿,大家无形中又会谈到关中道,又会谈到长安。比如说 明建国初年,明代到唐代很远了,隔了好几个朝代,明代建国初年,监察御史胡子祺上书,就再一次提出建都长安的想法,他在自己奏章是这样说的,说“长安关中道据百二河山之险,可以耸(song)诸侯之望,举天下形胜所在,莫如关中。” ![]() 胡子琪提议建都长安 说百二河山之险,关中道,百二河山之险,它险要,它很高,可以耸诸侯之望,站在众四山之上可以看诸侯。你守住函谷关,所以说举天下形胜所在,莫如关中。朱元璋也动了心的,动了心不敢说,就派他的太子朱标巡视关中,他巡视关中是一个临时的说法,是找个借口,所以太子要出去,皇帝发话,皇帝告谕天下,写一道圣旨。圣旨这样说的:“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向命汝弟分封其地,已十余年”。为啥叫汝弟呢?因为这道圣旨是给朱标发的,而在陕西被封为汝王的,在陕西的这位王是朱标的弟弟,所以说“汝弟分封其地,已十余年,汝可一游”,说你可以去看一看了。“以省观风俗,慰劳秦民”。 “汝弟”就是太子朱标的弟弟,是朱元璋第二个儿子秦王。其实朱元璋及太子那个时候已经有迁都关中的想法和打算了,做出准备了。但是世事难料,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把江山没传给自己太子,传给自己的孙子了,为什么?就是这个不争气的朱标从陕西长安回来,一命呜呼,病了,病逝,所以谥号“懿文太子”。所以朱标的儿子当皇帝腰杆就不硬,他爸不在,爷爷也不在,受伯伯、叔叔的欺负,说太子标,朱标去世以后,这个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近七十余岁的朱元璋是受到沉重的打击的,他再也没有精力和心情考虑迁都长安的想法了。 关中道地理文化的重要,主要是长安一直被作为中国历史最久的帝都。是宋以前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甚至宗教文化的中心,这些都给终南山宗教文化圈提供了优胜的文化环境。 那么关中道是历朝帝王选都之地,为什么呢?我给大家看看风水,我们分析一下这个都城的意思。《释名》这样说:“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 ![]() 长安风水宝地 说国君,皇帝住的地方,人所都会,人都会去住,会聚到那个地方去。《春秋·公羊传》上这样说:“京师者,天子之居也。京者,大也。师者,众也”。说京师是皇帝住的地方,京很大,是大的意思。师是众人,很多。 ![]() 都城居民众多 关中的东面是函谷关,西面是大散关,北面是萧关,南面是武关,这四关被称为“天险”。我们知道被称为“英雄神仙”的“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道陵,他的老祖宗叫留侯张良,他就曾劝汉高祖定都关中,主要还是因为关中道易守难攻的优点。他怎么评论的,他说:“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 据一方而制诸侯 什么意思呢?说关中,左崤函。左崤函就是函谷关,左为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右陇蜀,说右面陇是甘肃,蜀是巴蜀,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对不对?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胡苑是什么意思?胡是外族,苑是后花园,胡苑是养牛、马、羊的地方多好,关中道住着,南你有四川的富饶,粮食上来。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把强盗守住,守住门关。北边好啊,北边有胡人给咱养着牛和马,还可以坐着骑,还可以吃。这就是胡苑之利的意思。阻三面而守,就是三面我都可以阻扰,可以据守,独一面东制诸侯,一面诸侯进关中肯定要走函谷关,进潼关,那么我守的潼关,你们都进不来,说这就是关中道好的地方。这么一看关中道像瓮一样,我们叫瓮中捉鳖,你只要进了关中道,你出都出不去,而且关中道和北京还不一样,我下面会讲到。 ![]() (资料图:图源网络) 说我们国家有很怪的现象,总是西边的割据政权往往会消灭东方的割据政权。你们先看,周朝灭了殷商,秦朝灭了六国,隋统一南北朝,都是从西到东,很少见从东到西的,有,从东到西的有,最后一朝,清朝。另外,北方的政权往往会消灭南方的政权,完成国家统一。这样的例子很多了。譬如说金灭宋、元灭宋金,元的忽必烈、成吉思汗铁骑南下,所向无敌。中国历史上基本是什么概念?穷打富,西打东,东打中。穷人打富人,富人光跑。西边打东边,东边跑。东边打中间,中间往西边跑。最明显的例子是八国联军打北京,慈禧太后往西安跑。所以说这和地理位置、地势都有关系。 说一个朝代是多么重要,和它的都城地理位置也很相关,特别是在对付少数民族入侵。北宋把都城建在了四战之地的大梁,四面都可以打仗叫四战,哪个地方都可以作为战场,毫无天险可阻。最后我们知道,宋朝总打败仗,有的人说宋朝军队弱和宋朝这一个重文轻武有关系,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宋朝大梁开封在平原上,无一处可守,所以说它在地势上绝对处于下风,最后北宋和南宋都被少数民族政权所消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