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水录(二十四)观机逗教 智慧为重

 许多郎 2016-04-09


徒:师父喝茶

师:好


徒:师父,有个问题我不太明白,您让我带新来的师弟练入门的基本功,给他讲拳,今天我给他讲的时候,为什么您又用眼神制止我呢?我知道您当他和其他师弟的面没有直接说出来,是给我留了面子,但我哪里说的不对了么?

师:教人也是一门功夫,有些人自己功夫练的很好,但不会教,或者教的方法有问题,导致最终徒弟们拿不到真正的本领,或者拿不全,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教人除了因材施教之外,非常讲究观机逗教,也就是说,要在最适当的时机,以最合适对方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方法来教学,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否则可能会效果打折,甚至适得其反,令学习者产生了厌离的情绪,断绝了他学习的热情,违背了教学的初衷。


徒:哦,您的意思是我给师弟讲拳的时机不对是么?


师:我观察你在教的过程中有这么几个问题。第一,他没有问,你主动讲的过多。当然你对师弟负责任,希望他快点进步提升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如果没有提问,说明他心理上没有这个需求,这时候你讲的东西再好,再重要,他也未必会重视,未必能往心里去,更未必会感谢你。另外,他之所以没有问题,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在私下里练的不够,从而没有足够的体认,没有足够的量变到质变的积累,一层功夫一层理,他的功夫和体认还在一层,没有结合自身感悟到达一层的顶端,你直接给他讲二层的东西,结果只能是他收不到,或者理解的浅显,你觉得效果会好么?再有,他没有经过苦思冥想,没有经过全力以赴去钻研想要获得,没有经历过努力挖掘奋斗,你就直接给了他结果,他以后还会去努力思考钻研么?直接等着你给算了,看似你是为他好,其实是让他产生了依赖,断了他自我钻研和奋斗的习惯,是害了他。


徒: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师父,那我应该怎么做呢?


师:不到他很想弄明白,就差一点就弄明白了,而且确实是自身尽到努力了,不要去启发他。不到他冥思苦想,尽全力想要去做到做好,郁闷到山穷水尽之时,不要去给他讲道理。只有这样,他才会之前自己做好该做的事,自己弄清楚各种可以自悟的积累,准备好最合适的疑问,只有在这个时候点拨他,他才会有醍醐灌顶的顿悟,心地顿开的恍然,否极泰来的兴奋,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刺激。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和快乐的。


徒:哦。。原来是这样。您这样归纳我才回想起来,其实您之前教我们也是这样的,只不过平时没有注意,等到我教别人的时候,才发现有这么多问题。


师:
说明你平时观察的不够,用心的程度还不够。


徒:确实如此,师父,您刚才说了第一点,还有其他什么问题?


师:第二,你有问必答,不会留白。你首先要能分辨哪些是好的问题,所谓好的问题,就是能判断他确实是经过体认和充分或深入的思考而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首先要给予足够的练习和体认,其次确实是靠自己思考和想象难以突破的,或者是一些举一反三的假设和拓展,这些问题具有解释的价值,可以叫做好问题。而另一些问题,明显是想象和假设出来的问题,没有经过自身实践,或者脱离实际,或者过于肤浅,流于表层的问题,或者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问题,或者显然是偷懒和求省事的问题,这些都不是好问题,你应该不予回答,或者以反问的形式加以启发,锻炼他自身解决一些基础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探索答案的能力。还有一些问题,如果你认为此刻解释效果未必最好,或许在对练中结合实际体认解释,或者在其他功法的训练过程中来解释他更容易接受,那就要存的住,忍的住,绷的住。不要有问必答,有问必答貌似是合格的,其实是不加思考的,缺乏智慧的,这不是我们追求的。


徒:明白了师父,没想到教学也是一门功夫,这里面有这么多门道,我会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谢谢师父指点,师父请喝茶。


师: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