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渐行渐远井谷关----长治古关隘之二

 未懂书馆 2016-04-09

1  人间戏剧

时光很绝情,常常让我们见证许多真相,真相的背后有许多不忍看的事实,可时光不给分文补偿。但时光有时候也很温暖,让我们在尘世中看得见活下去的理由。如何度世,就与每个人的修为有关。年纪稍长,风华霁月褪去,世情瘦骨频现的时候,真的不得不叹息时光的能量。

看透了世情,我选择了行走,想抵达自己内心足够的远。

人间戏剧之幕随时会拉开,戏剧一直在上演,悲或喜其实是人们早已设定好的结局。知道了结局,还是会忐忑地等着人物出场,甚至为戏中故事或笑或泣。这是人的本性吧。

大年初五,我们从石门村,经蟠龙镇、西营镇,返襄垣,到王桥镇,找到了井谷关。这个关离潞城最近。本不在我们的行程之内,只因时间还够,临时起意就来了。将要抵达的路上,不禁让人好奇,井谷关的大幕拉开,将会上演什么样的戏剧呢?剧中人物又会是什么结局?

不是结局的结局才更让我期待。

 

2  纸上春秋

《山西关隘大观》如此记载:井谷关故址在襄垣县东南17公里井关村。又名天井谷、天井关,因地势显要、谷深似井而得名。

参考文献还有《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山西通志》。这三部书记载大同小异:天井关,在襄垣县东南四十里(《山西通志》为襄垣县东三十里,盖因县址的变化),置于天井谷内,深邃似井,因以为名。魏武初迁邺,于此置关。周建德六年废。只是成化版《山西通志》多了一条:金河东名将恒山公武恐遇害于此。这一条因找不到相关资料,只此一笔带过。

《元和郡县志》是唐朝人李吉甫所撰,共有四十二卷,是我国现存最早也较完整的地理总志。元和是唐宪宗的年号,此书撰成于813年,是以贞观时期划分的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淮南、江南、剑南、岭南、陇右十道作为地理区域来记述的,详细到各州县的山川形势、军事设施等等。这里需要补记一条:唐武德初普改郡为州,627年又分天下为十道,上党郡唐时为潞州,归河东道。

《太平寰宇记》为宋太宗时期乐史所撰,二百卷,依宋初所置河南、关西、河东、河北、剑南西、剑南东、江南东、江南西、淮南、山南西、山南东、陇右、岭南十三道,分别讲述各州府之沿革、四至八到、山川湖泽、古迹要塞等,是继《元和郡县志》之后又一部现存较完整的地理总志。

编修《四库全书》的臣子们对这两本书多有赞誉,可见这两部地理志的权威性。

魏迁邺置。周建德六年废。这是个比较具体的时间。曹操将都城迁往邺,是在建安九年即公元204年。建德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年号,建德六年即公元578年。据此推算,井谷关以关口的形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374年,几近于4个世纪。《元和郡县志》撰成的年代离井谷关废弃,只过去了235年,虽然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历经了几个朝代,也还不算久远,所载事实自然是真实可信的。

 

3        井谷现状

井关村,位于襄垣、潞城、黎城三县交界处。

我们到达的时候,天已变,东北风起,挟寒意而来,已有绿意的柳树在风中呜咽,温度降下来了,井关村的主道上不见一个行人。

我们到村委会去问,他们也不知道井关在哪,只是讲,井关村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村中有一口水井。我对此有疑问,若因有井,应叫水井村或井村,而不是井关村,我的推断是,因此地叫井谷,才有井谷关,后才有井谷村。

站在村中的高台上,在寒风中打量井关村,确实是在一个圆形的深谷内,四周是土山,围成一个圆,若从空中俯瞰,或许真似深井。当然,现在的道路是后来村村通公路修起来的,古代的人们应该走在土山的脚下。东出井关村,只见南北土山突兀,中间留下窄窄的小道,这应该就是井谷关所在了。

渐行渐远井谷关----长治古关隘之二渐行渐远井谷关----长治古关隘之二
                井关村                                通往井关村的路

4        历史烽烟

站在这个井谷村东的风口上,那些历史的硝烟带着疑云呼啸而来。

渐行渐远井谷关----长治古关隘之二渐行渐远井谷关----长治古关隘之二
         井关村东口                         村中小路

曹操在迁邺之前,他挟天子汉献帝都于许,即今天河南的许昌市附近,邺城在曹操之后成为都城的典范,在今天河北的临漳县,从许昌迁往临漳,自是不会不走平川,而翻过太行山,再路过上党郡的井谷关。那么,为什么在此设关呢?

我想,是为了统一北方的需要。

在此之前,公元200年曹操已经在官渡与袁绍决战,曹操以少胜多,击败袁绍,204年攻下了袁氏一族作为根据地的邺城,迁都邺城。官渡之战时,袁绍占据黄河以北的青州、冀州、幽州和并州,上党郡在并州辖内,这时候,关口所在的地方是袁绍地盘。曹操占据黄河以南的兖州、豫州、徐州、荆州。攻克袁绍迁邺之后,公元207年,曹操消灭袁氏集团统一北方。当时建起这个关口,我想既能运送粮草,也能抵御袁绍余部的异动,当然也顺便盘查行人。还有一点,出并州往西,便是羌胡所在地,这个关口也算是一道屏障。也就是说,既是通道,也是关防。

它又是怎么被废的呢?

三国之后,司马炎篡魏称帝,是为西晋,西晋之后,迎来了东晋,以及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也即十六国时期。

五胡乱华时,上党郡先归于前赵,之后分别是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然后归于魏,魏分东西之后,归于东魏,再之后又是北齐、北周。578年时,北周已经控制了上党,所以关废的时间用的是北周的纪年。这个阶段内,井谷关所在位置,一度上成为前燕、后燕、前秦、后秦的前沿阵地,可想而知,当年的井谷关有多么的不平静,刀光剑影、金戈铁马,马蹄声声从西到东,又从东到西,你方唱罢我登场,你死我活多少年,荡起了多少尘土,卷起了多少硝烟,又流淌了多少英雄血泪啊!

终于,北周武帝宇文邕死后不到二年,北周政权落在杨坚手中,有了大隋朝。隋朝之后,唐宋辽元明清,直到民国,井谷关所在区域,扩展至上党所在区域都成为中华辽阔疆域的一部分,作为关隘的作用在江山一统中消失于历史深处。

井谷关存世的374年间,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战火硝烟最为弥漫的时期,井谷关见证了这些年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在中原大地上横扫千军,也见证了冷兵器时代农耕文明在游牧文明面前的孱弱,还见证了多少人的性命在这乱纷纷的世界里轻如草芥,一阵风便化为尘土。

 

5        井国之事

田渊斌在他的《井谷春秋》一文中,引用了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民族史专家何光岳关于《井国的来源与迁徙》的观点:

大约在夏代初期,随着夏戎东迁晋豫,井方也与同族申、吕同迁至山西。井方东迁到井谷。《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二潞安府襄垣县“井谷关,在县东南四十里。《唐志》云:襄垣县有井谷故关。是也。”深邃如井的地方,天下不知多少。原来天井谷,并非因“深邃如井,中有关”而得名,因建关乃在魏之时,以前地名百井,又叫井谷或天井。南连井峪,在今潞城市北部,正是井方东迁的所在地。这里距殷都很近,正是殷王临幸狩猎之地,故井侯不得不与殷保持亲密和通婚的关系。……由于井方与西方邻居于汾水中游霍县一带的姜姓申、吕是同族,他们与殷常常是敌对关系,导致了井方对殷也叛服无常,依违于殷周之间。等到周文王灭耆(山西黎城县)时,井方也被周所灭。

按此结论,此处原是井方国所在地,井谷这个地名又往前推了一千多年。此论不知正确与否,但西伯勘黎事件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殷时,西周兴起,黎与后来的上党郡大致相当,如果勘黎(即耆)的话,从地图上看,井谷确实是必经之地。又,在潞城北部有几个村庄,村庄中姜姓、申姓居多,这也许算是井谷便是井方国所居地的一个旁证吧。

这只是证明了井谷的历史很早,关隘的建立还是后来的事,与关口的关系不大。即使如此,这么一个如今看起来荒凉而寂寞的一个村庄,所承载的历史含量足够让我们敬仰。

 

6        刘秀疑云

《山西关隘大观》中,关于井谷还有记事:西汉更始元年,刘秀派大将冯异攻井谷入上党,襄垣坚守未克。西汉更始三年,刘秀又攻井谷未克。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西汉宗室刘玄被绿林军拥立为帝,建元更始,更始元年即公元23年。这一年,刘秀被封为太常偏将军。昆阳之战,刘秀作为主力,以少胜多,王莽政权瓦解。这一年,刘秀被更始帝派往河北出巡,后又攻破自立的王郎。当年是否派冯异攻上党,史书未见记载,倒是《后汉书·冯异列传》有记载,冯异曾在更始三年攻天井关,攻克上党两座城池。

晋城市泽州境内也有天井关,《后汉书》里说的天井关,是哪一个天井关?不好下结论。我个人偏向于是泽州境内的天井关,刘秀派人攻天井关时,此处还未建关。

 

7        渐行渐远

没有想到,只是顺路而访的一个关口,竟然蕴涵着这么丰富的历史信息。

井关村的周围荒无人烟,这一刻,灰色的天空、凛冽的朔风、无言的关隘,构成了一幅古画,名字叫做沧桑。

渐行渐远井谷关----长治古关隘之二
           站在井关村俯瞰,周围象一个圆

曹操仿佛还站在这里,横刀立马,面对着邺城的方向,跳过时间的长河,俯瞰着后来的那些征人,尤其是高欢据邺城而立东魏,宇文泰据长安而立西魏,曹操看着他们对峙,一定冷笑了三声,东来西去,最终都是一堆黄土几个汉字。曹操一定还看着那么多将士的累累白骨,发出了长长的一声太息: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578年始,时光又过去了1436年,井谷关与我们渐行渐远,历史中渐渐沉寂了那些硝烟和叹息。从井关村告别曹操,回返潞城的时候,井关村也与我们渐行渐远,只留下一些记忆在风中摇曳。

从返底村,走660县道,车一直行走在弯弯曲曲的土山之间,心上的苍凉也渐次不见。天空中飘起了雪花,这一天虽是立春节气,春却在雪的逼迫下只是探了探头,又回去了,冬的气息凛凛然恢复了它对这个世界的统治,温度骤降,那些小草们、小动物们又开始了它们的睡眠。

井谷关寻找到的结局很符合我的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