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决策的底线:后果可承受

 Purefact 2016-04-09





变乱挑战:偏差影响


摘自项保华《活着》第236页


   偏差,波动,变乱,从可预见到不可预见,就其最终影响来说,借助正反命题的思路,可以大致分成正与负两个方向。就企业经营的后果来说,正偏差的波动,是指超越理想、预期、目标等情况;负偏差的波动,则是指低于理想、预期、目标等状况。


   具体地,考察波动、变乱、不确定等情况,不仅需要关注偏差的方向,还需要关注偏差的大小。对于较小的偏差,若处于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就会被大致当成具有可预见性;反之,对于较大的偏差,若超出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就意味着具有不可预见性。


   偏差的大小,从可接受到不可接受,意味着企业决策环境的变乱程度,从可预见发展到不可预见,这其中涉及连续渐变的过渡过程,量变累积成质变,相对稳定到波动不确定。构建动态战略的困难在于,对此变乱过程,怎么保持敏变?依据什么做出应对?


   有时,偏差的大小一样,只是方向不同,其所造成的影响就迥异。例如,从企业初心“活着”看,正偏差活好、活久,为常人所期盼,而负偏差疾病、死亡,为常人所不愿。相对于目标来说,实际结果若超过了,皆大欢喜;若没达成,一般不大乐意。


   另有时,偏差的大小及方向,共同决定了波动性的后果影响。例如,对于交货期,以偏差小为佳;对于盈利目标,正偏差越大越好,负偏差越大越糟。从对企业活着的影响看,只要正常盈利,多与少,关系不大;而出现亏损,数额太大,易致企业关张。


   这样,结合企业实力做综合考量,面临变乱、波动所导致的不确定,在战略决策中,只要所做事情的最终后果是可承受的,也就是不管怎么做,都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活着,那么就是可以尝试的,否则就绝对不能贸然介入,这就是变乱决策的底线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