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看病,都要看看舌头,因为舌头和人体脏腑关系密切,一般认为舌尖反映心肺,舌边可以反映肝胆,舌中心反映脾胃,舌根可以反映肾脏。因此,观察舌头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人体正气的盛衰,分辨病位深浅,区别病邪的性质,推断病情的进退,是中医辩证不可缺少的重要客观指标,所以中医特别重视望舌,称为舌诊。
如果要判断太湖的蓄水状况,我们需要测量整体湖水的含水量吗?不需要,我们只要观察岸边水线的高低就可以了。如果要判断太湖水体的清浊,我们需要测量整体湖水的泥沙含量嘛?不需要,我们只要观察湖水的颜色和靠近岸边的浮浊泡沫的多少就可以了。 如果把人体看成太湖,那么舌头就是靠近岸边,那最容易被观察的一道水湾了。舌体的颜色就相当于湖水的颜色;舌头的水润干燥程度就相当于岸边的水线;舌苔就相当于水湾里的浮浊泡沫。 透过舌象来观察身体的状况,真是简单实用又人人可学的妙法。古人总能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在纷繁中理出简易,把大智慧包含在日常运用之中。小编私以为,这种不花钱的自我体检,虽与当下的商品社会不大合拍,却也反映出祖先的真诚与慈悲,对生命的尊重,当真是我等华夏子孙的福气呢。别犹豫了,赶紧拿镜子看看自己是哪种舌苔吧!(文末附经典中医舌诊视频~让你一目了然)
正常舌象 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裂纹舌 舌面见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胖大舌 舌体虚浮胖大,或边缘有齿痕,色淡而嫩。 
齿痕舌 舌体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多为脾虚证,寒湿盛。 
薄白苔 淡白色舌苔薄铺于舌面上,颗粒均匀,干润适中。 
薄白干苔 白苔薄铺舌面,津液较少而舌苔偏干燥。 
厚白腻苔 舌苔色白而厚,颗粒坚紧或疏松,可布满全舌,亦可边尖较薄,中、根部较厚。 
白苔燥裂舌 舌苔色白,可薄可厚,颗粒粗糙而疏松,干燥且质硬,望之如砂石,摸之糙手,即为白糙苔,若颗粒较细,质地板硬,分布纵横裂纹,称白苔燥裂。 
黄腻苔 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如黄色粉末涂抹舌面。 
黄燥苔 苔色黄干,津液少。 
黑苔 舌苔色呈黑色。 
紫暗舌 舌色暗紫,晦暗不润泽,紫中略带灰色。 
焦黄苔 苔色老黄而焦,或厚而色深黄,黄褐色,尤其以中心或舌根部为甚。 
瘀斑舌 舌苔薄白,舌质淡白,有瘀斑。 
镜面舌 舌色淡白,舌面苔全部脱光,颗粒全无,平滑如镜,舌质似新剥皮之鸡肉。 
鲜红裂纹舌 舌色鲜红,舌中有裂纹,如人字形等状。 
舌象对疾病预后的辨证研究也具有很大的价值。比如,有人通过对舌苔变化估计肝炎病人的预后,发现其病情好转后,多数的舌象亦随之好转或舌苔消退;如病情反复波动,则舌苔长期不见消退。并发现,病程在六个月以上的病人,舌苔每多白腻或白厚而难消退。此种舌苔变化,可供临床估计预后作参考。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舌质常是紫、暗红、红或有瘀斑、瘀点,舌苔以黄腻、白腻较多,随着病情好转,腻苔大多变成薄苔或少苔,舌质亦转为正常。区区一个舌头就有太多不同的表现,反映出各种疾病的端倪和人体状况,因此,舌象可作为辨证分型,衡量病情轻重及治疗后恢愎情况的一个参考指标。
但是也提醒,舌象能反映出机体生理、病理的一个侧面,故作舌象分析时应有整体观,不能以偏概全,此外,舌象的反应也是常有变的,如黑苔不一定都是病重,黄苔或白苔不一定是病轻。因此仍然应该多听从专业中医师的建议,科学辨证论治。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