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批评之要在于“评”

 萤火小虫829 2016-04-08

批评之要在于“评”

  • 2016年04月06日求是网何宏祥
  • T中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力度的不断加大,党内政治生活不断正常和规范,相互批评的氛围日趋浓厚。然而,从实际情况看,少数党员同志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虽然开始习惯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批评意见,但仍然还存在口服心不服的情况;“敢于”开展批评的党员同志,很多时候也是迫于上级要求,鉴于“问题导向”的大趋势。

    某机关曾对党员干部进行民意测验,出了这样一道题:人际交往中,最难做的事是什么?结果,不少同志的答案是:开展批评。深究这个答案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根子还在于这些同志心中“批评人=得罪人”的结尚未解开。

    用批评的方法解决党内矛盾,是党在长期建设中逐渐形成的重要组织活动制度,是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的传统法宝。时下,很多时候批评人的结果之所以与初衷相违,与“得罪人”划上了等号,根本原因在于批评者对“批评”存在理解上的片面性,把批评人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对他人错误、缺点的抨击,往往就事论事,在细枝末节上谈是论非。于是,造成了在批评人的时候,“批”的成分太多,而“评”的分量太轻。

    “批评”,顾名思义,就是既要“批”也要“评”。“批评”的文章理当包括“批”和“评”两大部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一些党组织较好地组织召开了民主生活会,批评的武器得到有效运用,其成功经验就在于“批”过之后更重“评”。

    在“批”和“评”这一对关系中,“批”旨在治标,“评”则以治本为己任。可以说,“批”过之后,如果能够“评”中“穴位”,那批评人不仅不会得罪人,甚至还会建立起同志间更加真诚的友爱。正因为如此,很多有作为的党员干部都视批评为人生最大的财富,感慨“大批大进步,小批小进步,不批不进步”。

    事实证明,任何人的成长进步都与批评结缘。所以,“医治别人缺点的人是医生,庇护别人缺点的人是小丑,美化别人缺点的人是骗子”这句谚语,曾在我们党内十分流行。当然,批评之要在于“评”。如果只“批”不“评”,容易激化矛盾,增大解决问题的难度,即使有当“医生”的愿望,也难以当好“医生”。

    当然,要想当好“医生”,把“评”的文章做好,最根本的还在于批评者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既对批评对象准确把握,又对批评的内容深思熟虑。只有这样,在开展批评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批问题实事求是,剖根源深刻精当,评危害深入浅出,指方向明确具体。如此,批评者才有积极性对有问题的同志开展批评,被批评者才有自觉性认真地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批评意见。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巩固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继续在改变批评难问题上下功夫、见成效,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争做“医生”,拒当“小丑”和“骗子”的浓厚氛围。

    开展批评,做好“评”字文章,一要重视发挥“批评”的治本作用,坚持以大局为重,从大处着眼;二要把握好“批评”的功能定位,坚持党性原则,重在总结教训;三要客观地“批”、公正地“评”,既严格要求,又不求全责备;四要把“理”贯穿始终,“批”重事实、“评”讲道理,致力于帮助同志提高认识;五要坦诚相见,敞开心扉、不留尾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而,让被批评的同志切实地感受到“批评”的价值,体会到“若要走好人生路,接受批评不可少”,自觉地把“批评”当着同志间最大的关心。

    总之,开展批评的关键是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有了这个共识基础,批评之难就一定会迎刃而解,批评之效就一定会达到政治教化、监督预警、化解矛盾、自我纠错和团结整合的目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政协研究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