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精度一篇Nature?

 微笑如酒 2016-04-09


当你精读一篇nature文章的时候,可以思考以下问题。它们有些显而易见,就在标题和摘要里,有些却比较隐秘,有些还需要有很多(学科内或跨学科的)背景知识(比如从参考文献中获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就是对以上要素的训练过程,也是发现新的研究课题的过程。


1, 这个文章的claims是什么?如何argue?如何support?有什么evidence?


2,为什么这个工作能发nature?(为什么这个工作能拿诺奖?)从大局和发展的眼光看,这个工作处在本领域的什么地位?它的意义、impact是什么?


3,这个工作克服了哪些困难?和前人工作相比,取得了哪些创新和进展?


4,这个工作有哪里不完善?可以怎样被提高或完善?


5,如果把这个课题交给你,你会怎么做?


6,这个工作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引出了什么新的问题?


7,这个工作和其他领域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8,在这个工作的基础上,还有哪些新的课题可以做?


9,你想到的新课题有什么意义、impact?有什么challenges?有什么办法解决?

 

思考完上面的问题,对于这篇文章的思考就结束了么?NO,这篇文章还有更深层次的韵味。你感受到了没?hardworking才是真正的有智慧,投机取巧则是小聪明。人的智商和天赋是不同的,但是不管这些先天的因素如何,你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努力将自己提升到新的境界,希望你不要挥霍自己的天分。hardworking除了时间的投入,更要注意效率的提高,这就涉及到时间管理的问题。我学习、总结别人的经验得到的时间管理主要原则如下:


1,明确目标,详细具体;制定计划,灵活安排。


2,现在就开始。60秒决定法则。


3,培养习惯,精确执行。


4,2-8法则,做最重要的事;放弃一切浪费时间的事情。


5, 一时一事,完全投入,免打扰。


6,简单事情多线处理。


7,保持激情,外界激励。


8,饮食、锻炼,劳逸结合。


9, 利用资源。

 

这是我从这篇nature里感受到的,至于大家,还能感受到点别的什么就要看造化了!


另一个极重要的论题是Scientific communication和logic。一个好的报告或解释,不管内容多么“深奥”,都应当能够让只具备大一或高中知识的人听得明白。要让听众能够明白,而不是只有你自己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即便你有多么重要的成果,如果不能把正确、准确的信息表达出去,并被别人理解,都是徒劳(典型的例子是,funding agent一般不是专业人士,如果不能让他们明白你的工作的内容和意义,是很难拿到研究经费的)。科学交流应当顺应逻辑,应当直接了当、直说重点,应当避免累赘和拐弯抹角。先说论断(claims)和结论(conclusions),然后分点、分层给出论证和论据,要尽可能严谨完整。


好了,今天就策到这里,希望大家都不要这么肤浅地读一篇文章了!


万事屋出售的课程及服务(点击下方飘黄部分即可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