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李捧虎与白鹿原村史
2016-04-09 | 阅:  转:  |  分享 
  
李捧虎与白鹿原村史



李捧虎是蓝田县前卫镇凫峪三组人,他自幼爱好文学,现在是中国移动蓝田县前卫片区渠道经理,管辖着鹿塬三镇的移动代办点工作。这给他的采写村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利用跑业务之机走村串巷,接触着大量的老人。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已经完成了十几个村的村史采写工作,随着老人的相继去世,使得大量的村史资料丢失,无法追回,所以他感觉写村史的紧迫。他多年前就给自己订了个计划完成《白鹿原村史》的写作工作。从前年开始就着手采写,已完成的村史有前卫镇部分《凫峪村史》、《将军村史》、《杨木寨村史》、《陈庄村史》、《谢湾村史》、《吴村庙村史》、《徐原村史》、《侯家湾村史》、《大亮村史》、《石槽村史》、《安岱村史》、《田湾村史》、《刘村村史》、《鹿走沟村史》、《徐河村史》、正在采写的有《布村村史》、《王庄村史》、《藤寨村史》。安村镇部分有《韩寺村史》、《腰刀村史》、《安村村史》、《马沟村史》、《宋嘴村史》、《王庄村史》。孟村部分有《中云村村史》、《田禾村村史》。不过这些村史还要继续完善,随着采访的步步深入,资料的获取,会使村史更加完善,充实。

村史是县志的补充。村与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比如在采写《田湾村史》和《田禾村村史》时,两个村的人就都讲过南北同根,两姓同源的事,这对于寻根探源,地区安静有一定的好处。也可以把上辈人的传统传承给后人,继承和发扬也有好处。老人说:“十里路上不说笑。”就是说几年前或多年前或许是亲戚。

李捧虎认为,采写村史一定要求实,多问几个人(虽说是口说无凭),几个人都是这么说那就是真实的。写村史不是说从刊物上或网上转些,抄些杜撰到一块就行了,这是对写史不严谨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比如说人家写错了或写的东西是虚构的,那你不是就被误导了吗。再说窃取人家的劳动果实也不光彩。他在网上发的《凫峪村史》中有关郭家墓志铭中就有几个字写错了,有一个人在一本书中就照搬过去不是也错了。这说明转的这个人不严谨,没有做实际的考证工作。

文革期间破坏了大量村史资料,使得无法考证,像凫峪郭家墓志铭就很少见。只能凭老人的记忆,所以就会有误差。

他不怕吃苦,是一个认定了的事就一定要干成的人,在采写《徐原村史》时冒着大雨走访老人。往往是早出晚归,忍饥挨饿。在他的努力下获取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得到了好多善良的老人的支持,也受过白眼和不理解,还得到一些人的胡吹冒撂。

辛辛苦苦采写的东西,有的刚一发表到网上就有人窃取了,所以这些村史就不能成为别人的猎物,只能等采写完成后再结集出版,给后人留下点东西,也不枉人生一次。



声明:本人在空间及网上发表的村史,只是一篇不完善的草稿,对其内容及其谬误之处,本人不负文责,有人转载如有误导读者由转载者自负。



要想获得真实,详实的村史资料请与本人联系,电话:1372061764713484634294地址:蓝田县前卫镇凫峪三组
献花(0)
+1
(本文系挺直的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