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公二十三年

 传统文化网站 2016-04-09


【原文】二十三年夏,公如1齐观社2,非礼3也。曹刿谏曰:“不可。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4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5;朝6以正班爵之义7,帅8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9。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习10之。非是,君不举11矣。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

晋桓、庄之族逼,献公患12之。士蒍曰:“去富子,则群公子可谋也已。”公曰:“尔试其事。”士蒍与群公子谋,谮富子而去之。

秋,丹桓宫之楹。

【译文】二十三年夏,鲁庄公到齐国去观看社坛祭祀仪式,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曹刿劝谏说:“不可。那社会行为规范,是所以整治民众的,是所以计算以上训示下的法则,是制约财用的法度;是会聚时以端正班次爵位的最佳行为方式,是引导长幼之序的。征伐是声讨对上的不适宜行为。诸侯有君王,君王有巡守,以大事为调节。如果不是这样,君主就不能兴起各种事情。君主兴事必然要记载,记载而不效法,后代怎么看呢?”

晋国的桓氏、庄伯的族人逼迫公族,晋献公很担忧。士蒍说:“去除富子,那么群公子就可以图谋了。”晋献公说:“你试着去办理此事。”士蒍与群公子计谋,说富子的坏话而去除了富子。

秋,在桓公的宫殿柱子上涂红丹。

【说明】本篇所记之事发生在公元前671年,周惠王六年期间。主要记述了两件事,一是鲁庄公跑到齐国去观看社坛祭祀仪式,这肯定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或者说,不符合礼数。二是晋献公担忧群公子谋反。

——————————————————

【注释】1.如:(rú儒)《管子·轻重甲》:“今每战舆死扶伤如孤。”《左传·隐公四年》:“厚从州吁如陈。”《尔雅》:“如,往也。”《史记·项羽本纪》:“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这里用为去、往之意。

2.社:(shè射)《书·召诰》:“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诗·小雅·甫田》:“以社以方。”《诗·大雅·云汉》:“祈年孔夙,方社不莫。”《管子·乘马》:“方六里名之曰社,有邑焉。”《老子·七十八章》:“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论语·八佾》:“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礼记·月令·仲春》:“命民社。”《国语·鲁语上》:“故祀以为社。”《荀子·礼论》:“郊止乎天子,而社止于诸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非社腊之时也,奚自杀牛而祠社?”《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这里用为土地神神主之意。

3.礼:(lǐ李)《书·仲虺之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诗·鄘风·相鼠》:“相鼠有体,人而无礼!”《诗·小雅·十月之交》:“曰予不戕,礼则然矣。”《管子·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五辅》:“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易·大壮·象》:“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韩非子·解老》:“礼者,所以情貌也。”《韩非子·显学》:“服丧三月,世以为俭而礼之。”这里专指为礼法、礼节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传统习惯、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之意。

4.会:(kuài)《周礼·小宰》:“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天官》:“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管子·大匡》:“君会其君臣父子,则可以加政矣。”《韩非子·解老》:“其智深,则其会远。”《韩非子·难一》:“执会而朝名曰‘臣’”。《说文》:“会,合也。”《玉篇》:“会,岁计也。”这里用为计算、算账之意。

5.节:(jié杰)《易·节·辞》:“节,亨;苦节,不可贞。”《书·召诰》:“节性惟日其迈。”《管子·牧民》:“礼不逾节,义不自进。”《论语·学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记·曲礼上》:“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礼记·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文王世子》:“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墨子·辞过》:“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荀子·非相》:“文久而息,节族久而绝。”《广韵·屑韵》:“节,制也,止也。”这里用为适度、节制、准则、法度之意。

6.朝:(cháo)会聚、召。《晏子春秋卷五·内篇杂上》:“骄士慢知者,则不朝也。”《礼记·王制》:“耆老皆朝于庠。”

7.义:(yì艺)義: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因此是指合宜的行为。也就是符合行为规范的行为。《书·皋陶谟》:“强而义。”《书·立政》:“兹乃三宅无义民。”《诗·大雅·文王》:“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管子·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五辅》:“义有七体。七体者何?曰: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礼节;整齐撙诎,以辟刑僇;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老子·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论语·学而》:“信近於义,言可复也。”《礼记·大学》:“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孟子·粱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尽心下》:“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荀子·劝学》:“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韩非子·存韩》:“夫韩不服秦之义而服于强也。”《二程遗书》卷十八:“问:敬、义何别?曰:敬只是持己之道,义便知有是有非。顺理而行是为义也。”义在古代被解释得较含糊,其主要含义有道德、行为、道理、情谊、义气等等。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义正辞严、义愤填膺、义薄云天等,至现代,义就被单纯地理解为义气之类的了,一提起义字,就想到为朋友两肋插刀之类的“义气”。通过对《论语》及对孔子思想的理解,通过对孔子“仁、义、礼、智、信”这五个相互关联词的意义,“义”应该理解为,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事方式。而这个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事方式是什么呢?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只要不偏离自己的道路,就自然会出现最好的状态。高明的人既不会偏离自己内在本性所固有的道路,也不会造成他人偏离他自己内在本性的道路。义,就是要人在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寻求到一种最佳的行事方式。所以“义”应该理解为,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为方式之意。也可以称为最合宜的行为方式。

8.帅:(shuài)《易·师·六五》:“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周礼·天官·九嫔》:“若有宾客,则从后。大丧,帅叙哭者亦如之。”郑玄注:“帅,犹道也。”《管子·小匡》:“乡有良人。五乡一帅。”《管子·问》:“上帅士以人之所戴,则上下和。”《论语·颜渊》:“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用为引导、带领之意。

9.然:(rán)宜,合适。《墨子·辞过》:“府库实满,足以待不然。”《鹖冠子·泰鸿》:“故九皇受傅,以索其然之所生。”《淮南子》:“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

10.习:(xí席)《易·坎·辞》:“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书·大禹谟》:“龟筮协从,卜不习吉。”《管子·七法》:“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晏子春秋卷五·内篇杂上》:“婴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左传·隐公五年》:“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易·兑·象》:“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荀子·劝学》:“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荀子·儒效》:“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韩非子·主道》:“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卢辩注:“生,谓性也;习。调节也。”这里用为调节之意。

11.举:(jǔ沮)《管子·幼官》:“一举而上下得终,再举而民无不从。”《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荀子·致士》:“无君子,则道不举。”《荀子·议兵》:“然而秦师至而鄢、郢举,若振槁然。”《吕氏春秋·察今》:“举事必循法。”《史记·陈涉世家》:“举大计亦死。”《汉书·食货志》引汉贾谊《论积贮疏》:“并举而争起。”这里用为兴起之意。

12.患:(huàn)《管子·大匡》:“夷吾之所患者,诸侯之为义者莫肯入齐。”《易·既济·象》:“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国语·晋语》:“患货之不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患秦兵之来。”《说文》:“患,忧也。”这里用为担忧、忧虑、害怕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